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经济效益持续上升,盈利水平继续增加经济效益状况和效率水平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2005年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几个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亏损企业有15个,比2004年增加了2家;2005年前500家企业集团共实现利润8843亿元,利税总额14460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23.90%和22.40%。投入产出效率指标是在一定的投入状况下的产出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行业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一个行业内更是如此。从全要素生产率、总资产产出率、人均产出率、股东权益利润率、人均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和总资产贡献率来看,与2004年比都有所提高。如2…  相似文献   

2.
0一、经济效益全方位提高,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从2004年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各项经济指标看,亏损企业进一步大幅度减少,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04年前500家企业集团中盈利企业487家,占97·4%,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3家,比2003年减少了7家,比2002年减少了20家,比2001年减少了41家。2004年前500家企业集团共实现利润总额为7137亿元,比上年增加2371·06亿元,增长49·75%,增长幅度较上年上升了16·95个百分点。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效益指标来看,资金利税率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股东权益利润率提高3·34个百分点,单位产出利…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效益和效率持续上升,盈利水平继续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水平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2006年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几个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经济效益和效率水平继续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如2006年前500家企业集团中亏损企业有12个,比2005年减少了3家;2006年前500家企业集团共实现利润10840亿元,利税总额17890亿元,分别比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盈利能力不断 增强 从2003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各项经 济指标看,亏损企业进一步大幅度减少,企业的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03年前500家企业集团 中盈利企业480家,占96%,比上年提高了1.8 个百分点;亏损企业20家,比2002年减少了13  相似文献   

5.
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四平市的工业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1994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6.3%,低于全省8%的水平。从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看,虽然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到6月末实现增加值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但工业资金利税率仅为4.94%,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全市92户预算内工业企业上半年利润总额盈亏相抵后亏损78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亏116.6%。亏损企业61户,亏损面为66.3%。可见,工业经济效益低,是四平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亟待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2002年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发展特点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头一年,受投资和出口双重驱动,我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并不断加快。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的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规模和销售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总体规模和企业平均规模都有较大幅度扩张,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增长。从年末资产看,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不含银行,下同)年末资产总计111319亿元,比2001年增长11.32%,与2001年比增长速度下降9.62个百分点。前500家…  相似文献   

7.
一、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效益逐季回升1999年l-8月,全区独立核算工业盈亏相抵净亏损9.l亿元,比去年同期减亏47%.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20.1亿元;同比下降16.5%;盈利企业盈利额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8%,分季度看:一季度平均每月净亏损2.6亿元,二季度比一季度平均每月下降53.8%,呈大幅减亏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1—201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3%,且是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从空间维度看,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除四川省下降之外,其余省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上升;显著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为粮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劳均经营规模、种粮人口比重、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9.
1.国有中小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国家通过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大幅减少了国有经济的亏损源,国有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在1998年跌入谷底后逐步回升,但波动幅度大,总体看仍处于较低水平 (1)国有中小企业亏损数额加大。2001年国有中小型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059.6亿元,比上年亏损企业亏  相似文献   

10.
曹绥生 《经济改革》2011,(10):75-75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榆林市农垦累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5.95亿元,比计划指标增加9.5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45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费3.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9.5%和35.1%。其中,2010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76亿元,比2005年增长3.93亿元;实现利税1.268亿元,比2005年增长1.138亿元;实现人均纯收入5360元,比2005年增长326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00元,"十一五"期间,职工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1%。  相似文献   

11.
<正>“八五”是江苏烟草摆脱困境,成为创利大户的时期.1993年彻底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并在当年实现税利11.39亿元,其中利润4.21亿元;1994年在上年扭亏为盈的基础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税利1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74%,其中利润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70%;1995年更上一层楼,实现税利24亿元,比上年增长44.58%,其中利润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0.67%.不仅三家烟厂成为当地的税利大户,而且各市县烟草公司也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全行业商业企业税利超1000万元的有34家,税利在500—1000万元的有21家.“八五”期间江苏烟草在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行业的经济实力也明显增强.1995年固定资产净值为14.69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近五倍,进而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出版的《工程新闻记录》公布了2002年全球最大200家国际工程设计公司的经营情况。2002年,全球最大200家国际工程设计公司营业额总计为50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6.5%。其中,国际市场营业额达18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7.4%;国内市场营业额为32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0.3%。200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1.保险业务持续发展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年增长32%。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210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人均保费收入168.8元;保险赔偿和给付金额598.3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4591亿元;上交营业税57.7亿元。 2.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52家(含10家筹建)。按组织形式分,国有独资公司5家,股份制公司15家,中外合资19家,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13家;按经营区域分,全国性保险公司16家,区域性36家;按业务性质分,保险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广东最大50家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40.17亿元,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比2004年的9555.9亿元增加2184.27亿元,增长22.9%。总资产为9634.72亿元,比2004年增加8621.43亿元,增加11.8%。所有者权益4127.27亿元,较上年增长9.7%,利润总额777.82亿元,较上年增长8.8%,年末从业人员9  相似文献   

15.
一、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1年,在省委的领导下,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77.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0亿元,增长6%,未完成预期目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1.1亿元,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8亿元,实际增长11.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9%;外贸进出口总额19.9亿美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7.4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1533.8元,实际增长4.3%;城镇登记失业率3.2%;年末人口达到4287.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94‰,基本完成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期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围绕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型企业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2005年,广东最大50家企业的各项指标都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总体上呈现出入围门槛提高、经济类型分布相对均匀、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集中的特点。1、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入围门槛超过百亿,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广东最大50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050.66亿元,比2004年的12404.71亿元增加2645.95亿元,增长21.3%。总资产为26957.68亿元,比2004年增加3489.5亿元,增加14.9%。所有者权益6323.54亿元,较上年增长8.7%,利润总额1032.51亿元,增长12.8%。2005…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经营困难,步履艰辛,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990年商业部系统的国营商业出现全行业性亏损。这一年盈利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27%,亏损企业发生亏损比上年增加28.8%。盈亏相抵亏损了1.57亿元。1991年上半年有所好转,但下半年亏损又日增。其中,批发商业比之零售商业严重,而产地批发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地处偏僻滇西北的丽江,经济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8年增长3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亿元,比1998年增长36.9%;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元,比1998年增长4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5元,实际比1998年增长31.l%。今年l~6月,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完成年度计划的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倍。丽江的发展与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党中央十六大的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距离还很大,要实…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主题之一,而通过金融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减少碳排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梳理了金融发展、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基于1971-2014年G20的面板数据,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对减少人均碳排放可能产生正向或者负向的交互关系。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信贷增长并不能与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的协同作用,无助于减少人均碳排放。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资本市场发展能够与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协同作用,减少人均碳排放量,而这种机制在新兴经济体中并不存在。因此,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一方面要正视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经历的过程,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进步,尤其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良性互动,推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第二产业企业个数略有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第二产业进入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个数为346家,比2001年减少了4家,但第二产业的主要指标在前500家企业集团中仍占有绝对地位。1.从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看,第二产业在企业单位数、年末资产总计、年末股东权益合计、营业收入、利税总额、从业人员年末人数等指标分别占前500家企业集团总计的69.2%、67.45%、70.45%、69.86%、80.46%、76.88%;其次仍然是第三产业,上述6项指标分别占前500家企业集团总计的29.4%、31.10%、28.58%、28.74%、19.07%、14.48%;再次是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