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潜在增长率已在放缓,根据劳动力、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趋势,预计“十二五”时期年度潜在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至8%左右。2011年产出缺口率说明短期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物价涨幅将走低。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有短期需求收缩的影响,但主要是中长期潜在供给条件趋弱的结果。宏观经济决策需要适应和确立“中速”增长预期,宏观调控要立足“稳足”,防止“过度刺激”。在短期政策着重“稳”需求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供给政策的中长期效应,注重产业和产品升级,提升潜在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国效应”和自主宏观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从2001年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平稳增长的时期,已经长达5年多了,经济增长沿着潜在增长率稳步前行,通货膨胀指标也显示出如此的平稳状态,似乎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长会自然而然地带着中国经济一直往下走。但是,在这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长的底下其实也开始在涌动着巨大的波浪,这潜在大浪被人们逐步认识为“流动性泛滥”和“资产价格上涨”。这使人们不自觉地想起了日本的“升  相似文献   

3.
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资本积累速度的下降和创新不足将从供给面角度对经济增长形成硬约束,需求面的变化则对经济增长形成软约束.由于供给和需求面的双重约束,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都会下一个台阶,由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期.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潜在增长率呈下降态势,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明显下降,2012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为7.91%,“十三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望维持在7.0%左右,建议将2014-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7.5%左右,“十三五”时期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及适度增长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宏观调控应该有一个标准,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热,应该把它降下去;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冷,应该把它提上来。潜在经济增长率、适度经济增长率以及结构分析等都可以作为这个标准之一。但潜在经济增长率或适度经济增长率的测算难度很大,分歧也很大,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本刊开辟“经济增长率研究”栏目来专门探讨这一问题,希望大家各抒己见,踊跃投稿,为我国宏观调控的科学化、精确化建言献策。究竟谁测算的准确,使用的方法科学,要由实践来检验,本刊将跟踪报道,并定期请专家评析。  相似文献   

5.
就业弹性描述的是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增长1%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或失业下降率)。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通常是一致的(萧条期间的两者负增长可看作是一种反证),奥肯定律是这一规律的理论概括,根据该定律,当GDP没有达到“潜在的产出额”时,经济增长率每上升1%,失业率下降0.5%。  相似文献   

6.
程实  陆志明 《经济学家》2005,(4):119-120
美国著名的凯恩斯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 D P增长相对于潜在G D 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 D P增长相对于潜在G D 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但中国经济却对奥肯定理说了不,中国经济增长在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却没能实现就业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表现出了反常的正比关系。从绝对水平看,中国经济是“高增长,高失业”;从相对水平看,中国经济增长率在稳中有升的趋势之下,伴随…  相似文献   

7.
HP滤波法及其在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蓓 《经济师》2009,(1):28-29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方法,指出生产函数法与多变量结构化分解法不适用于测算地区潜在产出;然后,使用HP滤波方法对1982年-2007年北京市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及适度增长区间做了初步预测。分析表明,在分析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应参考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运行状况,不同参数的HP滤波器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与 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延续约20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张茉楠 《发展研究》2013,(11):70-73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挑战.未来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管理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真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10.
对今明两年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今年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1.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今年1~3季度,尽管受到“非典”的冲击,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8.5%。预计4季度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运用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预测,全年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6%。这表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GDP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以上,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但全球经济增长仍未出现明显起色.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复苏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波动性加大.展望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适度回补库存,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速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7.6%左右,CPI上涨2.5%左右.应坚持既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处理好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率、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走势的预测十分重要,是宏观调控的依据和基础。为此,本刊在2005年第8期开辟了“经济增长率研究”栏目,同时每年定期请专家对一年来已经做出的经济预测结果做一评述。目的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误教训,希望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预测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特征、可持续性和潜在增长率估算三方面的理论综述,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理论尚需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和长期增长前景的争论,是近年来宏观经济领域讨论最为热烈、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作者认为,潜在增长率下降是近中期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背景,如果转型顺利,预计未来经过5年左右"七上八下"的过渡期,我国将转入5%-6%的新增长平台。  相似文献   

15.
金凤 《财富时代》2003,(5M):30-31
胡鞍钢指出.中国具有很高的潜在增长率,很强的自身增长惯性,还有很低经济波动系数和很强的经济稳定性.这是中国能够抵御外部;中击和外部干扰.避免出现经济大滑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几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董辅i经济的增长,归根结底靠两个途径:(1)增加劳动者人数;(2)提高劳动生产率。二者增长率的乘积就是经济增长率。当然,二者的增长率又各自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例如,劳动者人数的增长取决于人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转折的时间窗口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研究》2011,(10):4-9
借鉴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增长的历史经验和呈现出的典型化事实,通过三种不尽相同但可相互印证的方法,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台阶的时间窗口进行测算。预计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较大可能性在“十二五”末期放缓,“十三五”明显下一个台阶。按照各种方法预测结果的算术均值,“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年均为9.1%,“十三五”降至7.1%。  相似文献   

18.
“回归”之前看香港经济□成小洲一、1996年香港经济的基本特点1996年香港经济由低谷开始转向回升,是近两年来相对较好的一年。1.经济增长开始加快。由于受1995年经济增长率放慢影响,1996年第一、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上升乏力。如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宏观调控应该有一个衡量标准,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热,应该把它降下去;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冷,应该把它提上来。这个标准就是适度经济增长率或潜在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1979-202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模型对1979-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1979-2020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结果显示2012-2014年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放缓,但下降幅度有限,这表明当前经济增长的放缓主要是周期性放缓。但是,由于中国面临潜在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只能谨慎使用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风险。本文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下滑至6.3%的低位。由于中长期内现实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会保持一致,所以宽松货币政策难以阻止经济增长率的下滑,故不应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