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耕地资源利用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深入地剖析了河北省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持续因素:耕地资源总面积的逐年下降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障碍,而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低而且退化严重,耕地资源性能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另外两大障碍.最后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衡量土地资源是否达到合理利用的评判标准,是评价和监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和程度。本文从环境、资源、经济及社会四个准则层出发,选取 21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时点评价法、线性比例法与熵权法进行综合测算,对成都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针对性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一般可持续利用状态,整体态势良好。但成都市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注重协调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耕地的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90年至2008年的数据对影响耕地变化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人口、建筑用地和农业技术对耕地数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他因素对耕地数量影响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不显著。根据回归结果提出了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核心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的条件下,保证土地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以新疆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入手,构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云南农用地分等成果.以"直过区"的视角,分析了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耕地状况: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依次下降,耕地生产?亮 力主要处于中低产水平.同时分析了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制约因素,据此,阐述了对"直过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大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明确划定‘直过区'的行政区域范围,做出‘直过区'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计划,对"直过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整合财政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政村整体推进计划:把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效益作为‘直过区'整村推进的首要目标和近期计划",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直过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耕地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保护耕地,坚守红线,促进我市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转变思想、用好政策,妥善解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总结,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只注重了经济效果而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损耗,评价没有涉及到空间角度,评价忽视了动态研究,指标上还存在难以量化的问题,在指标的权重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8.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耕地资源虽总量大,但人均耕地却很少;再加之耕地资源不仅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就紧张的耕地资源已面临着更大的被挤占压力。鉴此,现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现状而采取切实措施,来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便有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分析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研究理论,建立了考核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熵值理论纵向分析了2001—2010年甘肃省10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变迁,并横向对比分析了2010年甘肃省以及全国、中、东部与西部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指数。发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之上,提出了提高甘肃省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核算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地理单元,文章基于县域尺度,利用价值当量修正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资源进行生态价值核算,采用ArcGIS对核算结果进行分区和空间输出,并对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总体呈西高东低,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两大因素的影响。因此,生态价值高值区应进一步强化其生态底色,防止生态价值受损;生态价值低值区应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升其生态价值;生态价值中值区、中低值区、中高值区则应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何章政 《乡镇经济》2001,(11):11-12,22
安徽省是我国耕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耕地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正日益加剧,伴随而来的耕地数量、质量的降低,对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构建出一个以人口压力、综合压力、投入水平、产出与利用水平为准则层,粮食单产、粮食安全系数等16个指标为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勉县2013~2017年五年间的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客观详细的评价。结果表明,勉县2013~2017年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趋于平稳趋势。随着县城发展必然占用耕地,通过不断提高投入并改进耕地利用方式,勉县耕地可持续利用度提高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中部六省耕地生态足迹演化趋势,利用SPSS 26.0探讨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山西等四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波动上升,湖北等两省相对稳定。河南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山西呈波动下降趋势,安徽等四省相对稳定。河南等五省耕地资源呈现可持续利用状态,山西则为不可持续状态。中部六省耕地生态足迹变化驱动力和演变趋势存在差异,江西和山西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态势,湖南、湖北和河南呈现增长-下降态势。通过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优化配置耕地资源、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利于实现耕地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2000—2010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针对南京市土地利用存在的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侵占耕地和草地面积、土地利用格局不合理、环境污染的加剧等问题,给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东祥 《浙江经济》2004,(20):36-36
从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出发。必须尽快实现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从数量管护到质量管护再到生态管护的转变。把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土壤(耕作层)作为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任务落实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引导资金、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有利于有序推进农牧区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王俊丽 《魅力中国》2014,(22):310-310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产生对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发展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中,应以统筹兼顾、节约用地、集约经营、提高效益、持续利用为原则,以强调用地利用时空结构最优化、追求利用效益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为根本,以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河南是农业大省,但人均耕地少,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贫乏,这一现象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不利因素。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和土地供求矛盾日趋尖锐,耕地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只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土地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式才能保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及综合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人口众多、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明显。但江苏拥有65.3万hm^2的滩涂和244万hm^2的浅海海域,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本文讨论了江苏海岸带资源在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海岸带综合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工作事关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事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大局,也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经济建设提供必需的用地保障。面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必须探索土地整理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现结合安徽省合肥市实际状况,谈谈土地整理要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