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稳定,本文借助博弈论为工具,建立了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与监管者的博弈模型,并引入了监管发现概率,分析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问题,探讨假冒伪劣商品治理难的根源,找出了生产者是否造假和监管者是否监管的条件,并为监管部门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管理生产者的造假行为和监管者的监管行为。  相似文献   

2.
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它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而且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损坏了国产品牌的国际形象,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对假冒伪劣商品经过长时间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假冒伪劣商品至今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有的地方制假售假的行为仍然非常活跃。为什么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呢?笔者认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为了谋取利润,从…  相似文献   

3.
产品质量好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当前困扰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两大难题,就是假冒伪劣商品和知识产权保护,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假冒伪劣商品以更多的形式存在,因此,我建议贵刊多关注一些假冒伪劣的发展新动态以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假冒伪劣的存在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根据我国假冒伪劣商品的现状,分析了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原因,并从法律角度对治理假冒伪劣、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了一些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打假工作的不断深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变换花样。从形式上看,方法在改变,地点在转移、伪装更巧妙;从本质上看,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因此,打假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商品的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高频率,决定了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广泛性。假冒伪劣产品是隐藏在其他商品中的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10期刊登了叶柏林司长关于《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思考》的前一部分。文中分析了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特别指出地方保护主义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生存与发展这一严重问题,以期引起重视。本期刊登此文的后一部分,着重从惩治手段及力度上分析“打假”的效果,进而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打假工作的不断深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变换花样。从形式上看,方法在改变,地点在转移、伪装更巧妙;从本质上看,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因此,打假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商品的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高频率,决定了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广泛性。假冒伪劣产品是隐藏在其他商品中的“特殊商品”,作为一个消费者,仅靠眼看、嘴尝、耳听、鼻闻、手  相似文献   

8.
假冒伪劣商品的表现与产生原因 近几年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屡禁不止,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主要表现是: (一)假冒伪劣商品品种多、数量大。假冒伪劣商品已从一般的消费品蔓延到生产资料的范围,从内销商品到出口商品,从一般商品到高档耐用消费品甚至高技术产品,无孔不入,无所不为。我市1994年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35起,收缴假冒伪劣商品8个大类30个品种,价值98万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假冒伪劣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一个专门面向农村的假冒伪劣商品市场正在形成。农民往往就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和受害者。本文对假冒伪劣现象作了简单的分类说明,并从农民的消费行为层面论述了农村假冒伪劣商品市场正在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几点治理农村假冒伪劣现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一些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企业偷漏税以及发布虚假信息等,严重损害了企业及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产生偏差与混乱、公司治理不健全、失信成本偏低等;提出了构建全新的社会及企业诚信文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假货有价     
一年一度“3.15”,各地相关部门的打假行动势如破竹,查没的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堆积如山。依照以往惯例,大都是集中销毁。最常见的销毁方式是将假货、劣货浇上汽油,点上一把火,然后就是狼烟四起,火光冲天,以此显示咱们人民群众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痛恨程度和各级政府对假冒伪劣商品打击的力度。其实,这种做法并非妥当。且不说这种销毁方式污染了生态环境,更是对可回收利用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2.
一是内贸部企业要在进货和销售环节上加强商品质量检验,严把质量关,建立谁进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进货销售质量管理责任制。二是要坚决打击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对私拿回扣、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企业领导人责任。尤其是对故意经销假冒伪劣农药、化肥这种坑农害农的行为,一经查出,要从速从严处理。三是凡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一律不得参加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活动,已取得这些称号的,要立即取消。四是要在大型零售企业和其他大型内贸企业中,要抓紧对出售商品…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通州工商分局八里桥工商所是一个仅有15名干部,人数居分局中等位置的管理所。该所管辖的是一个占地面积达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4000余商户的经济区域。几年来八里桥工商所一直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摆在突出位置,采取了在市场主体资格准入上严把关,在规范经营者行为上强化巡查,在维权护法上尽职尽责,在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上加强力度,但收效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实践,他们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清除假冒伪劣商品,必须把真、名、优质产品引进市场,让名优产品占领市场,把假冒伪劣商品挤出去。同时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改变目前被动的打假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因此,他们提出:“引真、扶优、打假”工作思路,打防结合、疏堵结合,真正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有人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称之为"仅次于贩毒的世界第二大公害"。中国的"打假"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与对市场主体、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乏力密切相关。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是由于某些地方保护主义的支持和纵容,为其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惩罚威慑力。  相似文献   

15.
打击制假售假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能。打假,这是多年的话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如何有效行使打假职能,如何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的泛滥,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从源头抓起,严格把好出厂关是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关键所在。一、任何假冒伪劣产品,都有生产源头,抓源头管理,把好出厂关,可以将假冒伪劣产品解决在生产领域。任何商品,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前,都离不开加工、生产和运输等过程,而加工、生产阶段就是决定商品质量优劣的过程。在加工生产领域,生产者的主观意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设备水平等多种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商品的内在质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的主观意识,实践证明,大多数制假现象都是生产者的故意行为,这与流通领域非故意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在产品投入生产加工之前,首先解决生产者的思想意识问题,使生产者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生产加工假冒伪劣商品是违法犯罪行为,是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的冒险行为,最终势必害人害己,从而主动放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观愿望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制假行为。至于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设备水平等各种因素,虽然也会影响产品的内在...  相似文献   

16.
本刊编者按  当前 ,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十分猖獗。据有关方面统计 ,1999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 2 2 .46万起 ,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总标值 35 .43亿元 ,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 82 0 2个 ,破获制假售假团伙 16 77个 ,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 45 2 6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市场欺诈等违法行为 ,严重侵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此 ,吴邦国副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1992年8月开展集中打假,6年多来共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达220多亿元,统一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标值达70多亿元。 然而,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就市民最关心的12项社会问题所做的社会心态调查表明:假冒伪劣商品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居首位。 全国打假办的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共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案件就达27.33万起,比上年增加了5万起。 人们呼唤法律对制假售假者实施“重刑”,以达重典治乱的效果。 那么,积重难返的假冒伪劣问题,为何如此难以治理呢?  相似文献   

18.
一是内贸部企业要在进货和销售环节上加强商品质量检验,严把进货关,建立谁进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进货销售质量管理责任制。二是要坚决打击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对私拿回扣、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靠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在竞争过程中,会出现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就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鉴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就要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制止和制裁。  相似文献   

20.
1996年9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8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查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规定〉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保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提供服务的违法行为,均可以依照本规定查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