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照新闻上这个博士生为自己辩解的话,好像自己不假冒伪劣就不能生存似的.照我们来看,这个博士生的行为不叫创业,创业应该是一种创新行为,假冒绝对不是创新.一个人创业肯定不是今天干了明天就准备不干了,创业绝对是一个长期行为,不是短期行为.光这一点,就不符合创业的要求和范围.所以,这个案例中的行为是不属于创业的,如果硬要说他是创业,那绝对是走入了一个误区.创业一定要有大目标,具有长期性,长远打算,创业是一种长期行为,这个博士他不属于创业,只是想通过造假为自己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罢了.……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会计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不健全,是产生企业会计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温床.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防止会计造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财务造假与打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财务造假主体是指策划、组织、指挥、参与和具体实施财务造假行为的有关个人、单位或部门,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追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追逐荣誉、塑造形象.新《会计法》充分体现了制止财务造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主题;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产权制度也有利于制止财务造假.  相似文献   

4.
从事耗材销售工作的吴松向我们介绍了耗材行业存在的高额利润,在假冒耗材500%的利润诱惑面前,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得过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博士生最终落水了.正是这种高额利润的吸引,让这位博士生不顾自己的道德底线,踏出了造假的第一步,最后被质监部门查处,葬送自己的前途.……  相似文献   

5.
网友评论     
造假是一件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试想哪天你在市场上买了一个数码相机,却发现它是假货,那时的心情想必是想对造假者骂不绝口吧.对于网上报道的造假行为,一些网友们也忍不住说出了他们的看法,也许这些网友们的言论有助于我们对于造假的思考.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为达到不同的目的人为进行会计报表造假,调整报表利润,使报表反映的错误信息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被误导而制订出错误决策,破坏了市场运行机制,文章从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造假原因分析、避免会计造假的的对策三个方面重点关注了会计报表造假,强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重视社会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在2009年中期的逐步复苏,未来物价以及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将对企业利润构成显著影响.作为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构件,"存货"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容忽视."原材料存货"的核算是否正确,可谓影响企业集团利润的双刃剑.缺乏诚信的企业常常利用编造虚假资料、随意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存货成本核算不规范、人为调账等方式对存货核算的会计信息造假.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存货核算的会计信息造假进行有效的审核识别,同时采取完善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对存货会计信息造假的查处能力、加大对存货会计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等措施防范存货会计信息造假.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会计环境更加复杂,其中不确定经济项目逐渐增加,会计造假行为频发,会计人员自身的经济活动遭到各种质疑,会计诚信出现危机。会计造假对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出现造假行为主要是因为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治理结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会计人员自身缺乏强烈的诚信意识。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造假行为的防范和治理。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造假,进而详细说明了会计造假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在此提出了一系列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行为的有效措施,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会计造假主体、会计造假动机。会计造假主体可分决策指挥和具体操作,主体不同,处于遣假地位不同。会计造假动机,概括说。就是“利益驱动”,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政治利益驱动和名誉利益驱动。本深入地阐述了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会计造假的根治作用。就《会计法》在明确规定单位责任人为会计责任主体的同时。加大了对造假单位、主要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强化了会计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10.
那位博士说他的假墨粉质量很好,那么真假墨粉到底有何区别?记者为此采访了博士生造假冒用品牌之一的富士施乐公司。让我们来听听富士施乐公司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它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商品市场上,无论是信息对称还是信息不对称都会存在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起监督管理作用的政府部门加大对造假者的惩罚力度可以增加其造假成本,并能够有效降低造假者造假概率.  相似文献   

12.
从黎明股份造假再谈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广泛存在。最近沈阳黎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报表造假案的暴光,再一次警示人们杜绝证券市场虚拟会计信息披露是规范和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首要任务。本以黎明股份造假为案例,分析了会计信息造假屡尽不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会计造假的原因从经济体制层面、会计监管体制与监管力量、会计造假和反造假的利益代价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提出了扼制会计造假的措施:1、弘扬会计职业道德;2、建立独立科学的、有足够权力的内外审计机构;3、强化行政监管和司法惩治;4、讲诚信和硬措施并重等方面采取措施,将会计造假现象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效扼制会计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会计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但是,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盲目乐观,证券市场中尚有一些公司利用各种舞弊手段人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其缺乏客观性和相关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可信度。会计造假严重地扰乱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会计造假行为之所以存在,主要是迫于生存的压力、为造假留有机会与可能,加之企业道德与道德责任弱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会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遏制这种造假之风,就可能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笔者论述了财务报表粉饰的概念及危害,从多个方面阐述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先生在自己创业前是微软的高级程序员.五年的程序员生涯不仅让张先生积累了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更让他开阔了视野.他决心自己开设一家软件代理公司,并迅速取得了成功,他从内心里将此归功于微软.当然,这与他的兢兢业业与诚实经营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他的努力,他所代理的这款软件由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无名之辈迅速成为行业内的重要竞争者之.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好的回报,回报之,他的公司由华东地区代理上升为全国总代理;回报之二,他的公司可以赊货,不用再为不断增长的销售业绩与不断紧张的现金流而担忧.……  相似文献   

17.
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会计造假有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会计与会计造假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会计造假的人为因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是构成会计造假的制度因素。以上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致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而治理会计造假,既要改革制度也要提高人为素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丑闻的不断曝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质疑,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危及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不仅有着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原因,也有现实的基础.因此,要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应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结合深入地分析其原因,才有可能找到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立场的行为.财会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一个立场问题.从财会人员的财会立场特性、影响财会立场的利益因素、财经法规本身因素、操作者能力因素等,明晰会计造假的主根源.会计造假并非财会人员的"专利",会计管理工作应有侧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在各种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利益驱动、融资困难等原因,会计造假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有一定的表现,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核算办法,加强监督力度,狠抓会计诚信建设,避免假账出现.因此,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找出遏制会计造假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是规范会计行为,保护各相关者利益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