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但是东亚中最大经济规模体的中国和日本,在FTA谈判上却难以取得进展;日本对建立fTA消极对待,既有对日本国内产业冲击的担忧,也有政治上始终把中国作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对待.本文从分析中日两国FTA战略开始,分析两国建立FTA的必要性,并就建立中日FTA的障碍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董跃 《全国商情》2006,(8):105-107
区域性FTA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中韩日三国如果能够形成FTA,对于三国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目前阶段,三国形成FTA还存在很大的障碍。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这一进程,尤其是以重要地缘城市为核心建立地区经济合作体,作为建立国家间FTA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世界双边FTA的兴起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FTA)推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当今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积极参与双边FTA不仅可以获得贸易创造等静态效应,还可以获得扩大市场规模、提升经济竞争力、吸引国外投资、改善贸易条件等动态效应。我国近两年来在参与双边FTA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双边FTA的发展,应规划好参与双边FTA的总体战略,加强双边FTA的组织协调工作,确定商签双边FTA目标国顺序,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驾驭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两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但在中韩双边货物贸易中,中国却一直处在贸易逆差地位。中韩FTA在缓解中韩巨额货物贸易逆差上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并且通过政府和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使FTA在缓解贸易逆差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体化,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个非合作利益博弈框架分析了中日韩FTA建立的可行性,从动态博弈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与日本的决策,得出的结论是中日韩FTA的建立是可行的,三国都会积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6.
韩美FTA促进背景及其两国协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归纳了2006年韩美举行的5次FTA协商内容、争论焦点以及协商过程中两国所采取的协商战略和今后韩关FTA协商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署可以为成员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中国目前从FTA中获得的直接经济利益虽然相对有限,但仍然可从缓解国内面临的资源压力、赢得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增强多边谈判中的地位等方面实现自己的利益。为进一步增加在FTA实践中的获益,中国应加快FTA步伐,适时与大国及重要贸易伙伴开展FTA谈判,且应将FTA涉及的领域拓宽至服务贸易以及多种合作便利化和合作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和中国的“入世”,中俄两国经贸发展前景引人注目。虽然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大,发展不平稳,贸易不平衡,贸易结构单一,但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奠定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加强,从而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的回升与中俄边地贸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我国毗邻,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缓慢回升,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拓展两国经贸合作面临重大机遇。我们应把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将有利于繁荣边境省、区和内地经济,使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更加坚实,巩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抓住机遇,快速实现了几大FTA的主导权,而且质量和数量都堪称上乘,由此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主导力量.在研究几大FTA运作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与CPTPP10国及中美欧的贸易投资数据,分析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及FTA的实际效果,对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亚太区域一体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正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通过中日互动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并为完善"一带一路"治理路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智利双边关系的发展在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中国智利双方签署FTA。FTA的签署对中智双方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巴拉萨模型的分析表明,中国智利FTA对中国没有贸易创造效应而有净的贸易转移效应,对智利没有贸易转移效应而有净的贸易创造效应。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双方进口比重和进口商品结构不同。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同智利的贸易投资关系以及其他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力模型对中国与113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影响双方贸易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的国民收入水平、距离以及是否参与到多边贸易体系中对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很大;边界关系、与发达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安排以及APEC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国政府与不少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这既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开放使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国内应尽快改、废、立服务贸易相关法规,以应对当前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给全球明确传递出"新"的动向,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这种变化必然会引起全球贸易秩序的重构,在对外贸易政策上所秉持的"保护"态度也必将激起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频现的背景下,力促中国与相关经济体间以建立自贸区的形式,促进双方贸易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借助"贸易便利化"理念促进中国与其他地区、国家间自贸协定的签署;从微观利益目标扩展至宏观区域发展目标,不断强化自贸区经济服务功能;并以贸易便利化为首要目标,持续深化自贸区贸易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印经贸合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印关系处在矛盾的运动之中,由于政治、文化、地理等因素使双方的经贸合作充满了挑战,但两国间的共识大于分歧,利益大于磨擦,两国加强经贸合作的趋势将不可逆转.中印经贸合作的现状、阻力及合作的潜力分析.我国政府与企业要加强与印度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为加快双方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经济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但由于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间多为宗藩关系,所以国家间的朝贡贸易自然而然占了主体地位,而民间经济贸易交流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纵观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经济交流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接触时期、大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和受阻时期。经过千百年的逐步发展,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民间经济交流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政府的友好、开放的外交政策、重视商贸的态度成为双方经贸往来快速发展的主要外在动因,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促进这种交流的主要内在动因。与朝鲜半岛民间贸易的经验对今天中韩、中朝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韩、中朝合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与东盟1995年至2009年的贸易数据,从产品层面对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系数进行了测算,双方贸易互补性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具有较强的贸易潜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贸易往来起进一步推动作用。进一步修正引力模型,采用200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东盟国家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说明双方的贸易依赖程度已经很高。  相似文献   

18.
中日经贸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经贸关系互补性很强.特别是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后,经贸发展突飞猛进,从10亿美元增至上千亿美元.目前,尽管两国经贸合作仍存在一些摩擦和矛盾,但完全可以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下,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贸易条件问题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问题,它直接涉及到两国间贸易的利益分配问题.自“普雷维什-辛格命题”提出以来,贸易条件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众多学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文章对贸易条件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贸易条件恶化理论导致“贫困化增长”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状况下,分析中国的贸易条件状况,探寻贸易条件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建立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以及对外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贸易集团化、区域化是促进地区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之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也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同东盟的关系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