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永任  周云川  吴光平  罗祥 《价值工程》2012,31(20):261-263
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分析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从高校角度提出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对学生应用开发、研究、科学咨询和技术转换能力的训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不同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应建立在旨在培养中高层职业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捷径。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历史悠久,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国外主要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校企合作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对学生应用开发、研究、科学咨询和技术转换能力的训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不同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应建立在旨在培养中高层职业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捷径。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历史悠久,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国外主要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校企合作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促进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与广东省林安物流园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作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捷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面临,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企业运行机制与学院办学机制无法真正融合,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加深经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正是本文的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硕果之一——京东班为例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是一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指导下的实践总结。事实说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有着现实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是一种以企业需求和职业需要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将高校课堂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实习工作有机结合,是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是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对学生动手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车辆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模式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总结世界范围内校企合作的现状为出发点,着重讨论分析了车辆工程专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开发》2015,(22):65-66
理论与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应用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联性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是目前专硕培养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素质技术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卢霞 《河北企业》2015,(3):85-86
<正>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实践能力。去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把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实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现代化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的模式有别于学历教育,它更加注重市场和社会对人才技能方面的需求,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教育教学中来,校企合作,共同立足于培养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南洋理工学院的校企合作是教学工厂的实践与体现,是学生成长、就业的重要手段,为学生就业零距离接触企业奠定了基础,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载体。南洋理工学院的校企合作源于企业、用于企业;是有远见、战略性和双赢的校企合作;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校企合作i是适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校企合作。当我们要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南洋理工校企合作的做法:二是南洋理工校企合作的典型经验:三是给我们的启示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与双赢”的最好选择。本文主要对现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了经验。在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赵耀 《中外企业家》2020,(13):144-145
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近几年来,国家对电子商务越发重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完善素质则关系到未来的发展,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校企合作就是关键渠道。本文主要对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因为是一种在大环境下萌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高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对目前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哪些不足为理论依据,研究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助力增强应用型高校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娇 《价值工程》2018,(1):195-196
本文结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为切入点,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从毕业设计指导过程入手,分析现有大多数院校普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通过运用选题优化;企业实训导师与院校专业教师联合联合指导、团队合作及新模式与评价体系来指导毕业设计,以期进一步开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理论扎实同时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较快。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目前,独立学院的教材大多与母体学校使用同一版本教材,且类型单一,数量较少,教材内容缺乏实验实训环节,不适合独立学院的自身发展需要。推行知行体系教材,实现独立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目标是未来独立学院教材的发展方向,能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循环往复中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培养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光  董博  李珊珊 《物流技术》2023,(3):156-160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协同育人,是解决高等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矛盾的重要手段。在理顺实习基地运行机制、明确利益划分的基础上,将物流企业的前置仓引入校园,创建真实运营型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战化的企业实践,能够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立云 《价值工程》2010,29(16):211-211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强化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本文着重探讨校企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思路;以及如何将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学术科研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运作,来应对现阶段摆在高校经管类专业面前的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吴琴 《中外企业文化》2023,(10):214-216
共生理论能够有效指导高职校企展开合作,校企合作作为国内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探讨共生理论下高职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阐述共生理论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积极影响出发,分析共生理论下高职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探讨实践进路的优化对策,为助力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各类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因此,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都日益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是对培养轻化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实践。通过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讲座"式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几个方面的实践,以轻化工程专业为例初步探讨适合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