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沥青混合料与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黏结剂通过两种加工方法混合后的性能。一种加工方法是混合粉末状DCLR和基质沥青,另一种加工方法是混合熔融的DCLR和基质沥青。本文研究了两种制备方法下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差异,以及两种不同掺合料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其结果表明,采用熔融DCLR和基质沥青混合制备DCLR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试验,研究煤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首先,分别采用DCLR和70#基质沥青制备DCLR改性沥青,再采用AC-13级配制备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用以研究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抗水损性能及力学强度指标。通过试验发现,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述3项指标分别提高38.45%、80.15%和93.85%,由此说明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工程路用价值,可以应用于现场工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煤直接液化残渣(DLCR)对沥青材料改性处理,并评价DLCR改性沥青的性能,对比分析了SK-90沥青、DCLR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差异及老化后的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DCLR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和黏度,但其抗低温开裂性能较其他两种沥青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4.
正试验原材料及试样制备该研究以2种废轮胎再生炭黑(未造粒与造粒)对SK-70沥青(物理性能见表1)进行改性,利用高速剪切机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改性沥青试样,制备温度为150℃,搅拌时间为1h,2种废轮胎再生炭黑的掺量均为5%、10%和15%。废轮胎炭黑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未造粒炭黑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物理性能。未造粒炭黑掺量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随着未造粒炭黑掺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正为提高沥青混合料与花岗岩等带有酸性集料的黏附性能,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橡胶、水泥等外加剂来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使改性沥青与集料具有良好的黏结力,克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弱点。通过分析剪切时间和温度、橡胶粉和水泥的掺量,并运用正交试验原理来分析橡胶粉和水泥对沥青的改性性能,寻求橡胶粉和水泥掺量及剪切时间和温度的最佳值,为指导实际施工提供参考。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名称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获奖等级一等奖目前,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面80%以上为沥青路面。在这些沥青路面中,95%以上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时,其温度一般在160℃至180℃之间,橡胶沥青和部分改性沥青的拌和温度更高达190℃以上,不仅需要耗费大量加热燃油,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沥青烟等有害有毒物质。温拌沥青混合料是拌和温度介于热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炉渣集料不同粒径和不同替代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本文选用3档不同粒径炉渣集料,基于马歇尔设计方法开展AC-13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探究了炉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炉渣集料的替代率和粒径对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及性能影响显著。测试得知,掺加适量炉渣集料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与最大弯拉应变,但当替代率大于50%时,稳定度下降明显;炉渣粒径小于4.75mm且替代率小于30%时,稳定性变化不大,但炉渣粒径大于4.75mm且替代率大于30%时,水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试验,对TPS改性剂的特性.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改性剂剂量及TPS改性剂对沥青性能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等内容进行研究,发现15%的改性剂剂量比较合理,改性后的沥青感温性明显下降,高温热稳定性,耐老化性和低温抗裂性显著提高,达到高粘度改性沥青的要求。同时发现添加TPS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等路用性能优良。结果表明TPS改性效果明显,是一种适合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改性剂。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薄层罩面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金陵SBS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选取KB300、KB450、KB402和KB4044种高黏添加剂,通过沥青老化试验、流变学试验、红外光谱试验对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进行研究。试验表明,随着改性剂的加入,复数模量呈现增大趋势,相位角则不断递减,其中KB404与KB402改性剂对沥青的改性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抗剪切变形能力,改善高温性能;通过红外光谱试验可以得到,改性老化后,其羰基指数会有所增加,其中PAV老化增加更为明显。对比研究,金陵SBS+KB402的抗老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微波诱导加热技术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热再生中,开展旧沥青激活及新旧沥青融合试验探究,以烘箱加热技术作为对照组,考虑温度、拌和时间对加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对旧沥青激活效率远高于烘箱加热,同时,温度及拌和时间对迁移量变化规律有较大影响,微波加热技术中的旧沥青迁移量系数是传统烘箱加热迁移量系数的数倍:新旧沥青融合与旧沥青激活规律相似,微波诱导加热技术要好于烘箱加热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厂拌热再生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之一,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经济和环保效益。但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要求比较高,需要专门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设备,会影响使用效率和质量。溶剂型常温改性沥青,主要成分是基质沥青和常温沥青改性剂,其中常温沥青改性剂以从废旧轮胎中提炼出来的甲基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为主。该材料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溶解稀释旧沥青结合料,实现降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效果,具有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松散开裂、疲劳开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沥青器械加热的热工计算关系施工操作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沥青材料优良性能的实现。本文就几种常用沥青器械加热的热工计算展开研究,以期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热工计算技术参考。铺筑或养护公路沥青路面经常面临沥青器械加热的工艺和课题,沥青器械加热的热工计算关系施工操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关系沥青材料优良性能的实现。本文就几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公路路面透层沥青施工技术,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和剪切性能,本文介绍了高渗透性乳化沥青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透层施工采用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通过渗水试验和剪切试验评价了试验路段的性能。结果表明:高渗乳化沥青在性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煤油稀释沥青,施工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试验条件与手段的限制,我国对沥青胶浆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布洛克菲尔德黏度仪和Superpave设计方法中的动态剪切流变仪(DSR),结合唐津高速改扩建沥青混合料应用情况,研究沥青胶浆性能以及胶浆中水泥和纤维对它的路用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水泥后,对胶浆的高温性能没有影响,对胶浆的粘度略有降低,纤维能够显著提高胶浆的高温性能,同时对粘度的影响较大,胶粉改性沥青的粘度大于SBS改性沥青,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唐津高速改扩建工程左幅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正为揭示玄武岩纤维对SMA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首先确定级配优化后的SMA沥青混合料最佳纤维用量,设计三种对比试验:不掺加纤维,掺加木质素纤维,掺加玄武岩纤维,依托小梁弯曲试验及车辙试验,评价SMA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掺加0.15%的纤维可以有效地改善SMA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其中:掺加0.15%的玄武岩纤维对SMA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及高温抗车辙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沥青的老化性能对于其耐久性以及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针对基质沥青以及掺量为10%的炭黑(包括未造粒与造粒)改性沥青(制备温度为150℃,制备时间为1h)分别进行了薄膜烘箱试验(TFOT),压力老化容器(PAV)试验与自然气候老化试验。通过对  相似文献   

17.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末或其他填科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的性质改善而制成的沥青混合物,改性剂是指在沥青中加入天然或人工、有机或无机材料.可熔融、分散在沥青中.改善或提高沥青路面性能的材料。目前道路上使用的改性沥青多指聚合物改性沥青.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8.
<正>安迈ABPHRT型沥青搅拌站能够实现理论上最高100%的RAP添加比例,不需要添加新骨料。ABPHRT型沥青搅拌站涉及诸多技术与创新,尤其是RAH100逆流式干燥滚筒。RAH100逆流式干燥滚筒的温和加热过程可以将物料加热到100摄氏度至130摄氏度。如果需要更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也可以在140摄氏度至160摄氏度的温度下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在工程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早已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应运而生,其材料性能及路用性能在业内得到广泛的研究,并获得普遍认可。相较于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较低的生产和施工温度,在能源节约及减少碳排放等方面效果显著。据相关资料显示,掺加温拌剂后的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温度比普通热拌混合料,特别是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要降低30℃~50℃。  相似文献   

20.
正大量研究表明,将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加入到沥青中,实现沥青的改性,不仅可以为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同时可以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及抗老化性能,使路面颜色更黑,并使路面具有降噪、行车舒适等优良性能。然而,橡胶粉与热沥青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之间还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沥青与橡胶共混后的性能,研究沥青橡胶结合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对结合料的合理设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