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回顾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关的研究,发现了乡村旅游推动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社区、政府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探讨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模式,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型城镇化间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湘西州旅游和城镇化间的耦合水平较低,面临城镇建设与村寨保护、传统维持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需解决资金土地、居民参与、民居保护、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等难题。因此,要做好规划协同,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居民参与,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城镇旅游特色。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全要素、全产业、全部门、全时空的全方位联动,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平遥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通过实施"旅游+"产业融合战略,可以提升城镇就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居民生活质量三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成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基于VAR模型对其传导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的原动力;(2)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3)转变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是当前紧迫的任务。应树立集约型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系统工程,积极培育并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做好产业承接;通过推动特色小城镇化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打造各地区主导产业,实施"以工促农"行动计划,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产看似地产,其本质却是旅游业引导下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较为深度的产业间融合,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有着本质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放弃了以地以房为本和以建为本的传统城镇化。鉴于旅游地产产业融合的特性,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地产引导的旅游地产投资特点和旅游引导的旅游地产投资特点,并就旅游地产和城镇化耦合协同推进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目前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寻求城镇品牌发展的模式,增强城镇核心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健康推进的关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是形势所迫、趋势所需。笔者分析了城镇品牌内涵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探讨了城镇品牌战略与新型城镇化的辩证关系,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选择的城镇品牌发展模式主要有地理型品牌发展模式、历史文化型品牌发展模式、城镇产业型发展模式及城镇功能型发展模式等四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施城镇品牌战略要坚持“市场调查一综合评价一提炼设计一规划建设一管理监控一全程营销”路径,建议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城镇品牌时应当多元整合、重点突破、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7.
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向来存在互动关系,国家新型城镇化强调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特色镇的发展建设,这给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文章以广西的苗族村为例,通过分析其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下应从传承民族特色,保护和弘扬民族价值观;开发民族元素,发展民族独特绿色产业;培养"生态公民"意识,促进民族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完善民族文化发展机制,发挥民族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四个方面促进民族旅游开发及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区域发展的血脉,新型城镇化强调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白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承担着"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文化传承等多重使命,其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应着力将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核心旅游吸引物,通过大地景观设计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文化不平衡。文化休闲产业项目建设应注重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结合,产品开发注重深度体验,避免门票经济。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在北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后期,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仍会大有作为,在增强城市经济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北京流通产业,以研究剖析解构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通过关系论证与实证研究得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并基于北京自身发展实际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机遇期,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郑州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突出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只有厚植优势做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山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丰饶,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如:城镇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建设受旅游生态环境制约、早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延缓城镇化进程、旅游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带动效应不足、徽传统文化受旅游业冲击,城镇内涵缺失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发展新型工业和特色农业,增强城镇风险抵御力;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引导扶持;三产融合,多途径推进城镇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等措施,以引导黄山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融合促进了城镇旅游业态的形成,旅游城镇作为低碳消费品的重要提供者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文章从价值链理论视角,分析了山东省旅游小镇建设基本要素和支持要素中的竞争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根据旅游城镇化内驱力的不同,设计了山东省旅游小镇发展的三种模式: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区位驱动型发展模式和旅游接待型发展模式。各地应根据自身价值链上基本要素和支持性要素的匹配程度不同,通过整合和优化资源、区位(市场)、资本等核心要素,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旅游产业结构效应影响了城市化动力机制,集聚效应则促进了城市外部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和地域特征;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旅游发展所需要素资源的聚集与流动,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本保障,还为旅游企业提供创新的源动力。以深圳华侨城的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互动关系佐证了这一理论,茕认为建立二者之间切实可行的调控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以东、西部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西安市、成都市、昆明市这六大典型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程度进行测算,并对东、西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六大典型城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且呈现出东部普遍高于西部地区的规律;西部城市的旅游产业和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增长态势比东部城市好;旅游产业滞后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对欠发达地区县域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江西80个县(市)为例,通过运用县域经济和新型城市化的典型相关模型,探寻两者良性互动的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两者发展指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欠发达地区县域新型城市化更多的应是鼓励县域农民向县域外转移,向大中城市转移;应以工业化为主动力,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县域新型城市化的作用;应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副产品的极大丰富,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的生活需要为前提;应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促进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行社行业新型分工体系的建立--以携程旅行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主导下的水平分工体系对于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产生许多不利影响。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欧美模式的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代理商的垂直分工体系在我国一直难以建立。目前,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结合造就了一批新型旅游批发商,携程网的快速发展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本文以携程网为例,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我国旅行社行业新型分工体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旅游业对西部城市化驱动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西部开发的突破口和必要措施,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能加强城市化进程,分析了旅游业的四大功能对西部城市化驱动的可能性,并在指明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对城市经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对西部城市化驱动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实现减贫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缓慢起步阶段,城镇化进程几乎停滞,对减贫的效力不大,并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期,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有力推动了减贫事业的发展,但城乡差距也被拉大;2013年以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扶贫开发、由“减贫”向“脱贫”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应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扶贫开发,尤其应重视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镇化的减贫效应;要建立和完善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减贫事业的政策支撑体系,并着力推进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建设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影响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资源驱动因素、经济推动因素以及区位发展与政策推动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作用不同,提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共生模型,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促进与反馈作用,最后提出以提升区域发展的现实竞争力、竞争影响力和旅游发展竞争潜力的协同并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