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上市公司回归内地资本市场双重上市,已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令人瞩目的新现象。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中身份特殊的A+H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双重上市行为对公司融资约束程度所产生的影响,为有关双重上市的内在动因是否出于突破再融资困局考虑的理论假设提供实证证据。研究结果显示,H股公司在返回内地市场前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实现双重上市之后公司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融资约束得以有效放松,公司从外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频率和金额都显著增加。这一结论对于中国H股上市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的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隐藏的泡沫     
何玉梅 《董事会》2008,(4):48-54
中国平安在回归A股不到一年后,提出巨额再融资方案,市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其行为是恶意圈钱。在其他上市公司再融资传闻的合力作用下,股指狂写,投资者信心一落千丈。大规模再融资潮的汹涌澎湃,其背后是一个泡沫迅速膨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胡宇飞 《董事会》2008,(4):58-59
按照中国平安于2008年1月21日公布再融资方案之前一周的开盘价110.54元计算,截至记者发稿时,平安的股价为58.4元,狂泻47.1%;同期上证综指由5507点暴跌至3784点,跌幅达31.6%,且仍未见止跌迹象!“再融资门”事件似乎已经成为市场暴跌的罪魁祸首。本刊就本次再融资事件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先生  相似文献   

4.
丛亚平 《董事会》2012,(4):49+48
时至今日,中国股市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看似归因新兴+转轨,表现为"三公"缺失,但人们还没有说清楚一个基本问题: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国股市,究竟如何理解"市场"与"社会主义",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为什么A股市场总是"重融资、轻回报"?结论其实并不复杂:归根结底还是认识和立场问题。执政理念正确,立场即正确,资本市场的定位问题、主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有官员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进行过憧憬,冀望资产证券化能助推中国成为真正的全球领导者。这一宏愿若想实现,必须先化解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可  相似文献   

5.
《董事会》2009,(11)
2009年以来,伴随着资本市场IPO的重启,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也逐月递增。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公司实施或计划再融资,融资规模总额逾6200亿元,远超过2007年A股市场巅峰时的3583亿元。海啸般的再融资潮引起股市新的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6.
《董事会》2009,(11):26-30
2009年以来,伴随着资本市场IPO的重启,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也逐月递增。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公司实施或计划再融资,融资规模总额逾6200亿元,远超过2007年A股市场巅峰时的3583亿元。海啸般的再融资潮引起股市新的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中旬,沉闷已久的香港H股市场泛起一泓波澜,由法国兴业证券承销的兖州煤业1.7亿H股股票高价位旋风般增发成功。这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近50家H股公司中第一家成功再融资的企业。香港媒体议论纷纷:中国的国际化采矿公司浮出水面,兖州煤业必将带动H股公司掀起新一轮融资热。  相似文献   

8.
房企"出海"大潮的背后,是外资借道凶猛的进入。面对A股市场再融资大门紧闭,信托监管严厉,企业纷纷"出海"寻求筹钱之路。与此同时,当前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部分国内房企通过在香港或境外上市,建立境外业务发展融资平台,开展海外房产投资业务,借机布局国际房地产市场。扎堆发债在银行贷款、信托、海外融资、股权融资、房地产基金等诸多融资渠道中,以外币单位的融资总额占据了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据克尔瑞研究中心监测的103家房企融资总量达到109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96%;其中,海外融资总额占比为67%。在内地渠道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海外资本市场依然将是各大房  相似文献   

9.
郭伟 《冶金财会》2008,(9):47-48
<正>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次次"融资-投资-再融资"的过程。近年来,多项新的法律法规颁布施行,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多项新的方式及新的规范。对于企业而言,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各种融资方式的条件、成本  相似文献   

10.
大型并购中,融资、再融资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儿"。在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交易中,外界一直担心联想能否承受超过十亿美元的财务压力。但是,随着联想海外融资方案逐渐浮出水面,资金将不再是制约新联想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质仙 《中国纺织》2007,(4):140-141
纺织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无论从宏观背景还是微观主体判断,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几年都处在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融资速度加快。2006年5月证券市场首发(IPO)和再融资开闸。与过去相比,新的融资政策更加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管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以2001—2016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发现:(1)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重、成长性、盈利性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符合信贷市场管制,使得银行偏好低风险的预期,这较权衡理论更能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2)权益再融资要求将上市公司划分开来,使得两组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且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在组间也完全相反。(3)高度管制的资本市场制度下,存在资金盈余的公司倾向于保留内部收益;存在资金短缺的企业,其融资选择受到权益再融资要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企业性质等制度因素的限制;整体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较低,每年只有5.0%。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管制增加了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交易成本,使得有资金剩余的公司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动机,而存在资金短缺的公司在融资时又受到资本市场制度的影响,选择权有限。因此,基于自由选择融资方式的资本结构研究在中国可能缺少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资本成本与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直接原因是股权资本成本的软约束性导致股权再融资的成本过低,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是导致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过低的分红比例也是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A股市场上,经过再融资之后实现做大做强梦想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经过再融资之后优厚回报其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更是寥寥无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再融资的公司大多不差钱  相似文献   

16.
<正>企业的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企业融资是以企业的资产、权益和预期收益为基础,筹集项目建设、营运及业务拓展所需资金的行为过程。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再发展的过程。企业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  相似文献   

17.
从短期回报率看,3大国有银行战略投资者所获得的账面收益,远远高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直接经营的利润。9月27日,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IPO项目——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预路演活动正式启动。这家中国最大、全球第六大商业银行的招股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如果机构投资者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机制),工行最终将发行149.5亿A股、407亿H股的新股,总融资额达200亿美元。工行将首次实现“A+H”同步上市,市场冻结资金可能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事实上,工行已经被迫不及待的机构投资者团团围住。科威特投资局已经向工行预订了56…  相似文献   

18.
曹中铭 《董事会》2014,(5):21-21
正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往往都是"狮子大开口",丝毫不顾及投资者的感受与市场的承受能力。一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简直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圈钱"。因此,有必要对创业板公司的再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9.
何菲 《IT经理世界》2014,(18):28-30
正百度轻应用的野心是成为用户的个人贴身助理,一年中,从轻应用到直达号,中国平安的尝鲜给百度带来了哪些启发?中国平安正加速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如果在应用商店里搜索"中国平安",你能找到包括平安随行、平安人寿、平安生活等在内的App。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以中国平安冠名的应用。如果你搜索"平安",天下通等应用也会出现在你的视野里。"我们的App上线之前一般都有内测。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我们都是自主开发。"平安直通产险创新业务负责人容  相似文献   

20.
叶檀 《工业会计》2011,(10):19-19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迷信于供求关系的人常常归咎于融资、再融资与货币收紧,这些都不是问题。中国股市不缺钱,缺能够带来回报的好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