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丽琴 《中国科技财富》2010,(4):163-163,132
管理学家彼得&;#183;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一词,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印度式管理     
由于受到海外华人企业的迅速增长所鼓舞,德鲁克曾经在上个世纪末这样发问:“2005年最畅销的管理书籍会以《中国式管理的秘密》为书名吗?”遗憾的是,对未来充满洞见的德鲁克这次失误了,中国式管理并没有风靡全球,反而是“印度式管理”一词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3.
1954年,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并加以解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在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多数企业的高度重视,其必将在企业的发展中唱主角,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考虑如何留住人才,也就是企业如何实施科学的人才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4.
彭建东 《华商》2008,(18):154-155
最早提出创新并意识到创新重要性的是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后来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领域发展了创新理论。如今,创新已经成为知识  相似文献   

5.
1954年管理专家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他的主张很简单:企业应该确立特定的目标,任何一个公司的管理人员都应该专注于实现这些目标,而不应该陷在日常的琐事当中。加里·索罗门可是从这个理论中受益匪浅,作为全球标志和图形方案领域的先驱者Fa  相似文献   

6.
这是1946年版《公司的概念》第一章中的话。大约是5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这些话的时候,内心十分震动,这也使我坚定了研究中国企业的决心。德鲁克没有上过商学院,不是管理科班出身。在管理学界,他之所以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在于他实实在在对人类现代管理实践和管理科学的贡献。而这种经过时间检验的贡献,又在于他始终作为“旁观者”的冷静。正是这种冷静和“旁观”,使他能够从管理的角度,在半个世纪前的一本研究企业的书中把企业组织放到人类社会实践的太背景下关照:预示了“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的无效率。因为,企业是一个“赢利的组织”,而决定企业赢利的,是“消费者决定他们需要购买的产品,市场供求而非政治因素决定价格”。“一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对我们中国今天的管理学家和管理者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第一,管理本身是一门实践科学,任何理论和方法,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换句话说,管理理论永远落后于实践。管理学家要保持其理论的先进性,就不能够离开管理实践一线。第二,管理实践离不开实践所处的背景。这也是为什么,德鲁克这位美国管理学家曾谆谆告诫中国人: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这句话,每每想起,我都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第三,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现在,可以说是个非常浮躁的时代。有些人,学了些东西,就自封为大师;发几篇文章,就以企业“师爷”自居,到企业指指点点。结果,不仅“挨骂”,而且“速朽”。不错,这是一个能够也应该出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时代,但理论的出现,需要理论体系建立者的冷静。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动性大、管理混乱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的“柠檬市场”效应。并提出可以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培训、薪酬制度、绩效和激励制度、形成企业文化等步骤来改善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陶冬 《新财富》2005,(12):36-36
德鲁克的理论着眼于员工的管理、机构的行为、企业的战略,尤其适用于大企业。笔者认为,在中国,国际竞争能力最差的往往是大企业和白领。德鲁克笔下的高效率企业和“知识工人”,对今天的中国很有参考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外包”一词最早来源于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一篇题为《企业的核心争力》的文章。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通常内部资源很有限,只有牢牢把握住企业最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把其它不擅长的业务都外包给比自己更专业企业,才能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外包的一种。人力资源外包首先来源于企业这一组织形式,是指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将人力资源事务中的全部或部分委托给人才服务专业机构管理。它是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德鲁克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今后商业社会思想的一座丰碑,尽管世间已无德鲁克(1909-2005年)。本刊获悉德翁于11月11日辞世的消息后,即邀约国内外多位深研德鲁克学说有年的管理学者与本刊同仁一道,缅怀德翁,探讨德翁学说的精义及其对中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启示。此次刊出的讨论整理分为“难以告别的德鲁克”、“管理与社会”、“德鲁克与中国”三个部分。如“管理与社会”部分的讨论者所指出,只通过“管理”的视角难以窥得德鲁克的思想世界的堂奥。德鲁克最为基础的思考在于他对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的冷静观察,他的论述往往作为经典的社会哲学论述被引用,他对现代管理之道的洞见决定于他对现代商业社会内在逻辑的深刻发现。“德鲁克与中国”部分则重点讨论了德鲁克的洞见对于中国人思考自己的问题有何启示,中国人应该如何理解德鲁克?我们希望走出人人都说德鲁克而鲜有了解者的怪圈,为中国商业思想界真正把握这位“现代管理学之父”的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踏实基础。未来更可期待。  相似文献   

11.
“软实力”的内涵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迀》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Softower)这一概念,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他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力、科技力和军事力.软实力是指除硬实力以外的包括文化、外交、政治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实力.  相似文献   

12.
小冯 《中国品牌》2011,(11):55-55
2011年10月21、22日,“第六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活动由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中国雇主品牌论坛理事会、中企联合(北京)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企业管理》杂志、《职业》杂志、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54年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一书,此后50多年,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从"劳动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换骨,以崭新的容貌出现,成为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替日新月异,激烈的竞争无处不在,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现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才创造了一切,因之,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中、是一切企业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有方,企业业绩蒸蒸日上;人力资源管理混乱,企业岌岌可危,更无发展可言。建立好完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让每一个员工勤于思考、善于进取,让每一个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是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该深思熟虑的。  相似文献   

14.
<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tc Human Resources Managernent, SHRM)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Walker于1978年在文章《将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规划联系起来》中,初步提出将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规划联系起来,第一次从理论角度深入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在此后的20多年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无论在理论研究和操作实践上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自己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目标和口号,并被认为是21世纪人力资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组织中关于“人”的管理的一种新视野。尽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国际上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但是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和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5.
德鲁克之后,管理界倾听谁的声音?《金融时报》给出的建议是查尔斯·汉迪。有“管理界的预言家、哲学家”、“本世纪最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之称的英国人汉迪,与德鲁克被分别誉为大西洋两岸的管理翘楚,在《金融时报》十大管理名师中排名第二位。  相似文献   

16.
梁翎 《商》2013,(14):57-58
服务是旅行社业向社会提供产品的主要形式,这就决定了旅行社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源,因此,本文在对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系统性地提出如何从政府主管部门、旅行社企业、高等院校和旅游专业毕业生自身等方面来提高广东省旅行社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以此促进广东省旅游人力资源的优化和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行社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是其发展的支柱。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是旅行社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要建立健全机制,规范引进人力资源,科学培训人力资源,并创造条件激励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旅行社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源高度密集的组织。将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的全新管理理念引入旅行社,旨在找到突破目前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瓶颈的良方,帮助旅行社形成长久而有力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赵万明 《商业科技》2009,(31):71-72
《孙子兵法》中的“用将之道”是该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从《孙子兵法》中的“选将、用将”入手,结合国外一些大企业先进经验和相关做法,着重论述其如何做好对“将”的选拔和使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旅行社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是其发展的支柱。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是旅行社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要建立健全机制,规范引进人力资源,科学培训人力资源,并创造条件激励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