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前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走上复苏的道路上,本文拟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出发,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分析我国中小银行在提供融资时面临的障碍,以及中小银行在产品创新上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可行性,找出发展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创新之道,利用中小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准确定位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角色和着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6—2016年中小企业板数据,结合经济换挡背景,考察政府干预异质性作用下,中小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小银行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受政府干预的影响,该支持效应主要集中于国有及弱政府干预地区民营中小企业。源于政府干预的异质性特征,相比经济换挡前,换挡期中小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更为显著,且上述效应主要集中于民营及弱政府干预地区国有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发展中小银行能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业规模结构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较少,而且随着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银行信贷之间的差异随之缩小。这表明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为促进中小银行发展,应该鼓励创新银行监管方式,放宽业务准入限制,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中小银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作用不断提高,但融资困难,为此需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本文通过对中小银行发展所面临种种困境的分析,探讨中小银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小银行比较优势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丽华 《企业经济》2004,(1):168-169
发展中小企业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其发展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银行业的高度垄断和中小银行信贷主体的缺位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符合“小银行优势”假说,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从长期来看,构建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我们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信贷困境始终困扰着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本文选取中国各地区1999年-2007年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具体考察了银行业规模结构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更少、期限结构更短。同时,研究发现随着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银行信贷的差异随之缩小。这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扩大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增强创新意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难,融资渠道少是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虽然我国政府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设立专项基金、提供信用担保、建立投资基金、设立证券市场、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方式,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能通过这些方式取得资金支持是非常困难的,况且这些融资方式的实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近期内是难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大多数国家遭受重创,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我国金融业尤其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总体表现良好。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与国外同业的差距,尤其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不同类型银行市场定位仍不明确,使得本就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这已经严重影响到银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揭示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探讨我国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借以对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纪鹏 《英才》2013,(4):29-29
中小银行上市,通过他们再向其他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外围经济下滑、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存压力和挑战。其中,"融资难"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被形象地称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紧箍咒"。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摆脱此咒,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笔者看来,若在以下两方面双管齐下,有助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论创业企业融资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光敏  张雪琼 《企业经济》2006,(10):143-145
如何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创业企业资质差、我国金融结构发展不对称、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创业企业融资难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创业企业应提升企业资质、发展中小银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然而其融资难问题却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寿命短、资信度低等原因,其很难得到大型金融机构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青睐,又很难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直接融资,其资金缺口成了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小银行的发展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特殊的优势,相信随着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填  相似文献   

12.
从资产负债表中挖掘现金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如何应对现金流的匮乏又一次成为世界性的企业问题。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出口外需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诸多方面原因也使得企业现金流问题日益凸显,于是乎,对于创业板上市、中小银行信贷、非正规金融等融资手段的研究日益增多,似乎外部融资成了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的唯一途径。事实上,...  相似文献   

13.
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应而产生的天然密切联系。但目前中小银行所处的发展环境却不容乐观。本文从中小银行自身应采取的改革策略和积极寻求宏观政策的支持两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了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大型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而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与交易成本相对对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洪增林  李微山 《价值工程》2011,30(25):117-118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复杂性。从街区经济的视角,分析了街区经济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引入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联保贷款融资、商圈担保融资、经营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融资模式,以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和海纳汽配城融资为例进行分析,为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与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程 《企业经济》2012,(2):168-17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分析,提出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总体思路,进而完善由政府支持体系、间接融资体系、直接融资体系和信用服务体系有机组成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从而更有效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简单分析,指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从政策体制、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几个角度出发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建议,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实践经验为立足点,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中小企业融资操作难、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与此同时,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分析,以此为根据,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式选择建议,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做好融资方式选择,促进融资管理,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最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有五个特点,即:以直接融资为主要方式;政府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完善的信贷体系;多样化的融资途径;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对比中美两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差异发现,银行融资体系的不同直接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比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更困难的事实。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对策建议为: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积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