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下压等原因,国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往往超过国际市场。同时还由于农业补贴的"黄箱",也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低下等问题。如何减少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并形成一套防控机制来应对风险,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开出了良方。搭建市场、生产者、消费者三者关联的信息流通渠道及监测系统,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农产品价格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现在政府对农民养猪给了经济上的补贴,大大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积傲性,人们也普遍认为,养猪是一个赚钱的项目,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还是高兴不起来,原因如下: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疾病的难防难控;养殖技术的缺乏;养殖资金的不足;养殖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每一个农民兄弟。  相似文献   

3.
拓宽发展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行改革20多年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依靠勤劳和智慧,努力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总体收入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明显趋缓的态势,主要表现在:部分农产品在告别短缺之后,供给过剩,价格持续低迷;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日渐增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农民增收渠道减少;部分地区农民对合理的税费负担仍然感到难以重负,等等,不少农民都在感叹如今的地难种,钱难挣,那么,农民增收难,究竟难在何处?农村要改革,农业要发展。农民要生存,出路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增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风险更加凸出。在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情况下,农产品产量增加将与农民增收激烈冲突(柯炳生,1993),我国1985-2003年出现了粮食增产但农民不增收的情况(高帆,2006)。主要原因是农民缺乏农产品市场信息,因此种植决策只能参考上一年产品的出售价格或种植时产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几年农业投资不断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价格体制约束 粮食价格“双轨制”在短缺压力下产生的行政干预和价格扭曲,削弱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损害了农民的既得利益,从而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双轨制”在近几年来粮食供求关系再度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国家需要,“合同定购”所带有的行政强制因素日益明显。实际上形成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重新垄断。在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农民外出就业机会减少,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将面临极大挑战.近日,江西省宜春市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市部分富裕村(组)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要棉产区棉花生产滑坡0的原因及对策王庆功,刘法力一、棉花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植棉比较效益低,棉农收益下降棉花是高商品率的产品。因此,棉花的价格直接影响棉农的植棉收益。而植棉收益是决定农民植棉意向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棉农的植棉投入不断提高,而...  相似文献   

8.
农村耕地撂荒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耕地撂荒的原因及其对策王德芳,李梅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非农就业门路不断增加,而对土地的依赖性愈趋下降,加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猛涨,假劣产品多,以及卖粮难等等原因,使农村到处出现了程度不同、方式不一的耕地撂荒现象。据调查,有30...  相似文献   

9.
化肥求解     
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的价格不仅牵动着大大小小化肥企业的神经,牵动着每一个流通环节的神经,更牵动着8亿农民的神经。 它更像一个关系到每个人菜篮子的价格信号。因为化肥价格的每一次波动,最终都会经由种种环节,刺激着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脉搏。在我国人口逐年递增、农村劳动力不断缩减、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以及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化肥的价格更显得异常敏感。  相似文献   

10.
自今年4月以来,岚皋县同全国一样,猪肉价格轮番上涨(剔骨后腿肉由每500克7元涨到14元),究其原因何在呢?就此,我们对岚皋县猪肉价格上涨原因进行了专题调查。经调查发现:除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生猪饲养成本上升、疫病造成存栏量减少以及去年生猪价格严重偏低挫伤了农民养猪积极性这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也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目前的生猪养殖现状使然。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府怎样利用价格杠杆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胡树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农业生产经常会发生波动,农业生产十分不稳定,农民的收入也随着变化,农民的利益不断遭受损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折,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也会发生动...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形式。而商品的“价格差”又是参与市场活动的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那么,农民经商该如何利用市场的“价格差”呢?一、季节性价格差季节性强的商品,如各种农副产品,在生产的旺季常常也是供应的高峰期,由于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必然要偏低,而在生产的淡季,市场供应减少,其价格自然会升高。这样,同一种商品在旺季与淡季之间就存在一个季节性价格差。如果采取有效办法“错季”上市,就能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农民可采取“旺储淡供”或进行加工转化的方式,促使季节性商品增值,以从中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13.
对粮棉油产品成本、价格、效益的分析冯明近两年,江苏省盐城市粮棉油生产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家提高了粮棉油的定购价格,市场价又高于定购价,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提高了种植粮棉油的积极性。但是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来刺激农民种植粮棉油积极性是...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以来,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別是在放开农副产品价格而粮食收购价却在1984年下降10%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受到了“冲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多种离心作用而下降。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笔者最近对四川万县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表现、原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增收三岔口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在财产性收入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农民收入变化趋势正处在一个岔路口:增加?持平?减少?  相似文献   

16.
谁是受益者     
年初以来,猪肉、粮食等价格大幅上涨,但是,最新调查显示,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惠。而且由于粮食深加工产品(如食用油)价格上涨,农民利益反而受损。原因在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盼国家的惠农政策不要变。在2006年农业税全免的政策影响下,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民陆续返乡承包责任田,并加大科技、资金方面的投入,种粮农民希望国家的惠农政策不要变,使他们真正在“减负、松绑、放活”的政策下获得一个好收成。二盼农资价格降下来。2005年,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让粮食直补等带给农民的实惠打了折扣,农民对此颇为不满。农民的想法很简单:种地没有赚头绝对不干“,功夫总不能白搭在地里,一年到头总不能只落个填饱肚皮”!为此,他们希望农资价格降下来,减少粮食种植成本。三盼金融政策宣传深入农村基层。农民朋友希…  相似文献   

18.
规避定单农业违约行为的期权和期货套期保值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订单农业违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期权理论,让农民付一定的保险金购买看跌期权,增加农民违约成本,规避农民违约行为,并利用套期保值转移企业价格风险.减少其由于价格的不利因素而导致违约行为的发生,减少企业主观违约动机.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比较分析陈汉圣,吕涛编译粗观世界农业政策,就会发现许多非常奇怪的现象。例如,美国政府补助农民减少谷物的生产,而欧洲经济共同体却补贴农民生产更多的谷物,日本农民生产稻米得到的价格是世界价格的三倍,1985年,欧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增加对农民的贷款投入,农民信用观念也逐渐增强,但农民贷款难现象仍然未得到彻底解决。那么农民贷款难,到底难在何处?应该如何采取对策,破解农民贷款难这一实际问题呢?笔者认为农民贷款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手续繁琐,导致农民贷款难。由于手续繁琐,使许多农民放弃了贷款的念头。农民贷一笔款,有的要先向小组申请、村委签字盖章,然后才能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在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办理一笔贷款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而村干部和信用社的领导不可能天天在办公室守候,不少农民贷一笔款要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