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莫扎特的旅行、文学及哲学修养等方面分析了莫扎特的音乐与人生.指出莫扎特的音乐,有旅途中沉淀的美丽,足以打动我们;有成为文字、成为语言的能力,诉说着种种深情;有哲学思想强大的力量,支撑起我们的懦弱与物质;还有信仰的力量,审判我们的缺失.这便是他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2.
牛思萌 《魅力中国》2013,(32):68-68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奏鸣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体裁之一。人们在描述莫扎特音乐时偏爱用“优美”或“欢乐”这类词,因为莫扎特的作品旋律线条优美,情绪上乐观明朗,结构规整,和声简洁,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欢快而跳跃,他在歌剧中表现出的非凡旋律天才,也充分展示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他的音乐无论是快板或慢板,都好似吟唱歌剧般,充满了歌唱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从中西音乐的起源、发展道路以及中西方传统思维和艺术审美的观念比较入手,浅谈其相互间的差异及其影响。中国音乐“源于本土”多为宗教性音乐;西方音乐源于希腊,宗教信仰仪式和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中国音乐追求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形成了对线形的偏爱;西方逐步确定了调式调性、复调、和声等系统理论及系统的演唱演奏方法;中国音乐特点为:五声音阶的调式结构,与文学、语言、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形式等。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乐器乐队的组织、演奏技术的成熟以及作曲法都是值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音乐、水晶.童话,还有葡萄酒.共同谱写了奥地利的迷人。奥地利的葡萄酒就像是莫扎特的音乐,同样的典雅优美,泛着明朗、乐观的光彩,就像是“永恒的阳光”。  相似文献   

5.
张华 《魅力中国》2010,(25):192-192
圆号,起源于欧洲的铜管乐器,是交响乐团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它的音色表现力丰富,声音张力十足、富于变化,既可以演奏出细腻、婉转的柔和音色,也可以表现出灿烂、辉煌的金属音色。所以各个时期的交响乐作品中,总会出现由圆号塑造的各具特色的音乐形象。例如《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苍凉、深邃的旋律,仿佛在诉说柴可夫斯基对命运的无奈;《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三乐章中优雅、高贵的旋律,  相似文献   

6.
杨晶 《中国西部》2014,(17):59-61
<正>音乐不具有语义性,音乐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完成。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  相似文献   

7.
杨稀雯 《魅力中国》2011,(2):260-260
音乐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能够熟练操作。对音乐能够熟练操作主要针对音乐表演方面,.-j-~自如掌握和运用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与手法克服所演奏的音乐作品中的各种难点的能力等。本文笔者将从音乐动作技能的培养方面浅议关于教与学的过程中练习、高原期和反馈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这不是那个钢琴神童吗?在南非国际机场,有人指着沈文裕说。的确,在南非短短20天的日子里,来自巴蜀的小琴童沈文裕已成了这里的新闻人物。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巧和小文裕对音乐大师情感的独特理解,早已倾倒了这个异国之邦的众多听众。这个纯真乖巧的东方小男孩用他对音乐、对文化、对作者思想的感受,用他那完美、平衡、纯净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南非音乐爱好者的心,八场演奏会场场爆满。每次演奏完毕,所有听众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站在座位旁热烈鼓掌。这种鼓掌的方式是南非给演奏者的最高荣誉。大家都叫他“小莫扎特”、“莫扎特第二”。当时正在南非进行音乐讲学活动的波兰钢琴大师亚欣斯基,在对这个表现不凡的小男孩进行一番“考证”后,激动地说:“这小孩很独特。他心中有自己的音乐,如果正确引导,必将成为钢琴大师!”著名音乐评论家保罗·布库依也感叹:“沈文裕的演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在演奏中传达出的情感能  相似文献   

9.
方俊涛 《魅力中国》2014,(19):117-117
在戏曲团体多年来从事一种职业——戏曲演奏。大家非常熟悉这个职业,戏曲与时俱进,特别是河南豫剧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创新。不同风格流派和音乐的变化更让人们体会和感受到戏曲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作为一名在戏曲乐队磨练出来的乐手,一直在戏曲乐队担任唢呐的演奏,从陌生的旋律到熟悉的韵律,从枯燥的梆子戏曲曲牌,慢慢了解到戏曲音乐的潜质,在每出戏曲音乐中核心重点段落的唢呐演奏在感染我,使我不得不停下来用心去感受优美或悲沧的故事,在演奏中去发挥特有的的能量,从而使唢呐在戏曲演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性。唢呐属于高中低音乐器,它起到用声音抒发情感的作用,同时还要单独演奏戏曲的特色音乐,一部戏曲在舞台呈现出来的是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唢呐也归位其悲喜,欢乐,都要依靠每个演奏员去仔细推敲。  相似文献   

10.
刘治 《魅力中国》2013,(31):123-123
戏曲音乐中的器乐是为了剧本主题的体现、戏剧矛盾的开展,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感情的抒发和舞台气氛的渲染而设的。本文从器乐的组合、功能等方面论述器乐演奏是戏曲音乐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崔劲草 《魅力中国》2014,(17):79-79
钢琴演奏不变的宗旨依然还是尽善尽美的演奏.音乐表现的境界在于音乐表现得既不同凡响又合情合理,也在于演奏效果的独特韵味与迷人魅力。钢琴的声音及其音色能量、弹奏时手的姿势、挥动、与乐器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2.
贺嘉嘉 《魅力中国》2010,(34):142-142
本文结合对莫扎特音乐的歌唱实践,以莫扎特的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为切入点,通过对莫扎特的成长经历、创作背景等的深入分析,从而挖掘出莫扎特歌剧艺术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刘心畅 《魅力中国》2011,(8):259-259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他在西方音乐历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里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它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汇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相似文献   

14.
莫扎特音乐现象新实验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专攻癫痫症的神经科专家约翰·休斯曾做过试验,在为病人播放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时,他惊奇地发现,在36名病人中有29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乐做过试验,但最后证明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对他的病人具有持续、明显的效果.休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莫扎特音乐重复的频率.休斯说:“他的音乐比较简单,总是让某一旋律多次重复出现,而且是以我们大脑比较喜欢的模式重复.”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乐神奇效果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5.
赵寻 《走向世界》2008,(15):60-63
19世纪末,西方世界的文化同他的军队一起涌进青岛.随着教堂的建立,教会音乐等西洋音乐开始兴起,小提琴、键盘乐器等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传入青岛.五四运动以后,在"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文化"的热潮中,西方音乐更广泛地融入到青岛的社会文化变革中,使青岛音乐文化呈现出兼容并蓄、具有独特外来文化特质的特点,并成为近代中西音乐交流的一个典型.其间许多音乐爱好者由接触到深人,铺就了青岛早期的音乐基石.百年之后,后人踏着这条基石,一次次将青岛的音乐之旅带进新的航程.  相似文献   

16.
赵军 《魅力中国》2014,(25):114-114
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民族音乐之间的交融性很强,因此在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学的时候要注重民族音乐的联系与共性。即兴演奏在世界民族音乐领域中同样意义非凡,其出现与兴起为音乐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文章主要探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即兴问题,对即兴在音乐与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以二胡演奏中的即兴美为例,探讨即兴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袁付和 《魅力中国》2013,(11):73-73
音乐的艺术再现,是每一位音乐演奏者活动的内容,也就是传达曲作者的构思和奏出乐谱上所标识的各种符号。对于器乐演奏来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技能贯穿始终的过程,还是一种主观的创造过程,在平时练习和演奏中应注重对技术化的练习作艺术化的处理,输人自己的情感、思想、智慧和才能,赋予音符以生命。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将情感与理智和谐作用于演奏技术,良好的调整自身在演奏中的心理影响,并将纯熟的技艺、作品的情感和演奏者的心理思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化为琴声,再现和创造灵动的音乐美,激起人们心灵的回响,则是每一位音乐演奏者演奏乐谱时所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我们在器乐演奏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和自身的心理活动,对诠释和传达整个乐谱的内涵,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具体手型和手指位置上寻找优美声音的方法是毫无用处的,学习弹奏优美声音的唯一的方法是系统的听觉训练。这就涉及了音乐艺术表现与演奏技巧的美学方法问题,事实上,每一位演奏者都适用完美技巧原则。但实际上演奏史上也根本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通用完美技巧的例子。不仅仅在于文字难以完美表达演奏技巧上的缺憾。美学思想、艺术个性的不同使得演奏技巧必然相应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欣 《走向世界》2006,(4):68-68
2006年3月的最后一夜,享誉世界的美国钢琴演奏家诺埃尔·班克曼带着他那“如同公园里飘来的琴声”,拉开了 2006国际钢琴大师“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巡演年的帷幕,为青岛呈上了一场视听完美的音乐盛宴。独奏会上,诺埃尔·班克曼先后演奏了其叔叔齐格弗里德·班克曼的代表作《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德彪西、拉威尔、李斯特等名家作品以及冼星海的《黄河颂》,并为青岛小琴童的现场演奏进行了指导。他的精彩演奏多次赢得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20.
周瑾 《魅力中国》2010,(7X):214-214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以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为主要特征。莫扎特创造性继承、发展了阿尔贝梯低音写作手法,增强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国库泊兰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变了装饰音的形式,使装饰音不再仅仅装饰作用使之为旋律的组成部分。这种新的钢琴语汇创造,不仅形成了莫扎特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纤巧、优雅的风格,而且对19世纪波兰钢琴家肖邦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