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但50%以上是在境外市场消费的,这一现象被称为奢侈品消费外流.本文基于对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缩小国内外奢侈品价差,增加奢侈品免税渠道,培育自有奢侈品品牌以及培育理性的奢侈品消费文化等措施促进奢侈品消费回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邵斐 《中国传媒科技》2013,(Z1):290-290
奢侈品可以从广义的社会经济角度定义为"超出消费者基本需求之外的消费品"。它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了豪宅、名车、私人游艇、私人飞机,珠宝首饰、名表、皮具、服饰、香水、红酒等众多产业。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奢侈品这个词本身并无贬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奢侈品的核心在于其是一种超出消费者基本消费需求之外的消费品。奢侈品的本质是消费品。奢侈品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奢侈品,  相似文献   

3.
奢侈品与奢侈消费:两个不同的概念奢侈品与奢侈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奢侈品”用来说明物品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程度,而“奢侈消费”则是用来衡量消费者对物品的使用程度。或者说,奢侈品强调了物品满足人们需求程度的特性,而奢侈消费则强调了消费方式的特性。对奢侈品征税与对奢侈消费征税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主题。1.关于奢侈品定义的探讨。要对奢侈品征税,当然就不可能回避奢侈品的定义问题。亚当&;#183;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过奢侈品的定义和征税问题,他将消费品分为两类:必需品和奢侈品。他首先给出了必需品的定义,然后将所有不属于必需品的物品归为奢侈品。“我所说的必需品,不但是维持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商品,而且是按照一国习俗,少了它,体面人固不待说,就是最低阶级人民, 亦觉有伤体面的那一切商品。”随后,他列举了麻衬衫和皮鞋两个例子,说明这两样东西,即使是最底层的人民在习俗约束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属于生活必需品。最后,斯密总结道:“所以,在必需品中,我的解释,不但包括那些大自然使其成为最低阶级人民所必需的物品,而且包括那些有关面子的习俗,使其成为最低阶级人民所必需的物品。此外,一切其他物品,我叫做奢侈品”。显然,斯密看到了奢侈品定义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奢侈品最新的定义、内涵与变化入手,探讨奢侈品的行业现状,即炫耀性消费的主导表现及变化趋势,结合炫耀性消费的文献综述,从奢侈品消费层面的情况推动,探讨当前环境中奢侈品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这一快速增长的奢侈品消费大部分流到了境外,奢侈品消费大量外流招致的税收收入流失的风险不可小觑。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奢侈品税负过重,造成其境内价格大大高于境外价格。既然高税没有达到限制奢侈品消费的预期目的,反而使大量的奢侈品消费外流,那么就应当适当降税。适当降低奢侈品的消费税和关税符合当前结构性减税的要求。应根据消费水平变化适时调整奢侈品范围,在对奢侈品重新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实施分层调降税负的方案。此外,还应积极扶持和引导我国奢侈品产业的发展、培育我国消费者理性的奢侈品消费文化,促进奢侈品消费回流。  相似文献   

6.
《科学投资》2006,(11):86-87
中国正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战场,而过于高昂的价格阻挡了许多消费者的热情。如今奢侈品、名牌二手店的悄然兴起.为大陆时尚一族轻松逾越奢侈品消费消除了价格障碍。  相似文献   

7.
胡捷 《云南金融》2011,(8X):156-15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很多人都已经跨入了奢侈品的消费大军。纵览全球的奢侈品消费情况,在中国不断走高和日本持续低迷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自己的奢侈品行业和奢侈品品牌却发展的很缓慢。本文分析了奢侈品的营销特点和中国自主奢侈品品牌的发展困境,同时给出了塑造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策略。力图通过这样的分析和策略,来让更多的人认识、重视并且关注中国的本土奢侈品品牌的创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奢侈品品牌的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捷 《时代金融》2011,(24):156-15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很多人都已经跨入了奢侈品的消费大军。纵览全球的奢侈品消费情况,在中国不断走高和日本持续低迷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自己的奢侈品行业和奢侈品品牌却发展的很缓慢。本文分析了奢侈品的营销特点和中国自主奢侈品品牌的发展困境,同时给出了塑造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策略。力图通过这样的分析和策略,来让更多的人认识、重视并且关注中国的本土奢侈品品牌的创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陆亚春 《金卡工程》2009,13(5):230-231
目前中国正成为全球快速增长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然而在中国的背景下,奢侈品消费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特点.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奢侈品的定义,特征,奢侈消费的前提,影响,动因等几个方面来全方位的解析奢侈消费.  相似文献   

10.
郭慧 《中国外资》2011,(24):148-148
到2010年,中国有2.5亿的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中国顾客占全球奢侈品市场消费的四分之一,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奢侈品在这样的强劲发展势头下,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它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增长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这样的趋势,我们不禁忧心忡忡,奢侈品的消费,并非理性,它可能助长一些非理性的行为,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国内消费者在境外大量购买奢侈品具有复杂的原因,提高或降低奢侈品关税均面临较大的伦理风险。因此,应正确看待境外奢侈品消费并实行适度的高关税政策,通过结构性税收政策对境外奢侈品消费加强引导,并以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国内奢侈品品牌、促进国内奢侈品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买家是全球奢侈品的最大消费群体,但最新行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奢侈品绝大多数是在海外采购的。据《2015年中国奢侈品报告》称,在2015年中国人购买的奢侈品中,约78%购自海外,较去年的76%略有上升。近几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奢侈品消费的主战场,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人在2015年的全球奢侈品交易中占46%的市场份额,达到1168亿美元,与2014年持平,依然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买家群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各国际大品牌的必争之地,中国奢侈品时代已经来临。带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行为随之出现,我们该如何正视国人奢华消费背后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分析、总结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最后根据所处的环境分析出适合我国企业的营销策略,并总结出了我国奢侈品消费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兴起 近年来,中国人在海外的高消费,不断地引起商业界的密切关注。中国富人阶层的生存状况与消费需求开始成为投资者青睐的热点领域。 2003年,高盛公司伦敦总部发布的一项针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分析报告,其中指出2003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已达20亿美元,其上升幅度为全球之首。该报告还认为,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奢侈品发展最快的市场,市场规模将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客户群。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也不断增强。这一表现在奢侈品市场上更是尤为突出。我国政府历来对奢侈品实行高税率政策,这也造成了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严重。要求降低奢侈品税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奢侈品究竟该不该征收高税率呢?本文将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奢侈品与奢侈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奢侈品”用来说明物品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程度,而“奢侈消费”则是用来衡量消费者对物品的使用程度。或者说.奢侈品强调了物品满足人们需求程度的特性,而奢侈消费则强调了消费方式的特性。对奢侈品征税与对奢侈消费征税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显示,中国2011年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最大的消费市场,但中国奢侈品的最大消费是在海外。日本虽然是奢侈品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受到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销售额持续下滑,部分奢侈品牌生产已经停产。而中国奢侈品消费同时稳步上升,中国因此会在  相似文献   

18.
区晓霞 《中国外资》2013,(16):205-206
奢侈品具有优秀的品质,卓越的工艺,是人们乐于消费之物。本文通过分析奢侈品消费心理及国际奢侈品牌,研究奢侈品牌的设计,并探讨中国未来奢侈品牌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袁野 《云南金融》2011,(10):43-43
研究显示,中国2011年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最大的消费市场,但中国奢侈品的最大消费是在海外。日本虽然是奢侈品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受到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销售额持续下滑,部分奢侈品牌生产已经停产。而中国奢侈品消费同时稳步上升,中国因此会在2011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最大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0.
刘文逸 《证券导刊》2008,(10):81-83
预计07-08年间奢侈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可达到25%,而08年之后增长率也可维持在15%以上。从未来几年来看,国内仍将处于膨胀和负利率的时期,故金银珠宝产品将是国内奢侈品消费的主要产品,而精品百货作为国内奢侈品消费的主要渠道,将从中显著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