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企业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经营机制,这一改革对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对漳州市180家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承包的调查情况看,由于承包经营经验不足,管理不善,暴露出效益、资金上的一些问题。因此,如何针对第一轮承包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发挥信贷作用,促进企业搞好新一轮承包,是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在南平市选择了11户重点国营工业企业,对承包经营责任制进行了一次调查,经调查了解到,企业承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基数偏高,影响合同签约。 从调查的情况,由于合同签约前价格因素、市场情况和企业吊滞资金等问题均未考虑。因此,测算的企业承包基数偏高。影响了合同签约。  相似文献   

3.
韩铭珊  田田 《新金融》1991,(6):25-27
从第一轮企业承包经营的实践看,承包经营责任制比较适应我国企业的基本素质、生产力发展和管理水平,因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目前仍很不完善,其中有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企业和银行的资金活动上.亟需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4.
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理解。 一、会计人员,首先是总会计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在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过程中,总会计师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测算承包基数、测定目标效益、安排具体措施,都要靠总会计师去组织,所以对会计工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根据中央1988年深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目标,以落实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深化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同  相似文献   

5.
<正> 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贯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好形式。福州市已实现预算内国营企业百分之百承包,承包经营由点到面,由大企业向小企业,由盈利企业向亏损企业全面推开。由于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企业改革的新生事物,缺乏经验,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上海冶金企业自1988年4月开始实行以“行业总包,各厂分包,统一清算,分户上交”为主要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了检查和考核企业承包目标的完成情况,每年年初,企业都要接受承包审计。该项审计可由国家审计机关、企业主管局审计机构或社会审计组织来厂进行。我厂迄今已进行了四次,其中三次是由社会审计组织来厂审计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两权分离为主线,进行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尝试,承包经营责任制就是这一改革的主要形式。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但是,它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发展商品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微观基础的塑造问题,所以难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只有进行企业内部结构的改革,对所有、占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普遍推行承包、租赁等经营责任制,经营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因而对银行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以我市集体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例,其承包特点是: 1.承包时间由短转长。各项承包指标由一年变为四年,这样承包企业有了长期奋斗目标,这有助于克服短期行为。 2.内部管理更加完善。企业内部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厂长任期审计制,企业实行目标管理,承包指标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  相似文献   

9.
今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在治理顿整中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意见的通知》中规定要完善企业风险抵押承包,逐步建立风险机制。根据国务院的这个规定,财政部制定了《关于完善全民所有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关财务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在财务上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承包企业应从留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  相似文献   

10.
为继续搞好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笔者结合工作的实践,根据完善承包制的要求,认为在完善企业承包工作中应认真解决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确定承包基数,理顺利益分配关系。 承包基数是承包制的核心,确定得合理与否关系到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经济利益。因此,实行承包必须首先认真解决好承包基  相似文献   

11.
一、国企改革的过去和现在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已在全国普遍推行。宾阳县推行承包租赁经营,始于1984年八月,据统计,至1988年5月实行承包租赁的工商企业占全县总数的57.1%,承包租赁企业全年财政收入计划和产值、销售收入计划数分别占全县该项计划数的37.1%和43.6%。但是,企业实行承包租赁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广,我区承包经营审计已在全区12个县市全面展开。为了搞好承包经营审计,促进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我们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承包前审计,确定合理的承包基数。实行承包经营,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合理的承包基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承包基数的确定,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上年的实绩作为基数,一种是以前三年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14.
要从深化企业改革入手,继续搞好产品结构调整; 深化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积极推行股份制,加速企业兼并; 狠抓节能降耗,挖潜资金潜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企业推行了全员风险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全员风险抵押,不仅可以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而且能够形成企业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在实施风险抵押承包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仍有一些具体问题尚未清楚,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肤浅的看法。一、风险抵押承包的特点全员风险抵押是企业内部承包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特点有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承包经营责任制正在工业企业以及其他许多行业普遍推行。虽然承包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这样一条基本原则:“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从分配角度看,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了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应当看到,承包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期望通过承包促使企业搞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解决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是不够的,还需要解决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或者说解决企业与职工的分配关系。而这正是承包制的内部动力机制。本文试图就企业承包后怎样建立合理而又富有激励机制的内部分配制度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评析制约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若干因素上钢十厂黄慧芳通过几年改革实践,绝大部分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对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等问题。企业在市场上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还受到诸多因...  相似文献   

18.
<正> 承包经营责任制,正在各大中型国营企业中普遍推行。截止1987年9月底,与我部有信贷关系的22家国营机械企业中,已有13户与其主管局及财政部门签订了为期四年的承包合同。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银行资金安全角度看,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纠正企业靠举债支撑产值、隐瞒亏损、虚增利润和不积极处理承包前资金遗留问题以及留利向消费倾斜等短期行为,南平地区工商行陈健提出资金管理应纳入新一轮企业承包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对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就企业承包经营中信贷资金管理的两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企业流动资金管理问题 据调查,企业经营承包合同中,普遍未明确规定补充自有流动资金条款,却明确规定在承包期间出现亏损或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承包上交数额时,要用自有资金垫付。而动用自有流动资金垫付,实际是挪用银行贷款,因为目前企业周转中的流动资金基本上靠银行贷款,自有铺底的资金少了,银行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