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乔高秀  刘强 《投资研究》2012,(8):132-144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沪深300现货指数与沪深300股指期货指数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HP滤波分析、Granger因果性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与沪深300指数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两市场具有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强于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二元VAR-EGARCH与信息传递速度模型对我国股指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与传递速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已存在显著的双向价格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信息传递能力正逐步增强,但信息在期货市场传递到现货市场的速度要慢于信息从现货市场传递到期货市场。本文还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正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递与波动溢出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关系是监管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采用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1分钟级高频数据,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多元T-GARCH等,考察期现两市信息传递、波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尽管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之间短期内存在相互引导关系,但股票市场价格变动更多来自于自身影响,起主导作用,而且两市长期均衡收敛也是以股票市场占主导地位;两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强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两市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期货市场对坏消息更为敏感,而现货市场对好消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研究投资者情绪在股票和商品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对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的网络结构以及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可以有效统一两个市场的衡量标准,避免了以往研究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通过对投资者情绪的跨市场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投资者情绪对跨市场的资产收益率及资产波动率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两个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现象,且股价下跌后股票投资者情绪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变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剧烈波动和极端事件的频繁发生,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上证50指数期、现货市场的5分钟高频数据构建高频MVMQ-CAViaR模型,分析股指期、现货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上证50指数现货市场对于期货市场有显著的下尾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而上证50指数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有显著的上尾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此外,伪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上证50指数现货市场的收益冲击对期、现货市场体系的影响程度远远强于上证50指数期货市场,监管者为维护市场稳定需重点加强对股票现货市场的极端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了2015年10月到2017年8月螺纹钢期货的成交量、持仓量、期现价差、动量及波动率等指标的日度数据作为期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标,并分别利用VAR模型和ARMA-GARCH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期货价格及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期货价格的影响不明显,但期货价格却会影响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指标能显著地影响市场波动。理性的投资者应在市场情绪过于亢奋时远离市场,交易所的层面更需要关注投资者情绪高涨给市场波动带来的扩大效应,以防市场由于风险集聚而爆发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张宗新  张秀秀 《金融研究》2019,468(6):58-75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能否发挥稳定现货市场功能,金融周期风险是否会改变国债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是投资者实施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构建市场稳定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交易者行为两个维度探析国债期货市场发挥稳定功能的微观机理,分析金融周期风险对衍生工具稳定功能的影响,解析引入国债期货合约能否缓解金融周期波动对国债市场冲击,同时关注我国国债期货交易机制改进与现券波动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已实现抑制现货市场波动的功能,金融周期风险会引发现货价格波动,国债期货市场能够降低金融周期的波动冲击;(2)改善现货市场深度和套保交易是国债期货市场发挥稳定功能的微观路径,国债期货市场增进国债预期交易量流动性、减弱非预期交易量干扰,金融周期低波动区间套保交易稳定作用受到抑制;(3)国债期货投机交易和波动溢出效应助长现货市场波动,正负期现基差对国债波动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VAR模型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构建了测量国债期货与现货收益与波动的总溢出指标和定向溢出指标,进而分析信息传导的跨市场行为。首先,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选择国债期货和现货在计算溢出指标时的顺序,然后从溢出效应的平均水平和动态变化两方面分析信息在国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传导行为。研究表明:国债期货市场是信息的传导者,国债现货市场是信息的接收者,说明国债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在大部分期限,信息在收益溢出效应中的传导强于在波动溢出效应中的传导,且滚动样本溢出指标的动态特征能够捕捉一些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对多国造成明显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为揭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不同时频下期现货市场对我国物价水平(CPI、PPI)的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均存在时变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其主要受到自身波动(收益)的影响;全球性重大危机加剧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总体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国外商品期货市场对我国商品期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净溢出效应。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基于波动的连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会重点对PPI指数产生波动溢出影响。国外商品期货市场在基于收益的连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会重点对CPI指数、PPI指数产生收益溢出影响。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对物价的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不同时频下国内外商品期现货市场对物价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周期频率越长,各市场对物价的波动溢出效应越大,而收益溢出效应越小。在治理通货膨胀上,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放在抑制PPI过快上涨并向CPI传导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两个市场的因果关系。其次分析了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波动率传导和条件相关关系。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两个市场对信息反应的速度。实证结果表明期货和现货市场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要强于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对信息反应速度比现货市场要快,并且从期货市场到现货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13.
生猪期货的上市为管理生猪价格风险提供了新的工具,而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生猪期货具备价格发现功能。本文利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因果关系检验、溢出指数三种方法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生猪期货是否具备价格发现功能。全样本研究发现:我国生猪期货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价格发现功能;生猪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生猪期货收益率对现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生猪期货收益率对现货收益率具有明显的净溢出效应;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生猪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都强于现货市场。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期来看,在价格下跌时期,生猪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更强,而在价格上涨时期,生猪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更强;短期内,无论是价格上涨时期还是价格下跌时期,生猪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都更强。基于研究结论,针对政府物价监测预警部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生猪产业经营主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项歌德  沈开艳 《上海金融》2012,(6):67-73,118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4月16日—2014年3月20日的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建多元DCC-VARMA-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期货市场,而均值溢出效应仅表现为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传递。这说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已具备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了稳定股票现货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4月16日—2014年3月20日的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建多元DCC-VARMA-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期货市场,而均值溢出效应仅表现为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传递。这说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已具备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了稳定股票现货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2010年4月至2015年9月之间的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波动性进行研究,通过引入虚拟数据建立经济模型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减少了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通过建立多元VAR-GARCH-BEEK模型研究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性联动效应,两个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性影响,相对来说,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为强烈,股票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力度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多元随机波动模型检视亚洲五个主要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报酬关系与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发现,五地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皆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股指现货动态相关系数和波动持续系数均高,显示现货市场具有聚类的现象。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与现货的联动和共同波动因子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波动关系是同时受到共同信息发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石油在经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石油进口大国,通过建立石油期货以提高石油定价权和规避油价格波动风险,是我国期货市场一直努力的方向.其中,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关系是期货定价、风险管理、套利等问题的基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长期均衡关系、价格发现、波动溢出、条件相关性等方面,本文对石油期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关系和波动关系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期现货之间关系提供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联动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热点,新兴市场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受到跨市场信息冲击更为明显。我们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应用ARIMA(p,d,q)模型将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场收益率分离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然后把这两个变量引入到二元GARCH(1,1)模型的条件均值方程中,分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对于两市场的冲击效应,进一步通过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来探讨市场信息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冲击不对称效应,尽管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仅在短期内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