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审计事业中各有其特定的地位与作用.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与审计目标、适用准则与审计技术等方面的比较,厘清两者的本质区别,以求两者并行不悖地得以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计算机审计的内涵与外延必将得以深入与拓展,而成功地开展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则是我国审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起步伊始的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应当多方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追踪国际惯例,并针对国情提出发展对策.当务之急,是制定切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会计信息(电算化会计系统)取代手工系统对审计方法有很大影响,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在审计实务中,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间接审计,二是直接审计,三是计算机辅助审计。 所谓间接审计,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进行比较、检验、分析,从而达到审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实际上间接审计绕过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因为审计人员并不了解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而只能采用这种过渡的方法。可见间接审计仍属于手工审计的范畴。此方法并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审计事业中各有其特定的地位与作用。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与审计目标、适用准则与审计技术等方面的比较,厘清两者的本质区别,以求两者并行不悖地得以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计算机审计的内涵与外延必将得以深入与拓展,而成功地开展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则是我国审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起步伊始的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应当多方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追踪国际惯例,并针对国情提出发展对策。当务之急,是制定切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4.
浅谈计算机审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手工审计相对应的。传统手工审计是指在手工操作下对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的审计,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电算化审计,即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进行的审计;(2)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电算化),以计算机作为审计工具进行审计。会计电算化及审计自身的发展给传统审计带来一系列影响,审计要适应这种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可借鉴国际上计算机审计模式主要有下述四种。  相似文献   

5.
郑伟 《会计之友》2008,(25):73-74
随着企业ERP的实施,计算机审计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本文在厘清计算机审计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企业ERP环境下如何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计算机审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而受到较多关注.我国信息系统审计缺乏对规范体系的理论研究,而国际上多个审计组织已提出COBIT、GTAG、GAIT、FISCAM、ITIL、BS7799、COSO等一系列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国际准则与指南.结合我国信息系统审计的特点和国际准则的先进思想而构建的基于COBIT的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信息系统控制目标为核心,分为面向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和面向数据的信息系统审计两大范畴.  相似文献   

7.
一、计算机审计的含义 目前,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解释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比如,计算机审计就是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计算机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所做的审计;或者是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将计算机作为审计工具和手段,既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手工信息系统进行的审计,也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等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通过研究环境信息系统与一般信息系统的区别,进而指出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其次指出了发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现阶段所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对深入进行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一直在迅速发展,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渗透,在审计被审单位财务资料的同时,对于产生这些资料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审计人员的角度,分析计算机辅助审计对于信息系统审计方法的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和管理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信息系统审计是建立在传统审计、信息系统管理、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四门学科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因此信息系统审计工作较为复杂,要求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会计、审计知识,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应掌握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等综合知识,对内部控制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不仅缺乏职业信息系统审计师,而且还缺乏对信息系统审计专业人员知识技能相关方面的研究。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我国信息系统审计的前进与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适应信息系统审计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管理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ERP的实施,计算机审计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本文在厘清计算机审计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企业ERP环境下如何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计算机审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审计(CAAT)和信息系统审计(ISA)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在AO中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实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业务领域逐步深入与发展,特别是ERP系统在企业推广实施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审计信息无纸化的趋势越来越快,审计人员如果不能打开被审计单位的电子账,就无法开展审计工作;如果不熟悉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也就不可能进行深入审计;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就谈不上提高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审计是计算机审计的两个发展方向之一.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研究与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关涉内容、详略程度、审计实质和完善程度方面,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大幅完善,以满足社会需求.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发展策略主要有:合理借鉴国外成熟的准则体系,全面设计准则完善方案,科学建立准则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概述 计算机辅助审计不是传统审计的简单扩展,而是传统审计、信息系统管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实用方法的有机结合。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以计算机及相关的信息技术为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一、讨算机审计的涵义及工作流程 (一)计算机审计的涵义。对计算机审计的涵义做这样的概括,是从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法》赋予审计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考虑的。它明确了两点:一是审计被审计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二是审计被审计对象的电子数据。审系统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数据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对象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过程中,其行为的合规合法性。因此,审系统是手段,审数据、验证其合规合法性是目的。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行业出现的这一新情况新工作,其称谓多种多样: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数据审计、计算机系统审计、计算机审计等等。总之,其内涵和外延都还需要审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会计电算化及办公软件的应用推广,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也就成为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针对被审计单位有可能采取的一些计算机作弊手段,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查证和预防方法,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水平,预防审计风险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企业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信息系统的审计,严格来说属于计算机审计的范畴,是指审计人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组织计划审计项目、实施审计,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和有效,并对信息系统对财务数据的影响作出判断或单独提出信息系统审计报告的全过程。在整个连续审计模式中,XBRL信息系统审计是起点,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作为XBRL环境下连续审计模式的一环,与传统的信息系统审计相比在审计对象、内容等方面又有不同之处,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论述,并以此设计XBRL信息系统审计流程。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的情况下,各种组织的日常运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撑,信息系统相关风险和控制已成为各方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满足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我国高校计算机审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借鉴了ISACA模型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应用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一般而言,利用计算机进行的审计和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的审计都称为计算机审计。我国的计算机审计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二十多年来,计算机审计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对象的日益复杂,审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应用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发展。探讨这些应用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