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外管理》2008,(5):58-58
哲理的故事 有个人,他饲养了几只老鼠。这几只老鼠是同类老鼠中的精革,犹如精灵一般。这个人每天喂给老鼠香美的食物,并且热心地给它们擦洗身子。老鼠一病,他就担心异常,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怀。因而老鼠跟他也非常亲密。  相似文献   

2.
值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的人运气好,出生在富贵之家,一出生就像贾宝玉一样嘴里含着玉,有钱就不是问题。但有钱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你本人值不值钱的问题。值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比如你去找一份工作,人家给你开出百万年薪,那就表明你很值钱;如果人家每个月只给你开一千元工资,那就...  相似文献   

3.
赵智敏 《经营者》2002,(3):36-37
<正> 作为经营者,谁都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把企业做大做强,是你一个人或者只是你们领导班子几个人的事情吗?不,绝对不是,你还得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来努力。如果你或者你的企业出现了以下症状: ——你觉得很累,每天都要加班超  相似文献   

4.
闫石 《成功之路》2012,(7):23-23
每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我们一生之中基本上是生活在三个“圈子”当中,第一个是家庭和亲属圈子;第二个是同事圈子;第三个圈子是在社会中结交或接触的各色人等。说白了,生活就是与各种各样的人去打交道。然而,大千世界人与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品德高尚,有的人温文尔雅,有的人老实厚道。相反也有粗俗野蛮,自私自利,甚至是见利忘义、...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2008,(8):5-5
最近,我有机会与几位一线企业家晤面深谈,感悟颇多、最深刻的印象有二: 第一印象是他们在创业二三十年以后,又能跳出自己职业圈子创造出自己的新事业。正如最近小说家王晓方说的:“你要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挤进职业圈子。但是当你要想有所成就时,就要跳出这个职业圈子。”这句话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利益分配 刘积仁(东软集团董事长):一开始,我们几个人确实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每人每月只拿两三百块钱、拼命地干.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后来规模大了一点.人也越来越多。就不能再要求每个人都只讲奉献、人的追求开始产生变化。我认为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内容是利益分配政策,或者说能否真正做到按劳取酬。对公司的员工而言.其实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公司的工资标准有多高.因为你给的工资高,一定还有比你更高的;大家更关心的是在同一个集体利益内如何分配?在这个集体内干得好与干得不好是否有差别?是否真正做到通过能…  相似文献   

7.
修思禹  邱致中  王辉耀  洪新 《英才》2013,(7):109-111
你会无目的交往吗?什么是圈子?并没有人给这两个字标准的定义。网上有句流行语:你的圈子对了,你的人生就对了。有心人还加以总结,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  相似文献   

8.
微语录     
《山东企业管理》2012,(9):23-23
公司经营用好“三个钱包”。第一种钱是现金或资产,第二个钱包是信用,第三个是心理的钱包。做一个好的企业,是要放大第二个钱包,调整么三个钱包,守住第一个钱包。——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看见10只免子,你到底去抓哪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鬼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生活在21世纪的人掌握一门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英语。如何学好英语.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前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其实,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就看它能否完美地与个人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一套方法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话,以后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可能我们都见过类似的情况:有的人整日埋头书案。学得很辛苦,但成绩仍不理想;有的人则懂得“有张有弛”,学得很轻松,而且名列前茅。以下几条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让人一看就明白,老百姓就没意见。您坦率告诉人,我这鞋便宜,可穿一周就坏;等到第九天坏了,买东西的人准觉得值了,绝不会找你"三包"。这也是货真价实。老百姓就怕你宣传产品躲躲闪闪,不说明白,出了问题,准跟你没完。本栏这次刊登的牛奶问题也是如此,说清楚了,老百姓不会找你麻烦。  相似文献   

11.
洪义 《乡镇论坛》2011,(21):48-48
我这里写的故事不是我编的,它来自北宋学者吕南公的笔记。他记的这个人叫陈策,是宋时的建昌南城人。有一天,陈策去集市上买回了一匹骡子。这骡子精壮精壮的,毛色发亮,走起路来四只蹄儿像翻花。喜得陈策连声说,好骡好骡。他就只会说好骡好骡。第一次用这骡子,是要从西城运一些丝绸到他的铺子。伙计将鞍放上骡子的背,想不到骡子突然暴怒起来,上蹿下跳,连鞍都摔在地上,把几个伙计吓了一跳。这骡怎么了?伙计把骡捉住,它就发怒一般暴躁地蹦跳。  相似文献   

12.
民间验房师     
《财会通讯》2006,(7):I0001-I0004
房价不断地上涨,老百姓的口袋也越来越空,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就剩下一套房子。所以说房子已经是人们的命根子了,但是作为一个外行人,你知道你的房子是好还是坏?估计很多人都不清楚,2005年以来,南京房市悄然出现“民间验房师”群体,他们与消费者共同维权,引导房市理性发展,在许多城市引起反响。  相似文献   

13.
你经常会发现你正在放弃,不再授权。这是错的,因为如果你授权,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接着你就会意识到放弃也不是好办法。授权的真正手段是要能够给人以责任、赋予权力,要让他们负起责任,并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报告反馈系统。——汤姆·法默如果什么都要自己干,就不能算是个有才能的管理者。——本山多喜二即使你指定负责的人是第一流的,你也必须让他们知道,你还记得你给了他们什么任务,为了对大家负责,你还要密切地注意着他们的动向。——李·艾柯卡领导者应该承认,个人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一个人若做能力以上或以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3,(10):135-135
柳谷书曾对柳传志说:“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  相似文献   

15.
古古 《乡镇论坛》2008,(12):7-7
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中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这个圈子的共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用一个人所处的圈子来判断这个人。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上,关于串联电路是这样表述的:当一个灯泡坏了,那么,整个线路的电灯就都不亮,所以一旦出事,你无法判断是哪个灯、有几个灯坏了;但是。在并联电路上却不是这样。并联电路上一个灯泡坏了,不会影响其它灯泡,哪。个不亮就是哪个坏了。  相似文献   

17.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形象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家里有一只古壶.据说是爷爷那时候买的。我儿子小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次,壶嘴略有破损。由于年代较久,壶颜色已不鲜艳了,我几次搬家,也觉得安置它极为不便.正好有一天我同事王某来我家串门,好像对这只壶特别感兴趣。我说.“你感兴趣我送给你好了”。王某想了想说:“这样吧.我给你50块钱.如果以后这壶值钱了,你别找我要。”  相似文献   

19.
“圈子”是什么?它是中国人生活的文化,它代表了你的社会地位, 它令你的人脉不断延伸,它可以为你带来滚滚财富。作为商人, “圈子”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圈子”有时会像一个城堡,对外人他不一定开放。外界渴望知道“圈子”里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陈静 《企业文化》2010,(2):54-54
我们应该怎样管理这个企业和国家呢?其实很简单,首先要把企业或者国家当做自己家的事儿来做,也就是遇到事情要问问自己:“这是我家的,我该怎样做?”也就是心思要正。这样就具备了管理企业或者国家的最基本的条件。其次,要想办法把手下的人管住、管好,就是要设计制度(契约),把对方规范好,不论对方心眼儿是好的,还是一般的甚至还是坏的,这都不要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