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李丽 《金卡工程》2010,14(2):113-11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权作为一项新兴的,正处于发展中的重要权利,其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环境权的法律性质,从而指出环境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把环境权写入宪法有其必要性,并指出我国当前法律对环境权保护的缺陷,通过借鉴外国关于环境权入宪的经验,对我国环境权入宪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2.
谢雨林 《金卡工程》2009,13(5):128-128
本文主要针对作者张震《从民法上的环境权到宪法上的环境权》的研读,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结构分析,对整篇文章从思路和内容上进行了阐述。后笔者从环境权概念、性质、意义及入宪的影响和必要性等几个方面对文章中不足部分做了补充。进深一步论述了环境权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琴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1):152-165
《环境宪章》作为发达国家中第一份规定环境权的宪法性文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法国宪法委员会15年来对《环境宪章》的典型应用为分析对象,发现在合宪性程序确立之前,宪法委员会经由“《海外法国人登记法》案”,确认《环境宪章》的宪法团成员地位;通过“《转基因生物法》案”,全面认可了《环境宪章》规定的权利与义务;通过“碳税案”,强调个人在《环境宪章》应用中的地位。这三个裁决体现了《环境宪章》规定的宪法环境权的“客观价值秩序”性质。在合宪性先决机制确立后,通过“《住房和建筑法》案”,宪法委员会证实了《环境宪章》所载的权利和义务确实可以由个人行使,突出了宪法环境权的“主观权利”性质。宪法委员会用裁决正面回应了学界对《环境宪章》所载权利可诉性的质疑,通过环境权“客观价值秩序”到“主观权利”的展示,稳步推进宪法环境权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虽然宪法委员会通过模糊《环境宪章》价值和目标条款的区别,传递出希望赋予个人《环境宪章》所载所有环境权的信号,但将《环境宪章》作为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向以生物为中心的深层生态学的转折标志,仍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4.
浅谈环境权     
肖寒 《金卡工程》2009,13(11):106-106
环境权作为新兴权利,是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环境权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然而在环境权法律化的进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界对环境权的属性、主体、客体、内容等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因此对环境权这些基本而重大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李祥  施婷 《金卡工程》2009,13(4):131-132
环境权是环境法研究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环境权引起了很多专家的关注,他们对环境权的概念、主体、客体、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环境权的主体范围该如何界定又是研究环境权其他方面所需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对环境权主体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后代人及自然体上,笔者通过对环境权理论的学习认为,环境权的主体仅为自然人个体。  相似文献   

6.
孔曙光 《金卡工程》2010,14(9):204-205
人们对于环境权的讨论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标上过休止符,这一最具挑战性和争议性的话题使其迅速站在世界范围的风口浪尖之上,尚未成型的环境权也促生了多个流派之间的辩论,不难看出人们对于环境权的重视以及环境权所带来的历史意义,但在现实领域中,尤其是在当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环境权真的发挥了它理想中的作用么?环境权真的给国家和群众带来了实惠了么?实则不然,表面的光鲜依旧掩盖不住其内在的脆弱无力。我们不能如同众星捧月般对待环境权,应当透过环境义务为本位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它、对待它。  相似文献   

7.
侯艳丽 《金卡工程》2010,14(1):74-74
传统观点大多强调环境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实践中环境权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从权利配置角度分析,基于环境权与发展权等是相互平等的权利,作出如何在现有制度体系下尽最大程度实现对环境权救济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杨璐畅 《金卡工程》2009,13(4):108-109
在非洲大陆,由于国际公约的发展推动,再加上非洲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权保护的需要等原因,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了环境权入宪,并通过相互建立信息交换制度、通知制度、技术和财政援助制度、协商机制,加强与国际机构和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和发展中的问题。在妥善处理中非贸易中,中国应积极参加多边环境合作,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在对非经贸活动中,尤其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尊重和保护非洲人民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9.
美国法上的宪法环境权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战以后,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美国亦是如此。环境权在美国提出后,在联邦和州层面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联邦和有些州已开始将环境权纳入最高位阶的宪法之中,尽管这些条款的适用和效力还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立足于对美国联邦和各州宪法的考察基础上,选取各州宪法中明确将环境权纳入宪法的文本进行研究。首先是对环境权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作出简要介绍;其次将对联邦层面上环境权条款加以介绍和评论;接着对所选取的研究文本进行分析;最后对美国宪法环境权条款状况作出简要总结,并试探性的总结出一些规律与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列出一些典型的判例作为辅助。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也日益加剧,公民的环境权受到侵害,有关环境问题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我国城市化进程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公民环境权立法现状,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保障公民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11.
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都以草原为同一个客体,必然面临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的法律协调保护的问题。对此作者认为在草原实行禁牧、休牧、轮牧、适度放牧过程中既应考虑保护环境权也应考虑到保障承包经营权。为此,政府应完善财政体制和设立环境税收的制度,对草原承包权和环境权予以协调保护。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我国宪法对生命权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本文针对如何实现生命权的宪法保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刁静玮 《金卡工程》2010,14(8):22-23
迁徙自由作为人身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宪法着力保护的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迁徙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在我国久久未能得到落实。本文通过分析孙志刚案及户口滞婚问题,探究迁徙权不能被最终确认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宪法对自由迁徙权的宪法规范,对如何落实迁徙权提出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事物的集合、过程、质和量的关系看,社会就是人们活动的集合,也是权能的集合.权能包括人权和非人权两个集合.社会的质和量是由人权与非人权两个集合的质之间相互作用而决定的.当非人权的质为排己性时,称该质为社会主义,否则称该质为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是一种因果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同富裕"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论断,均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论环境保护的公民参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在实践中,公民如何真正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参与环境决策还有许多困难.在法律上缺乏具体行使权利的形式、程序及实体权利的规定.本文从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民主原则的理论依据出发,提出我国法律应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环境权具体化和权利实现程序化,并建立公民环境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赵飞寒 《中国外资》2013,(21):183-183
近些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逐渐成为法学领域理论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该项制度正处于初创阶段,制度建设中的理论依据与价值体现需要学界的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7.
宪法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尽管自其制定时就被国家赋予了最高权威,但却不能被运用到一般司法程序中以解决违宪问题,也使得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功能成为空谈。鉴于此,宪法司法化成为当今各国宪法制度的一种共同选择。我国也正致力于宪法司法化的改革,但由于各种阻碍因素一直不见成效。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在我国建立权力机关的违宪审查和一般法院的宪法诉讼相结合的模式是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宪法是十八世纪资产阶博士,主要研究宪法学、法理学;级革命的产物,蕴含了一系列人文精神,如民主法治,权利保障,分权制衡,等等WTO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旨在将立宪主义的各项基本原则运用到政府贸易政策上,将传统上属于国内问题的对外贸易政策宪法化和法治化。由此,WTO也蕴含了诸多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中,个人来文申诉机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个人享有的向国际监督机构提出来文指控有关缔约国的权利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与接受,而且不适用于所有的人权,对个人来文申诉程序的探讨仍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这一程序的可接受性、必要性及重要性等方面作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玲玲 《金卡工程》2008,12(9):53-53
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跨国公司破坏环境、侵犯劳工权益等违反国际人权法的现象也频频发生.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成为一个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规制目前有国内法、国际法及非法律规制三种.本文对此一一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