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放缓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持续双速复苏,但开始呈现复苏动力不足的迹象,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消费疲弱,公共财政状况恶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被迫继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挑战;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日本地震对全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复苏在即.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在2011年继续遭受更大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3.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2,(4):83-83
金中夏:世界经济有稳定和复苏迹象但风险犹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撰文指出.目前.世界经济有稳定和复苏迹象,国际金融市场振荡和风险厌恶情绪有所缓解。这些现象背后,以广义货币和信贷为代表的全球流动性扩张发挥了关键的支持作用。但同时.世界经济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在欧洲地区。中期内,发达国家以抑制通胀为目的而提高利率或国际金融市场冲击导致市场融资利率上升.都可能再次引发新兴市场资本流八的逆转。  相似文献   

4.
当前,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调结构、转方式任务仍艰巨繁重世界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今年年初以来,世界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呈现出阶段性疲软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权债务和财政风险不断加大;新兴经济体继续较快增  相似文献   

5.
2011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并呈现逐步分化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复苏主引擎的作用仍然突出,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趋缓的困扰。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隐患未除、全球金融系统依然脆弱以及发达国家自身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全球经济方向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未来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继续充当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增速将趋于放缓。发达经济体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迫于财政赤字压力采取财政紧缩措施,而新兴经济体预计将实施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应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趋缓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叛逆的时代,一切都不接常理出牌,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也是如此。自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最大的共识就是“多元化”。几乎所有人在分析危机时,都会将冷战后单极世界的内在失衡和美国霸权的不稳定性视作根源性风险,因此,从单极走向多元,被理所当然地看成解救危机的良药和毋庸尉疑的发展方向。2008年以来的现实似乎也验证了多元化的势在必然,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发达国家蛰伏调整,“西退东进”不断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7.
报摘     
《中国外汇》2010,(19):11-11
全球复苏不确定性重现 《华尔街日报》9月13日 全球经济复苏似乎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对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复苏越来越像是一场漫漫长征。经济复苏开始后仅一年时间,最初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就陡然逝去,世界经济再次陷入新一轮的不确定之中。鉴于美国消费者削减开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复苏的希望已经破灭。日本和德国经济的骤然提速也正在放缓或预计将放缓。  相似文献   

8.
益言 《中国金融》2005,(1):63-64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第三季度以来,部分经济体复苏和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就业状况继续改善。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减缓,尚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石油价格从10月下旬的高点回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布什连任后的财政政策取向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扑朔迷离,在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尚未真正复苏之前,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泡沫却已显现,维持超低的基准利率还是选择加息,是发达国家央行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抑制资产泡沫将伤及实体经济,但放任泡沫膨胀又会引发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胡一帆 《证券导刊》2010,(25):15-15
本次G20峰会并没有为经济复苏提出良策,而是分歧不断。会上提出的2013年前工业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减半计划,意味着在经济没有企稳的情况下,刺激政策退出可能比预想来得更快,这势必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从而给全球经济的复苏蒙上一层面纱。  相似文献   

11.
巩胜利 《金融博览》2010,(23):11-11
G20首尔峰会“共识”了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经济过热.希望遏制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则复苏乏力(隐含着将依然需要注入货币、增加流动性),希望更大规模地刺激经济。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全球经济在保持温和复苏态势的同时,美、日、欧经济出现分化走势,美国经济强势上升,欧洲经济停滞不前,日本经济再陷衰退之中。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其中俄罗斯经济还将陷入零增长局面。美元强势上升,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深刻调整。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全球经济在保持温和复苏态势的同时,美、日、欧经济出现分化走势,美国经济强势上升,欧洲经济停滞不前,日本经济再陷衰退之中。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其中俄罗斯经济还将陷入零增长局面。美元强势上升,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深刻调整。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中国信用卡》2010,(5):6-6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虽然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要回到正常水平仍要较长的时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将长期处于低水平,而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要比其他地区更为丰富。” ——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继伟  相似文献   

15.
经济信息     
经合组织: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说,3月份大部分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报告说,经合组织综合经济先行指数为103.9,环  相似文献   

16.
益言 《南方金融》2005,(1):10-12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第三季度以来,部分经济体复苏和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就业状况继续改善。欧元区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减缓,尚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石油价格从2004年10月下旬的高点回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经济减速等多重问题,如何帮助全球经济摆脱困局,实现经济复苏成为最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在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困境,且复苏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难以寄希望于通过发达国家提供援助,即实行新一轮“马歇尔计划”来振兴全球经济;而鉴于发展中国家薄弱的基础设施与日益提升的收入水平,释放发展中国家内需则可以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创造出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各国金融风险隐患尚未消除,全球经济经过年初较快复苏后重趋疲软,全年增速约为4.6%.较上年的大幅衰退明显改善,基本接近2003—2007年平均增速。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分别增长2.5%、1.8%和3.5%,新兴市场快速增长7%以上。全球工业生产、国际贸易规模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跨国直接投资仅为危机前的一半,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由于实体经济低于产能要求,特别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复苏不均.国际金融市场爆发新动荡,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徐高 《证券导刊》2013,(4):16-17
市场的主流观点是2013将是中国经济温和复苏的一年。但这次复苏的动能仍然主要来自国内外政策的推动,恐怕还难以表现出太多内生的动力。同时,复苏的路径也不会一帆风顺。因此,面对2013年的中国经济,除了保持更加积极的心态之外,对于变数的跟踪和风险的警惕,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报摘     
《中国外汇管理》2010,(19):11-11
全球复苏不确定性重现 《华尔街日报》9月13日 全球经济复苏似乎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对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复苏越来越像是一场漫漫长征。经济复苏开始后仅一年时间,最初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就陡然逝去,世界经济再次陷入新一轮的不确定之中。鉴于美国消费者削减开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复苏的希望已经破灭。日本和德国经济的骤然提速也正在放缓或预计将放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