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蒋军 《财会学习》2020,(12):244-245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第三方支付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也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新的市场。由于买卖双方收付款的时间差等原因,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内存在大量客户备付金,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控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衍生的安全隐患、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和对银行的高度依赖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健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控体系、建立多元资金保障机制,以期提高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内控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性质,学界存在争议,存在"保管"和"托付"不同主张。目前我国法律已经明确客户备付金是支付机构为客户保管的财产,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但是实践中客户备付金均以支付机构名义存放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与备付金存管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还没有完全明确。之所以存在性质界定模糊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备付金存管制度尚不完善,特别是没有要求存管银行建立二级账户,导致资金运行不透明,权属关系界定不清;也造成资金可能被支付机构挪用从而出现无法兑付的风险。在这一点上,纸质时代曾经出现的兑付危机可以为电子化时代的风险应对提供启发。如果支付机构不挪用客户备付金,兑付风险主要来自备付金存管银行。而一旦备付金存管银行破产,按照目前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支付机构的客户难以得到存款保险保障,未来需要改进。可以借鉴美国存款延伸保险制度,通过备付金账户独立化和二级账户可识别化,将备付金账户存款保险延伸至备付金真正所有人,即支付机构客户,从而有效保障客户权益。  相似文献   

3.
支付机构的快速发展对活跃支付服务市场、方便社会公众资金结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支付机构业务的扩大和规模不断增长,产生了巨额的客户备付金,而客户备付金管理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近期爆发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风险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基于此,本文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银行跟踪监督体系、完善系统监管功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叶欣 《时代金融》2013,(33):143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备付金的监管问题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本文在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流程和作用的基础上,对于第三方支付服务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给予了重点分析,并对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和控制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非金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敏 《金融会计》2010,(12):29-32
近年来,我国从事专业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发展非常迅猛,拥有的客户数量、交易金额、客户备付金呈现出飞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在人民银行办理支付服务登记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已达260家。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繁荣支付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第三方支付已然成为商家和消费者买卖活动的主流消费模式,但随着网络第三方支付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种潜在的资金和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现目前,国内法律对这方面还缺乏完善、成熟的规范体系,存在立法空白或是不明确的风险,很难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故本文主要以网络第三方支付为基础,论述其中潜在的风险及如何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支付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入手,对第三方支付目前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入手,对第三方支付目前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初步构建了第三方支付监管框架。但相比美欧等第三方支付发展成熟国家,我国的监管体系仍显薄弱,在立法层次、分类监管、备付金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监管与创新关系等重大问题上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突破。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欧等国际监管经验,充分剖析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规律及风险属性,在上述有关问题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筑起第三方支付客户资金安全的新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非金融机构处理客户资金的规模不断增大,客户资金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也日益显著,其安全问题需要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的支付需求,尤其是网上支付业务对交易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专业化和高效率处理,极大地加速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交易规模与日俱增,非金融机构处理客户资金的规模日益庞大,客户资金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也日益显著,其安全问题需要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12.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金融服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步进入支付服务市场.第三方支付在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支付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风险与隐患.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社会各方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运作、监管等问题越来越关注.本文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内部建设出发,提出第三方机构应该对客户采取一套完善的信用评级机制,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金融服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步进入支付服务市场,使得客户获得支付服务更加快捷的同时,存在着不少的风险与隐患,如社会的公信力问题,洗钱风险等等.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社会各方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运作、监管等问题越来越关注.笔者认为,应该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合理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买卖双方的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电脑》2011,(8):93-93
近日,浦发银行与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就备付金存管以及EBPP(电子账单处理及支付系统)业务合作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推广电子交易,提升金融业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内容。尤其在金融贸易得到快速发展阶段,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深刻阐明了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电子支付管理的重要意义。然而从整体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电子支付管理因受到外界因素与内在环境的影响,其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所以在新时期,加强探究跨境外汇电子支付问题,并做好监督政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互联网带动电子支付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电子支付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许多经济专家认为电子支付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各国相继建立了大额电子支付系统和主要为消费者服务的POS系统、ATM系统。  相似文献   

17.
《金卡工程》2016,(4):18-19
近日,国务院召集了央行、发改委、工商总局、公安部等14部委,拉开了一场力度空前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序幕。互联网金融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国务院终于表示看不下去了。在本次整治的总体方案下,分别包括了非银行支付机构、股权众筹、P2P、投资理财等等细化整治项目。非银行支付机构即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形态,自然无法置身事外。据了解,非银行支付机构已被列入重点整治范围,由央行牵头负责。根据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支付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时代金融》2012,(17):167-168
第三方支付是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环节,掌握电子商务的支付方法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一些主要的支付方式,如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提出第三方支付应该更加重视自身模式的创新的建议,才能使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王慧 《云南金融》2012,(6Z):167-168
第三方支付是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环节,掌握电子商务的支付方法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一些主要的支付方式,如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提出第三方支付应该更加重视自身模式的创新的建议,才能使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客户备付金相关制度的不断出台,监管机构构建了"支付机构内部控制、备付金银行外部监督、监管机构行政监管"的监管体系,其中,备付金银行的外部监督作用至关重要,是保证客户备付金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工作的重要部署。本文从监管现状中分析备付金银行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报告等有关环节的外部监督效果,以及影响外部监督效果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提出强化备付金银行外部监督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