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贸易-技术效应"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短期与长期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9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技术效应"对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升级与新技术采用有着正面影响;短期内,贸易自由化通过"贸易-技术效应"机制,引致熟练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上升,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长期而言,"贸易-技术效应"机制使得熟练技术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增加,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贸易-技术效应"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短期与长期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9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技术效应"对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升级与新技术采用有着正面影响;短期内,贸易自由化通过"贸易-技术效应"机制,引致熟练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上升,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长期而言,"贸易-技术效应"机制使得熟练技术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增加,熟练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3.
贸易自由化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戴枫 《世界经济研究》2005,29(10):39-46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贸易自由化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力图验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的结果显示,以基尼系数表示的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以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取滞后期为1时,贸易自由化水平是收入不平等程度的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途径,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贸易的角度去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倾斜政策被普遍认为是沿海和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本文则认为,由于沿海与内陆外向型经济内在发展条件悬殊,贸易自由化对两个区域的影响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就贸易自由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贸易政策的变化对产业集聚有重要影响,而不同区域贸易参与度的差异也直接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继而从区域总体差距、区域差距的部门分解和制造业集聚三个方面,对实施贸易自由化以来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失衡、空间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以来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短暂下挫后持续向上攀升,同时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偏高的失衡、非农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与集聚的特点.本文将地区差距扩大与产业结构失衡、非农产业集聚联系起来,分别计算了1978年~2004年与经修订后1993年~2004年的全国31省、市、自治区与去除三大直辖市后28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化的产业构成,发现:31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持续扩大是第二产业高产值份额与非农产业向少数省市集聚所致,且第二产业高产值份额对地区差距扩大在2000年以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8省、市、自治区的地区差距扩大是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与第二产业空间集聚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运用理论模型推导出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产业内贸易与行业相对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果显示,当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高技术工人相对雇佣量的变化率/产出的变化率)为正时,产业内贸易将会扩大相对工资差距;当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为负时,产业内贸易将会缩小相对工资差距。然后以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为例对该结论进行验证,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为正,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7.
黄伟力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26-29
文章基于协整的VAR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与贸易自由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地区收入不平等、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对于关注参数而言是弱外生变量;(2)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减缓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在短期内却导致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3)经济增长长期内趋于提高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短期的影响方向不确定;(4)地区收入不平等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不是一个含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本文从边际产业内贸易的分析角度对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采用A指数对1992~2008年两国23个主要工业部门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分别采用B指数比率和S指数比率对两国主要工业部门的贸易绩效和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进行测度,最终得到一致结论:中国主要工业部门的贸易绩效整体较好,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相对较小,但仍需进一步改善;"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品"行业调整成本低于"初级产品"和"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制造品"行业;大部分"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品"行业的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等。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速度不一,城乡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同变化。本文通过历史数据研究发现,经济较发达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明显低于经济较落后地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证实: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关系。无论对外贸易,还是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出口和外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趋势,而进口的影响则与出口相反,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趋势。因此,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下,我国各省、市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市场和技术,改善贸易和投资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趋于扩大。据统计,按不变价格计算,1978年上海市与贵州省人均GDP差距为2322元,1994年扩大为7498元;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人均GDP差距由1978年的177元扩大到1994年的1063元。这种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引起了各地区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在1985—1995年间,低收入地区(除广西外)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对水平都在下降,而绝大部分高收入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对水平却在迅速提高。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出现了"好的相对更好,糟的相对更  相似文献   

11.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 is the largest integration effort attempted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f realized, it will create a single market with the free movement of goods, servic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killed labor, and freer movement of capital encompassing nearly 600 million people. This study, a first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full benefits of the AEC, finds that the project could produce gains similar to those resulting from the European Single Market, amounting to 5.3 percent of the region's income. The benefits could be doubled if, as expected, regional integration also leads to new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key external partners. The whole region will share in these gains. There will be mild trade and investment diversion effects for some other countries, but the world will benefit too. Nevertheless, the AEC poses political challenges: the present study finds that the project will imply significant structural adjustments in several ASEAN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对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市场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我国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出口额、外汇衍生品交易量、人民币汇率水平等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发现外汇衍生品市场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同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外汇衍生品交易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我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和分析了我国服务业OFDI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经研究发现:第一,服务业OFDI通过吸收东道国先进技术经验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和避开东道国服务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企业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第二,我国服务业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服务贸易出口的二元边际,具体而言,整体上服务业OFDI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增长4.82%,同时会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第三,我国服务业OFDI"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5.68%和3.52%,而公共服务业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区域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4.97%和3.56%,而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化解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困境和完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very rapi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its dramatic success in world export markets and its heavy receip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ve generated much thought and debate in policy and business circl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paper surveys evidence from research by ADB Institute staff and Visiting Fellows conducted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that sheds light on these issues. The paper examines differences in trade structure between the PRC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finding that the PRC's current structure is closest to that of Korea and Taipei, China in 1990. It also considers changes in market share and finds that the PRC exports are eroding the market share of its regional neighbours in the USA and Japan, particularly in products in which trading partners are most specialised.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FDI diversion from elsewhere in the region to PRC. The trade diversion effects in the US and Japan are offset however by strong trade creation as the rapid growth in PRC leads to a substantial rise in its imports.
The paper surveys the projections of models that demonstrate the gains in greater trade and income for the region from closer trade links with the PRC. The broad conclusion that emerges is that whilst there may be risks to individual sectors in all countries concerned,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that is emerging is mutually beneficial, provided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representing the PRC's regional partners respond effectively to the adjustment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面对贸易壁垒时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创新意愿,即中国企业具有显著外向需求型技术创新特征,但这种技术创新的激励受到技术壁垒设置国所占市场份额的约束。进、出口国双边产业结构的替代或互补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激励,进而发现外国企业通过技术垄断抑制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最后,在贸易壁垒下的中国技术进步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我国2000—2010年26省市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对国内研发、技术转移和国外技术溢出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同时,考虑到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又把26个省市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考察各区域的创新绩效。研究发现,本国科研人员投入及技术转移对技术发明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科研人员投入等本国要素及FDI、出口贸易等国外因素则对产业创新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各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国内研发等要素投入对高收入地区的技术创新促进性作用比较明显,而FDI等因素对低收入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均产生明显的积极效应。因此需要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国东部地区 11 省市 1990~2008 的平衡面板数据,文章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文章的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收入不平等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 FDI 存量的增加,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 U 型趋势.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显著...  相似文献   

18.
加工贸易与地区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本文利用1997~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加工贸易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证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加工贸易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工贸易活动主要通过增加GDP和就业影响收入差距。可以通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产业,并建立若干集零部件生产和加工装配于一体的专业的出口加工区,实现零部件的本地化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首先证实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收敛的趋势,中部地区的市场整合程度高于东、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bootstrap面板因果检验按东、中、西3个区域面板重点分析个体省份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市场分割有助于省域经济增长,不同区域均存在对外贸易替代区际贸易的倾向。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缺乏经济发展反哺对外贸易的循环机制,内陆部分省份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自然外溢。地区市场分割或整合是区域异质性下地方政府的人为策略。为了加快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避免区域"马太效应"的扩大,应促使东部地区率先打破市场分割,中部地区的崛起也对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12年的行业收入及其相关因素的截面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在控制行业特征的情况下研究人力资本特征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垄断依然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②受教育程度对行业工资回报有着很强的正向影响;③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④我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在高收入行业中男性的比例要大于女性,而女性要进入高收入行业必须要有着更高的学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