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北京平谷大桃、天津沙窝萝卜、山西沁州黄小米、黑龙江五常大米、江西赣南脐橙、陕西洛川苹果等等,各地先后推出一批又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尽管还没出现国际大品牌,却在当地乃至全国有名。当前,打造农业品牌热度空前,有的地方政府成立农投、城投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的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研究包装策划评价农业品牌;有的民间组织、社会团体评估推介农业品牌;一些农批市  相似文献   

2.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畜牧、水产)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农业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决定在全国农业系统组织推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科学遴选。各地应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农耕文化,重点推荐当地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似文献   

3.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畜牧、水产)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农业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决定在全国农业系统组织推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科学遴选。各地应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农耕文化,重点推荐当地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农产品区  相似文献   

4.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畜牧、水产)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农业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决定在全国农业系统组织推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科学遴选。各地应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农耕文化,重点推荐当地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农产品区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苏州市积极探索在有限的耕地空间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模式,通过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单位面积耕地产出效益,实现了苏州农业的产业兴旺和农民的生活富裕。截至2019年8月,全市共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知名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9个,其中以  相似文献   

6.
<正>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附加值!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品牌。农业品牌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品牌强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可以成为一张地方名片、一面产业大旗、一块价值金牌,对地方农业产业振兴、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品牌是信誉的凝结,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农业品牌的重要类型,是准公共产品,在推进农业由增长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江苏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必须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以品牌建设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夯实农业强省建设根基。  相似文献   

8.
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品牌建设的一项内容,对整合地方农产品品牌资源、实现农产品溢价增值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溢价增值不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方面,其包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综合价值也日趋突显。通过总结威县打造"威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经验,得出相应启示,为推动县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农业公用品牌建设是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抓手。文章研究了成功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案例,运用品牌建设的理论研究了农业全产业链、全服务链标准化建设中的经验,发现打造农业公用品牌相比较于打造工业品牌更有难度。为了让品牌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长远发展,完善品牌建设标准化运营机制,形成持续发力的品牌建设格局,牢牢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不断将区域农业公用品牌建设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北京福来战略品牌咨询机构董事长娄向鹏,长期致力于大农业领域战略品牌营销的研究和实践,帮助横县茉莉花、南方黑芝麻集团等一大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实现了品牌与销售的系统提升,推动了中国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品牌革命。打造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年的核心点是什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如何少走弯路?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否符合品牌建设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娄向鹏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我国各地农业品牌快速发展,通过品牌强农兴农越来越成为共识。价值是品牌的灵魂,为了加强规范管理和支持引导,加快对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开展科学评估工作日益迫切、意义重大。如何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本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教授。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阜宁是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全县坚持以产业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品牌强农”计划,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区域品牌和特色品牌建设相结合,积极打造“七彩阜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阜宁大米”“阜宁大糕”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七彩阜宁”母品牌和若干子品牌“抱团发展”,形成以“七彩阜宁”为旗舰的“一县一牌”“一牌多品”模式,整体提升了阜宁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农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无锡市把实施“品牌强农、营销富民”工程作为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聚焦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不断加大农业品牌塑造培育、营销推介和宣传保护力度,农业品牌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阳山水蜜桃、宜兴红(茶)2个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现有部、省两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部、省两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注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5件,全市2个品牌4次入选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务实推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起源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品牌、品牌农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傻傻分不清楚。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农业""品牌"几个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地都在研究、讨论、推进农业领域的品牌建设,但对涉农品牌的叫法却不尽相同:白山市农业品牌推介会举行;福建七举措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四川省贫困地区优质品牌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举办;聊城5农产品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广安:打造人民满意的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宁波象山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东宁黑木耳”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能进一步提高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支撑作用。本文以“东宁黑木耳”公用品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其竞争力为研究目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梳理,以黑木耳种植情况、品牌知名度与品牌形象、品牌建设与管理为切入点,对黑木耳品牌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根据农产品品牌理论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牌监管力度不足、品牌意识淡薄、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东宁黑木耳”公用品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品牌的特殊类型,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产业主体和形象,对保护地方特色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致富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随后,农业农村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并在全国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新  相似文献   

18.
<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引领地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抓手。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高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成为趋势。农产品生产需要土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需要平台。农业展会可以立体宣传和交流农产品信息,全方位展示、宣传、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连云港市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例,研究了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在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更好地建设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两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如火如荼。作为品牌的一种,公用品牌较之于企业品牌并不神秘,且从后者中可借鉴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但现实中公用品牌打造并不尽如人意,不少地方折腾半天最终却铩羽而归,非但没有通过品牌带动当地产品做大做强,顺利突围,还白白浪费大量人财物,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地方经济背上更沉重包袱。笔者研究了农业品牌营销16年,在多年帮政府、企业打造品牌丰富实践中发现,不少地方公用品牌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