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辜胜阻、尹中卿,两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向《中国经济周刊》深度解读预算法修改170人,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8月31曰,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修改后的预算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十年磨一剑。2004年预算法的修订工作启动,历经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今年4月,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送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的"三审"稿对预算法的立法宗旨、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做实人大预算监督、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等方面做了大幅修改。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这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将接受一场预算管理风暴的洗礼。预算管理实施有效与否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等各方面,更是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文章分析新预算法主要变化,从新预算法突破出发,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探讨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修改后的预算法在明确立法宗旨、细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制度,以及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强化预算责任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预算法规范明确的财政权力制度安排是现代国家公共管理运行的基础,因此凡涉实质性的修订,总是审慎再三,反复斟酌。  相似文献   

4.
蔡亮 《产权导刊》2014,(10):9-11
正8月31日,新修订的预算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获通过。这次是预算法施行近20年来的第一次修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8月31日,新修订的预算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获通过。十年的规划等待,跨越三届人大,历经四审博弈,征求30余万条意见,在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推动下,被称为"经济宪法"的预算法终于完成首次大修。预算法实现第一次大修,剑指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小金库,力促财政账本完整性,从而使约束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近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修改后的预算法在明确立法宗旨、细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公开制度,以及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强化预算责任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预算法规范明确的财政权力制度安排是现代国家公共管理运行的基础,因此凡涉实质性的修订,总是审慎再三,反复斟酌。譬如本次修法历经  相似文献   

6.
经"十年磨剑",历四次审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预算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作为预算单位,全面理解新预算法,查找和改进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认真遵从预算法,严格预算约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要做且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相似文献   

7.
新预算法在2014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无疑会对事业单位产生影响,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文章以新预算法的内容为基础,与卫生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与实际状况进行结合,阐述了新预算法对卫生事业单位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卫生事业单位能够更快地适应新预算法的变化,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中国先后通过一个决定和八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此次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草案如果获得通过,将成为1997年后第几份刑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9.
历经近两年的起草,证券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正庆就首次提请审议的证券法修订草案作了说明。 王兆国、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出席会议。国务委员周永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列席会议。 证券法将作较大修改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正庆今天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作证券法修订草案的说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的证券法,将作较大修改。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修订后的《预算法》。《预算法》修订工作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的突破口,凸显八个方面的重大突破:突出预算的全面完整性原则,实现四本预算的全覆盖;突出预算的公开透明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突出预算的法治性原则,构建预算对政府施政的硬约束机制;拓展预算的年度性原则,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的绩效性原则,倡导"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划分;加强预算超收收入管理,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强化预算的再分配功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也将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规范政府施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运行、提升纳税人权利意识、提升人大审查监督政府预算能力、防范财政风险等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晶莹 《中国经贸》2014,(24):255-255
2014年8月31日,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的修正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中以高票决议通过。这标志着我国预算法律制度实现新一轮的完善、正在打开财政改革的新篇章。新预算法的通过会给我国国库支付带来哪些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12.
信息要览     
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于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各地的2866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会议,履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和权力。会议将审议政府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由于明年全国人大将换届,本次会议将审议关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2002年是全面完成本届人大成立之初所确定任…  相似文献   

13.
李研 《新财经》2010,(2):22-26
2007年6月29日,历经四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以“145票赞成,0票反对,1人未按表决器”获得通过。 会议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确定为,“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新的《企业破产法》,并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行。这一历时10年起草完成的草案,在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年三次审议、修改后,终于成为法律。旧破产法将于2007年6月1日新法施行时废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璩立国  浩民 《发展》2005,(12):22-23
今年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公司法修订草案.今年8月底,常委会第17次会议再次审议了这一草案.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法律草案到底有哪些内容,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能不能自行发债? 6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预算法二审稿”),有关地方政府能否举债的问题再次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1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的汇报,由此揭开了地方政府债券或将开闸的序幕。该报告还须经过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而按照惯例,立法机关对政府提交的预算草案一般又不会作大的修改。如没什么意外,在2009年的“两会”过后,市场义可以见到久违了13年的地方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它肩负着国家稳定与安全的职责,公安机关部门预算是国家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新预算法》,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于公安机关预算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文章阐释了公安机关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公安机关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浩 《宁波经济》2007,(10):31-31,34
2006年6月24日,反垄断法草案首次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标志着这部被称为"经济宪法"、被民众寄予高度期望的法律案,正式进入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时隔一年零两个月后,2007年8月24日,反垄断法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三次审议,再次引发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立法者顺应民意,于8月30日顺利通过反垄断法。历经13载,三易其稿,《反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