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海派商业文化二十多年来,特别近十年,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上,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果。海纳百川、中西融合的特点越来越突现。表现在:商业管理文化更具有魅力,商业营销文化更走向现代,商业环境文化更展现风采,商业服务文化更体现诚信,商业人才文化更显示品位。海派商业文化建设,推出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海派商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被看作是海派文化的精髓,当我们在谈论具有商业特征的上海橱窗时,这种文化依然起着主导的作用.橱窗是商业的表现,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流露.  相似文献   

3.
上海海派商业文化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在理论与实残的结合上、在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上,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果。海纳百川、中西融合的特点起来趟凸现。表现在:商业管理文化更具有魅力商业营销文化更走向现代,商业环境文化更展现风采,商业服务文化更体现诚信,商业人才文化更显示品位。海派商业文化建设,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海派商业文化的内涵。商圈文化是在商业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围绕商圈经济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商圈特色的文化。其主要的特征是:商圈文化与社区文化的结合;商圈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商圈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商圈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反映了商圈所在地区的风俗民情和地区的品格品位。推进商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圈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进了地区经济、地区文化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了上海打造更新、更浓、更亮丽的海派商业文化,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会展产业: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全新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会展产业是商品流通服务业在现代发展的结果,它提供的服务目的在于缩短商品供求之间的社会性距离,从而创造价值和利润;它不是单纯地从商品本身的意义上来推介商品,而是更注重推介一种商品所内含的、或与之相联系的需要消费者去认同和体验的文化价值,是以这种商品为载体、为符号的一种审美情趣,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消费理念;会展的功能最集中地体现了现代体验式消费经济的特征,会展产业是体验经济时代特有的产业,是现代流通服务业在这个经济时代的全新拓展.  相似文献   

5.
商业文化差异对商业伦理的影响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曾几何时,"诚信"、"商业伦理"这类词语已经悄悄潜入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之中.这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事件.在他律方面,企业有法律与制度的约束;在自律方面,诚信问题的实质在于文化.商业文化的差异会对诚信、商业伦理行为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活力,就在身边,走上街市,体验消费就能感受. 黄浦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窗口,创新的律动,在南京路、淮海路,在创意园区的体验消费中,让人格外惊艳,产生非体验一下过把瘾的冲动. 索尼专卖店的体验营销也讲科技创新 让人体验科技创新带来生活新乐趣 商场里也能在“一流的跑道上”风驰电掣,开“豪华赛车”,更能幻想成真地在天空追星逐月,任性“飞翔”,这不是神话,而是淮海路上索尼产品专卖店的现场“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7.
2010上海世博会,至今让人难说再见,以博兴市7000万人流争看世博会盛况,是城市的骄傲,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造就城市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深度体验乐活文化从商业博物馆找乐趣.这也给上海商业小微博物馆带来新生机,以博说商,以博营商,以博兴商的特色展馆,纷纷掀起,一个商旅文结合全新的展馆文博营销的新时代进入了创新营销的进行时.  相似文献   

8.
静安心     
王国平 《上海商业》2014,(12):20-23
静心…… 安心…… 静安心…… 静安是上海中心城区,以拥有1800年历史的静安寺而得名,面积7.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8万。昔日的静安曾是“冒险家的乐园”、海派文化发源地之一。今日的静安已打造成上海国际购物的标志性地区、上海国际商务的核心地区、上海国际文化的时尚地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示范地区,并成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品位商业商务区、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曾几何时,“诚信”、“商业伦理”这类词语已经悄悄潜入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之中。这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事件。在他律方面,企业有法律与制度的约束;在自律方面,诚信问题的实质在于文化。商业文化的差异会对诚信、商业伦理行为有巨大影响。二、中  相似文献   

10.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就上海商业面临的新起点、新机遇、新要求展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探讨。我从三个方面来讲:对上海商业创新的简析我的感觉是上海具有创新形态与模式的商业项目出现过不少,这是因为:从上海商业创新的文化基础来看,上海的城市发展一直与海外文化长期保持同步共振。上海近代、现代、当代无不渗  相似文献   

11.
海派美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内容,上海世博会期间海派美食的成功推介对本届世博会成功举办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认为,首先要从文化的角度介绍海派美食,它包括了受到上海食客青睐的各个菜系,具有海派文化的主要特点;其次,还要重视海派美食英文菜单的翻译,要在了解菜单英译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海派菜单英译的对策,以有利于海派美食的推介.  相似文献   

12.
晓君 《商业企业》2020,(1):34-36
上海市特色商业街区承载着老百姓的生活与娱乐,体现了城市的风貌与品位,不仅含有以新消费、新体验给老商街带去新活力的知名街区,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商圈商街的新时尚、新活跃因子。他们代表着一批展现工匠精神,凸显前店后厂、融合本土生活场景的特色主题街区,也融合着购物、美食、休闲、文化、旅游等多重体验,深受大家的喜爱与欢迎。本刊从2020第一期始开设《特色商业街区》栏目,系列报道已评选出来的上海特色商业街区,配合市商务委依托上海购物节、大众点评等平台的集中宣传,展示上海特色商业街区的地标风貌。  相似文献   

13.
谢琳  孟一坤 《江苏商论》2012,(7):152-155
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孕育了传统海派文化,而后者也反作用于前者,但这种文化和经济相互作用具有历史局限性。世博会使传统海派文化更新为后世博文化,以城市生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崇尚科技的精神;志愿者文化和世界城市的胸襟;以及全体市民积极扮演主角为主要特征。上海正面临率先实现转型的严峻挑战,而后世博海派文化正将在上海经济转型的进程中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宏观     
《三联竞争力》2002,(2):7-7
上海应该保留一部分的老房子,这对上海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不同商业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利无弊。尽管上海边缘的老城区几乎已被拆除殆尽,但市中心保留下来的上海特色的老房子代表着一种生活质量,并将在未来与香港和北京的竞争中成为标志。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在“文化”一词前加个定语“中国”,就是中国文化,依次推断,在上海就形成“海派文化”,在企业就形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价值理念、目标使命及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管理方式,其中心是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就是一种集体认同的习惯,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是一项活动课程,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在体验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将体验教育融合于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使教学氛围与学生文化体验相结合;注重语言的交流功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使课外活动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爱每个学生,促其主动争取成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体验、去交流、去感知、去积累、去体会、去发现、去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王璐潞 《商》2014,(48):117-117
海派作家笔下的都市想象是纷繁复杂的,有以张资平为代表的对都市爱情的向往渴望,里面的三角恋、四角恋都是个人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的宣泄;有以施蛰存刘呐欧的对上海商业文化的慕求与都市节奏的追捧,街道,舞厅,剧院,酒吧,跑马场都是他寻找刺激的重要场所;有以张爱玲为主导的个人世俗心态的刻画,只关注自身发展的好坏,对整个社会冷眼旁观,永远都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时代,就在这繁华,浮躁,冷漠,空虚的都市里,都市想象一直在进行着,它重建与塑造着“上海文化”。  相似文献   

18.
人物     
《市场周刊》2010,(3):8-8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的表达、传承载体。没有上海话的海派文化是难以想象的。作为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自觉。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但是.由于独特的历史原因.上海话所遭受到的磨损也是让人唏嘘不已的。很多人为之感到担忧,这当然是有理由的。钱乃荣教授的上海方言研究备受关注.周立波先生的海派清口备受欢迎,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缓释了大家内心深处的一份担忧。毕竟.建设海派文化需从保护上海话做起。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2010上海世博会,至今让人难说再见,以博兴市7000万人流争看世博会盛况,是城市的骄傲,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造就城市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深度体验乐活文化从商业博物馆找乐趣。这也给上海商业小微博物馆带来新生机,以博说商,以博营商,以博兴商的特色展馆,纷纷掀起,一个商旅文结合全新的展馆文博营销的新时代进入了创新营销的进行时。  相似文献   

20.
《上海商业》2006,(4):8-9
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业态,就国际而言,进入我国要迟四、五十年,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尤其是上海,已居全国领先地位,购物中心的发展,是商业零售的一场革命,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购物中心的发展,冲击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模式,提升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可以说,在人们对生活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后,去购物中心消费已经成了人们的首选,去购物中心消费不仅是一种休闲、一种快乐,更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