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柔性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新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新经济归根到底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 ,因此 ,管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就要变传统管理为以知识的载体———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知识工作者具有不同于以往人才的特点 ,柔性管理就是以知识工作者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的新人力资源管理。她的“柔性”主要体现在柔性的组织结构、柔性的人员流动渠道、柔性的培训考核方式、柔性的激励机制和柔性的企业文化等管理手段和方式上。  相似文献   

2.
大学知识生产能力提升是推进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资源是大学知识生产的基础,大学知识生产资源获取路径存在学术、市场和行政的三维场域分化。通过资源有效利用而培养能力是大学知识生产的最终目标,大学知识生产能力表征框架表现为输入性与输出性能力、学术探究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坐标,评价场域分化决定了大学知识生产能力测度标准的多维特性。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是在遵循场域分化和各要素矛盾运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稳固基础、融合共生、优势转化等战略的主观选择及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3.
浅谈“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世根  何崇中 《经济师》2002,(4):229-230
柔性管理是作为对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继承与发展 ,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文章论述了柔性管理的具体内涵 ,指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以知识品性与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组织的核心,而传统的科层制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大学自治的理想追求和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丰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广泛现存的科层制组织提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思路和策略,将有助于更新组织观念、提高大学学术生产力,促进知识创新和学习型高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知识经济将主导地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不再单纯是经济实力与产品的竞争,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积极性与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的竞争。因为掌握现代知识、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本”。为此,企业应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建立以激励为主的柔性管理模式。一、“柔性”管理的基本内涵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把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不仅关注员工的物质、生理需求,而且关注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它以尊重员工人格、权利为前提;…  相似文献   

6.
柔性管理及其对我国企业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时间  雷鸣 《经济师》2002,(6):163-164
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 ,在人类进入2 1世纪后 ,柔性管理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它以“人性化”为标志 ,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 ,实现知识由隐到显的转化 ,创造竞争优势。对于我国企业界来说 ,柔性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适应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国家视域下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看,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多数”,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教研室为标志的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已不适应创新型大学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权力下放,彰显学术权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原则,以“两委会”和学科长为具体形式,构建新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提高地方大学的学术生产力和服务地方的能力,是地方大学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和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组织的变革及其现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行政组织的变迁根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更替。传统的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产生的公共行政组织, 是一种“规制型行政组织”, 或称“科层制”。科层组织或规制型公共行政组织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随着组织生存环境的变化, 传统上的以科层制为特征的公共行政组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的公共行政组织。公共行政组织变革一个基本趋势, 是组织越来越趋向于“柔性化”, 即灵活精干的柔性组织正逐步在取代标准化的刚性组织。伴随着柔性化生产方式产生的公共行政组织形式, 正是信息时代本身的组织需求所决定的。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趋向为我国公共行政组织改革指明了方向。公共行政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现有改革框架内是无法得到很好解决的。我们需要探讨新的公共行政组织模式, 导入市场机制可能就是一种有效地克服和解决我们当前所遇到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柔性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造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的革命性变革使得制造商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柔性已经成为了制造商在动态环境条件下获取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基础要素之一。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柔性的内涵,认为知识是决定柔性的关键要素,而知识管理是提高制造商柔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了知识管理对制造商柔性提高的作用机制,指出了为实现柔性提高的知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对人的精神世界改造和知识技能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其学术知识与生产力存在内在的密切关系。文章从三个角度揭示了高等教育通过知识渗透与转化对生产力的影响,分析了大学学术知识与潜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的内在一致性,发现学术活动生产和创造知识成果,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知识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为物质生产服务。而大学学术活动的知识贡献和知识本身的生产率决定于学术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文中被称为学术生产力;其外在表现为人或物化的知识载体。  相似文献   

11.
老子“守柔”思想与现代柔性化管理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沁悦 《经济师》2006,(7):19-20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守柔”思想与现代柔性化管理思想具有非常强的相似性,古代的智慧在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因、目标、方式、准则和要求方面得到了一一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与柔性生产相适应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柔性生产是现代生产模式的主流方向,柔性生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柔性管理。基于柔性生产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柔性管理的特点和功能,从思想、组织、方法、手段、人才等方面探讨了柔性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创新原本是现代大学的天然功能和使命,但现行大学管理体制中的一些因素却遮蔽了这种天然功能,突出体现在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和集权化倾向,具体表现为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行政化、高校人员结构行政化、评价和激励机制扭曲化等。要发挥大学的创新功能,就必须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在管理理念上以“学术主导”代替“行政主导”,在举措上逐步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实现大学管理的职业化,构建多层次管理体系,打破权力集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成立各级各类专家委员会,以院系为本,赋予院系在教师评聘上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董菁 《时代经贸》2010,(16):85-8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同步化进程加速,知识更新的频率也不断提高,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智力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也凸现出来,如何应对充满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需要组织对“人”这个最重要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本文在对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柔性管理在学习型组织中的具体实施对措。  相似文献   

15.
杨和平 《经济师》2008,(11):106-107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按照现代大学是社会的人才培养机构和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来构建、明晰产权关系,建立有限责任制度,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保护学术自由和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现代大学以学术创新的方式,服务于国家目的和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创建与其内设学术组织建设是一个高度协同的过程。我国大学内设学术组织按其发展轨迹可分为基本构架期、起步发展期和高速发展与高度分化期,各发展期的内设学术组织具有共性特点。通过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内设学术组织的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研究型大学内设学术组织的共性特点,并对这5所大学内设学术组织的个性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内设学术组织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柔性”的内涵及其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京淑  刘力  韩凤 《经济地理》2003,23(5):582-586
“柔性”已成为象征后福特主义时代新生产方式的代名词。对柔性及其空间影响、空间结构的研究,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主流。文章试图以柔性为主线来理解现代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进而探索现代经济地域空间特别是产业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为此,首先回顾了柔性研究兴起的理论背景,并对柔性的内涵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整理了经济地理学在对柔性的空间实现形式的研究中所取得的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的理论发现。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任锋 《开放时代》2021,(2):61-74
钱穆在晚年积其一生学思,透过《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来接续中国学术传统注重通学通人的精神旨趣,对于宗教、哲学、科学、史学、政治学、文学等现代分科进行了系统性反思.他的学术“论衡”在现代立国关怀的意识驱动下,强调学术文化传统的独立对于政治体构建的奠基意义,提倡以吸收性精神会通、提摄、转化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学术成就,“会通为体,分别为用”,目的在于兼顾大群社会的公义共识与智识支撑.这是其“论衡”的义理指向,也与前期《政学私言》的家言论旨遥相呼应.在会通与分别的体用关系中追求新学术和新境界,这个展望在钱穆自身学术演进中也显现出理路的曲折精微,为今人“接着讲”提供了丰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向阳 《经济评论》2007,144(2):125-127,152
企业边界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交易成本观以经济行为者的“实质理性”、“投机行为”为基本假设,围绕治理成本最小化来解释企业边界的确定;而组织能力观则以经济行为者的“程序理性”、“知识基础的不同”为基本假设,围绕生产价值最大化来解释企业边界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三角”强调的是教育、研究和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大学是核心。从知识三角的视角,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形成机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进行归纳梳理,构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