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株洲是我国“一五”时期新建的8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实现了由一个县属小镇向新兴重工业城市的跨越。2007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株洲市充分利用这个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长沙、株洲、湘潭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掀开了湖南发展的新篇章,为湖南适应新常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机遇.湘潭作为国内三线城市,是长株潭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件,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湖南区域经济、中部地区甚至全国三线城市的发展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对于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长株潭一体化中株洲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该市在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投入,促进城市旅游各项设施建设、准确定位,设计适宜的城市形象、宣传政策,提高市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政府主导,注重城市旅游营销策略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加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收集整理2015—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百度搜索指数,构建城市网络模型计算分析城市群网络联系,总结揭示城市群网络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层级长期以来并不是以长株潭都市核心圈为较前层级,而是以长沙、株洲衡阳、岳阳常德为前三层级;该城市群网络结构体系已由早期的“一核一中心”转变为“一核多中心”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网络主骨架逐渐由集中变为散开,城市联系中心逐步由一个朝多个演变,总体发展呈现出除核心圈城市外的“新城市”崛起现象;城市群网络骨架变化表现出长株潭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不再单向地指向长株潭核心发展圈,而是进行了多选择、多城市间的多向合作与多维发展,城市与城市间的普遍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整体城市群表现出了具有良性、韧性的结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旅游业已经成为长株洲潭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文章对长株潭地区旅游业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了长株潭旅游产业建设的优势,对长株潭旅游产业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26):25-25
中国建筑千亿造城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6月21日公告称,未来几年将向北京门头沟新城投资500亿元,双方合作范围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公用建筑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棚户区改造及回迁安置房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等。据不完全统计,上市近一年以来,中国建筑已有投资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株洲高新区、西安沣渭新区、西安大明宫项目等地的计划,累计投资金额将超千亿元。  相似文献   

7.
黄萍华 《特区经济》2009,(12):193-194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三个城市的功能存在禀赋差异,因此,可以使得三个城市的功能实现互补,从而可以在功能互补的基础上实现长株潭一体化。本文在研究三个城市的经济、硬件设施、文化等方面的禀赋之后,发现这个三个城市的功能能进行较好的互补,但城市一体化进程一直较为缓慢,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慈英 《北方经济》2011,(14):84-85
一、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提出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正式获批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长株潭城市群以及整个湖南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带动湖南发展的增长极。深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借助区位商法(LQ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沙的商业、旅游、外贸、服务竞争力突出;株洲的规模工业、科技竞争力明显;湘潭的科技竞争力一枝独秀,同时三市的发展也各有其不足之处。据此,文章提出了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借助区位商法(LQ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沙的商业、旅游、外贸、服务竞争力突出;株洲的规模工业、科技竞争力明显:湘潭的科技竞争力一枝独秀,同时三市的发展也各有其不足之处.据此,文章提出了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一体化的建设既是我国中西部城市化建设的大胆尝试,更是湖南经济实现腾飞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浏阳系湖南试行省属县体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县,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26):25-25
中国建筑千亿造城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6月21日公告称,未来几年将向北京门头沟新城投资500亿元,双方合作范围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公用建筑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棚户区改造及回迁安置房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等。据不完全统计,上市近一年以来,中国建筑已有投资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株洲高新区、西安沣渭新区、西安大明宫项目等地的计划,累计投资金额将超千亿元。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地区物流产业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科技和产业》2010,10(4):28-31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已成为实现区域产业增长的重要推速器,其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三市工业化的速度和水平。特别是2007年底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对长株潭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做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推进县域城镇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瑾 《湖南经济》2002,(4):34-3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我国将面临新的一轮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对外开放,也将给我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城市群带来众多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研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本土化运作。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指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经济一体化,而是包括三市所辖各县域在内的经济融合,长株潭城市群不仅指三市,而是包括三市所辖各县的县域及其小城镇所共同组成的城市群;不仅是城市或城镇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还应包括城乡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因此,开展对入世后长株潭城市群的研究,肯定离不开对其…  相似文献   

16.
长株潭“3+5”城市群是以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以90分钟通勤为半径,包括长株潭和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五市在内的城市群,是湖南的城镇密集区域。长株潭“3+5”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八市融城步伐、提升城市群品位,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轨道交通建没是一项规模大、造价高、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招标》2010,(27):35-35
根据《长沙至株洲、湘潭城际铁路可行性研究》,长株潭城际铁路新建正线长度97.5公里,投资估算总额为233.2亿元,由铁道部和湖南省合资建设,工期4年。新建城际铁路以长沙站为中心,衔接株洲、湘潭、益阳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东 《科技和产业》2012,12(2):132-137
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株洲市城市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根据株洲市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城市特色,笔者将株洲市定位为"动力之都",并从营销推广、产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株洲城市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长株潭一体化是是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有着较大的差距。如何促进长株潭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更快、更有效地发展,是湖南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初步探讨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找出长株潭地区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在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阳坤  石守京 《中国老区建设》2010,(12):F0004-F0004
湖北省革命老区随州市,地处鄂北门户,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2000年,设立地级市以来,围绕建设“开放随州、文化随州、特色随州、和谐随州”和打造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总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截至目前,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369.6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311.1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