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中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货币政策帮助中国经济在危机中和金融危机保持稳定而较快的增长。然而与之相随的是物价上涨、通胀压力显现和外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防通胀,保增长的压力较小。  相似文献   

2.
拉大贫富差距、恶化资源配置、货币超发引发的资产价格泡沫、恶性通胀或将激化社会矛盾,这四大通胀后遗症正拷问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增长放缓风险。现阶段,抗通胀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保增长,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诸建芳 《新财富》2011,(9):26-27
伴随2011年7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和美债降级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大行对中国经济关注的焦点发生变化,由抗通胀和保增长的平衡转移到外部因素扰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08年,世界经济正在发生转折,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增长的回落和通货膨胀的抬头,使全球经济增长正面临滞胀的威胁.中国已步入对外开放全面转型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既要保增长又要反通胀.我们必须把"保增长、反通胀、促转型、减震荡"看作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从根本上讲,通胀也是我国经济快速转型和发展中必然伴随的问题,既包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协调出现了问题,也包括整个发展战略转换发生的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应是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7.5%将是我们最低的增长底线当前中国的问题是如何既保经济增长,又抑制通货膨胀。对通胀危险仍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商贸流通业面临着三大任务:第一,抑通胀、保增长。既要抑制通胀,又要保持高幅增长,又是"两难"的选择,必须认真对待;第二,扩内需,保民生。这是一条基本国策,是长期的任务,是商贸流通业的职责,不仅要保需要,还要保质量、保安全、保各阶层的不同需求;第三,转方式,保效益。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要调整发展战略,提高效率,保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连锁超市是中国最早引入的零售业  相似文献   

7.
谢百三 《中国市场》2008,(46):38-39
<正>央行在短短的一月中,再次降低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中国政府已经把"一防(通胀)一保(经济稳定增长)"坚决改为全力以赴防止经济冷却、下滑,全力保住中国经济能在8~9%以上的增长了。  相似文献   

8.
今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是“防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胀”。社会上、学术界有“保增长、还是保物价”这样的争论。许多人感觉当前最重要的是抑制物价,要把经济增长速度适当调整下来。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当前要紧的是防止经济下滑,保持快速增长,而抑制物价上涨则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9.
高善文 《新财富》2011,(7):26-27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回落,终端需求放缓,通胀率高企,经济硬着陆担忧加重。大行分析认为经济增长仍在健康轨道运行,经济放缓持续时间不会太长,相较保增长,抗通胀更为紧要,因此,适度偏紧政策立场将延续。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商贸流通业面临着三大任务:第一,抑通胀、保增长。既要抑制通胀,又要保持高幅增长,又是“两难”的选择,必须认真对待;第二,扩内需,保民生。这是一条基本国策,是长期的任务,是商贸流通业的职责,不仅要保需要,还要保质量、保安全、保各阶层的不同需求;第三,转方式,保效益。  相似文献   

11.
温和通胀有助于经济复苏,但如果在经济反弹前出现严重通胀,中国可能陷入“滞涨”。  相似文献   

12.
吕明 《华商》2012,(1):26-33
2011年中国经济克服了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国内通胀高企等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胀势头得到遏制,GDP增速继续保持较快。2011年的经济成绩来之不易,老百姓希望2012年中国经济能更加注重质量,回归实体经济,让社会各方面都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高善文 《新财富》2011,(1):24-25
经济没有过热迹象,通货膨胀却是一路飙升,2011年,控通胀和保增长似乎缺一不可,在此背景下,大行们从“十二五”规划出发,结合产业升级、中周期繁荣、PMI指数等线索,找寻投资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新财富》2009,(7):32-32
毋庸置疑,各项经济数据都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回暖迹象。这是否就是经济复苏?复苏的驱动力又是什么?伴随经济复苏预期,通胀预期也如约而至。中外大行围绕逡一焦点问题从通胀可持续性、物价水平、热钱流向、经济政策等不同角度展开各自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2008,(33):43-43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日前在“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除了能源通胀、食品通胀之外,中国还有第三块通胀——“工资通胀:这是美国、欧洲、日本所没有的。工资与物价的攀比上升,是导致上世纪七十年代滞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周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换言之,保经济增长将成为一段时间里最为迫切而关键的政策目标。回望2008年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调整让人印象深刻。从双防(防过热、防通胀),到一保一控(保增长、控  相似文献   

17.
张宁 《新财富》2009,(7):40-41
本次危机的史无前例之处在于通缩、通胀两种互不兼容的趋势眼下共存。为了躲避与危机如影随形的通缩鬼魅,美联储几乎是毫无选择地向通胀鬼魅召唤的方向滑去。这就使短期内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未来世界可能较长时期处于高通胀之中。由于中国面临的经济调整与美国有着质的区别,因此,在美国出现通胀之时,人民币一定要与美元脱钩,开始升值,以保持国内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6,(9):24-24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不久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上游产品通胀,下游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  相似文献   

19.
周金涛 《新财富》2009,(10):36-36
二季度中国经济达到经济复苏的环比高点.经济回归弱势均稳衡,这意味着2007年以来的康波衰退初期.通胀异常渡动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已经结束。虽然通胀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未来几年内康波衰退后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11,(1):28-29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奠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通过对100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3%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中国的通胀情况比较严重;有15%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胀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也有12%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当前的通胀情况还不严重。而调整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学家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