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有搞好调查研究,做好宏观规划;探寻建立有效的文化建设机制;努力走好文化下乡之路,积极发挥其有力的功能;做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抓好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搞好文化服务;抓好物质性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又千差万别,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需要应对许多问题,笔者就现阶段如何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融支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素红 《经济问题》2006,(10):60-61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明确和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定位、加大金融资源反哺农业的力度、探索和创新支农金融服务的渠道、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顺应“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大力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建设,顺利我国现代化进程,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公布以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热潮迅疾掀起。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探讨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对策对建设新农村无疑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未来中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新农村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根本的出路,它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刺激其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内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正确认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是保证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本文在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渔业是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休闲渔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晓燕 《经济师》2007,(3):252-252,254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找到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文章从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作风,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杰出代表。40多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华西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华西村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13.
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在全面分析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市经济不完善、农民信息意识差、信息网络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差、政府主导不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意识、加强信息素质培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培养农业息化人才等一系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以来,学术界对其展开了充分而广泛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两个方面来对农业、农村问题展开研究的;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意义、模式、应注意的问题和需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阐述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实践基础不充分、适应面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观点进行梳理,以期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喜添 《当代经济》2006,(10):99-100
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产生了我国的"三农问题",现阶段的"三农问题"直接体现为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农村公共财政转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就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这样,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式,以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尽快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产生了我国的“三农问题”,现阶段的“三农问题”直接体现为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农村公共财政转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就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这样,才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地处粤东的金史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转型发展和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多成就,但在农村发展与建设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农村居民点“散、乱、空”和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