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前奏,对于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现有的资源配置格局进行优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要载体;它不仅给亿万农民提供了崭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发家致富的理想归宿.本文采取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解剖目前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先锋 《经济学家》2004,(4):118-120
农村城镇化理论主要概括为农村向城镇转移型、城镇向农村扩张型和农村内生型;这三种理论主要是解决大都市、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的理论含义。而“飞地”型城镇理论则是分析研究一种周围都是不发达的贫困落后地区中的经济发展地区,这种特殊的被称为“飞地”的地区由于拥有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并被人类开发利用产生一种具有增长极作用的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创新型产业,导致这一地区城镇或城市的飞速发展,从而使农村逐步向城镇过渡的一种现象。它解决的是具有“飞地”性质的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以浙江省鄞县为例,研究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主要生态问题,并在剖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宗书 《生产力研究》2012,(7):114-115,123
区域城镇化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域城镇化是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动力,城镇化主要侧重于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使城镇逐步扩大,其过程不仅仅是人口居住地的变更过程,更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表现。城镇化是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结果,使用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进程进行剖析,有利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了解城镇化这一现象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规律。根据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过程进行剖析,将有利于引导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12)
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进一步拉大、农村经济收入相对减少、农村社会矛盾严重,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大多存在着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融资虽然种类较多,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将理论与实际发展很好结合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选择农村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将城镇化水平指标和个体劳动者的户籍类型纳入分析框架,构造个体就业的计量模型,针对安徽、广东、河南等9个省份的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农村流动人口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子女数量等)以及劳动力市场条件(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分割率、生活成本等)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报告了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流动人口就业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形成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农村流动就业人口的“非正规化”矛盾愈加突出,文章对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环境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对我国今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本文就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安顺 《经济师》2001,(5):71-72
一、建立农村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意义在 2 0 0 0年 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上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提到议事日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转移农村人口 ,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农村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已在社会各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来看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  相似文献   

9.
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化建设应当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小城镇的推动力是产业行为。小城镇发展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城镇建设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把引导中小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提高城镇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并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本文提出,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政府要强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部、主要关节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经济体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我们紧密联系黄山市实际,努力把握山区自然规律和县域发展个性,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战略,理清了发展思路,落实了发展举措,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力…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瓶颈与对策李晓明许多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表明,现代化与城市化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化是目标,工业化是动力,城市化是载体。中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城市化将主要取决于农村城镇化。但是.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认识...  相似文献   

13.
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城乡存款、贷款、金融资产总量以及金融中介机构数量中存在严重的"二元金融",所以,大力发展微型金融、规范民间金融秩序、"矫正"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发展机制和立法,保证稳定的金融环境是构建完善的、普惠的、均衡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它的建立对打破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发展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城乡一体化、就业非农化、农村居民集居化和社区化等发展趋势明显增强。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潮流并采取积极对策,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建筑 《经济师》2010,(3):211-212
文章针对农村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如何才能集约提高农村资源使用效能,推进三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从城镇化发展的背景来看,安置房社区管理困境源自于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机制转型和被征地农民市民化适应过程。研究根据对锡山区安置房社区干部与居民的问卷调查和座谈进行分析,认为安置房社区管理难的宏观原因有:一、城镇化的速度加快锡山区城镇化发展及城镇人口增加,是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的结果。锡山区农村人口生计方式也早已开始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回流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矛盾。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路径在于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民工回流形成了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一股内源动力,有利于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通过不断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实现共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创造了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开辟,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国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中同步推进,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静 《当代经济》2001,(10):42-42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主要是指农村人口不断转移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一般用城镇人口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目前人们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城镇化模式的主流是发展小城镇。 一、农村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支柱,目前全国的乡镇企业已占据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全国已有的5万多个小城镇中,几乎有80%分布在农村,仅17%分布在小城镇。我国的乡镇企业可以小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