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扶摇钱树,再发棉花财”,全市实现总产320万担,收购288万担,其中供销社收购180万担,今年,省政府确定在6个县(市)进行棉花产业化经营试点,我市陵县作为六个试点县之一,正在围绕省政府,省供销社统一部署要求加紧工作,市供销社在全力支持省社抓好陵县试点的同时,带领其他县(市,区)供销社,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棉花产业经营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因地 制宜,积极参与和推进当地棉花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产棉大省,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变型过程中,由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滞后,政策措施不到位,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棉花生产、质量和市场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国家通过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棉花经营渠道,放开购销价格,并由市场形成,使山东棉花生产又再现了新的生机。今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为1000万亩,预计总产量约1300万组。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山东棉花工作有喜亦有忧,就引起各级政府、经营单位广大棉农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新棉收购工作。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供销社重要的传统经营业务。河南是产棉、用棉大省之一,正常生产年度,我省棉花种植面积为1H0万亩左右,单产60公斤,可用棉花资源量约为60万吨。自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供销社棉花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市场配置资源新形势下,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决定生产,生产制约购销,我省棉花产业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山东棉花生产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所处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棉花生产,是全国第二产棉大省。山东又是用棉大省,棉纱产量由1998年的64.55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64万吨,增长了4倍还多:2004年首次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第一纺织大省;今年1—7月,纱产量达到189.85万吨,占全国第一位,预计今年纱产量将达到335万吨。近10年来,山东棉花生产逞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区70%以上的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多数团场都种植棉花,播种面积1600万亩左右,年产棉花16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5%,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自1993年以来,新疆棉花总量、单产、外销量、人均占有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棉花销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纺织企业,并曾出口亚洲、东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最高时达到30万吨。同时,棉花也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对丧失主营业务棉花企业(山东省称“非定点厂”,河南省称老棉区不再承担国家棉花收购任务的棉花企业)的信贷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这类企业的销售收入或经营收入的归行管理,进而加强收贷收息工作,我们在山东、河北、河南进行了调查。一、老棉区棉花企业丧失主营业务的主要原因(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老棉区种棉面积大幅度下降。80年代中期,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承担了我国一半以上的棉花生产任务。据统计,历史上全国棉花总产量最高为12527万担,收购量11929万担。其中山东产量4000多万担,收购量3400万担;河北产量2133万担,收购量2006万担;河南1030万担,收购量  相似文献   

7.
一、全国棉花形势目前,我国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十分严峻,加之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继续走低,1998年我国棉花计划总产8400万担,由于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灾,总产只达到7000余万担。前几年全国每年用棉总量在8000万担左右,由于近年化纤行业的发展较快,纺织替代品每年都在以20%的速度递增。199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压绽1000万绽,按每万绽每年耗3万担用棉量计算,达到压绽1000万绽的任务,每年又要少消耗3000万担棉花。由此推算,1999年全国的棉花用量大约只在sh00万担至6000万担之间。国家和地方在1998年新棉没有上市…  相似文献   

8.
打破棉花经营垄断是从1999年棉花年度实施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除原有的供销社棉麻经营企业、农业部门的良种棉加工厂以外,经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可参与棉花收购经营。  相似文献   

9.
威县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更加突出重点抓棉花,促进了棉花生产、经营的新发展。1999年度全县植棉38万亩,总产45万担,是近年来棉花收购进度、质量、效益最好的一年。 一、抓关键,打基础,引导推动棉花产业化 威县供销社从棉花生产入手,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变化,运用经济手段,密  相似文献   

10.
棉产业作为新疆重要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棉花积压严重,棉价持续下跌,棉花经营企业亏损的严重局面,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但市场是残酷的,它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进入1999年棉花收购季节以后,棉花价格更是一路下跌,以致于人们对棉花生产失望之余,也对党委、政府在“九五”期间确定棉花为支柱产业的决策提出质疑,一时间,反对声较高,笔者也想就此问题发表一己之见,参与大家的讨论。一、延长棉花产业链的现实作用2000年预计棉花总资源将达3500万担左右,若不及时转化和销售,必将给政府、棉花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棉花生产三年迈出三大步,总产量扶摇直上,持续增加。1978年总产量只有308万担,1980年猛增到1,074万担;1981年比1980年递增30%,达到1,398万担;1982年实现了预测数字1,900万担,比1981年增长36%,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省份。 山东棉花的连年丰收,不仅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也使省内纺织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系统棉花经营企业多年来垄断市场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跨行业、不同所有制的棉花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传统的、单一品种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供销社系统棉花经营企业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主渠道,如何彻底解决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供销社的主营业务?如何巩固、提升棉花经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需要深入研究、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当中,历来企业是第一性的,银行是第二性的,银行经营的好坏受贷款投放对象的制约。我行棉花贷款管理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无疑也受棉花企业经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要受市场的左右。目前我国棉花库存在1.6亿担左右,而国内需求是5000万担,只相当于资源的 1/3,且每年还要收上来7000万担左右,供大于求的局面非常严峻。世界棉花产量预计1999年度将达到1930万吨,比1998年多70万吨,比预计消费量也高出10万吨,因此世界棉花价格短期内也难止跌势。在这种形势下,我行棉花贷款的管理难度是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高青县棉花合作社是1996年3月成立的,现有入社村庄34个,入社社员5131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5%,专业社社员植棉面积2.6万亩,占全县植棉总面积的1/5。几年来,他们以为农服务为已任,积极服务棉花生产,增加了棉农收入,促进了棉花产业化进程。1999-2000年,该县共收购皮棉40余万担,实现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仅2000年专业社就为棉农增收300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农业社被省体改委、省供销社评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国务院和自治区实行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1996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改革,通过“一放、二分、三加强”,打破垄断经营,鼓励有序竞争,实行棉花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我国棉花和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既对供销社和棉花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供销社棉花企业要顾大局、识大体,抓好顶遇,深化改革,积极做好棉花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棉花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供销社棉花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发挥搞活流通,稳定市场,做好为棉农和纺织企业服务工作,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各级供销社和棉花企业必须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紧迫问题。本拟结合新疆的实际,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思路,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我国棉花产业政策及棉花市场的变化,钟祥瑞星棉花有限公司从2001年起,连续七年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以棉农为基础,以协会为桥梁,以经营企业为龙头,以经济合同为保证,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将棉农、棉花流通企业连接起来,初步形成了利益共享、市场风险由企业承担的棉花产业化经营雏形。仅2006、2007两年,该公司收购经营皮棉19.1万担,  相似文献   

18.
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是供销合作社新的发展时期的首要任务。棉花是重要的农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供销合作社的棉花经营企业,走棉花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发展供销社棉花经营企业的有效途径。作为非棉花产区的棉花经营企业,如何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供销社企业效益不够理想,个别地区甚至亏损严重。然而,人口仅40几万的山东省禹城市,1998年市供销社实现利税858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他们解困有何高招?事实证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加快供销社扭亏增盈步伐的成功之路。明智的决策禹城市位于鲁西北,经济基础薄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各项事业及经济发展较快,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工商业户异军突起,供销社市场份额日益萎缩,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棉花曾是该市的当家经济作物,最高年份的1984年供销社收棉达65万担,农民发了棉花财,供销社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但1993年以来,棉花生产一落千丈,棉花加工企业一度陷入生产设备闲置、处于停产状态、亏损严重、富余人员剧增的困境。面对严酷的现实,市社领导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供销社再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产棉大省、用棉大省,棉花资源是供销社长期从事棉花经营业务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南同多数省份一样,在棉花的生产、流通乃至消费领域,正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需求引导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现期货反映价格、行情关乎生产的大背景下,我省棉花产业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理性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