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红阳 《商》2014,(5):145-14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大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金融脱媒等金融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并非之前那么简单地可以侧重于某一种渠道,诸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渠道研究逐渐为国内学者和监管者关注。众所周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之公开市场操作针对的就是货币市场,而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又存在着诸多准基准利率,各自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基准利率的作用。利率是纲,纲举目张。利率市场化下,选择哪个利率作为一个基准利率,能够具有金融市场权威定价权及担任金融信息的指示器,即作为央行政策利率的“信使”及时将货币政策意图传递给金融市场利率,一直是学术界和央行关注的话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曾被我党制定为一项战略性目标。2004年开始了对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封顶,贷款利率下浮封底的利差保护,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要使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并最终实现,具有货币政策“二传手”功能的货币市场上基准利率亟需完善。同时金融市场间协调发展,商业银行资金定价、宏观调控方式转变,都倒逼着这一基准利率的地位夯实。〈br〉 因此本文将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问题纳入到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框架中去。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SHIBOR、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短期国债收益率等各个市场利率的属性及优缺点,找到比较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的(SHIBOR),通过实证考察SHIBOR自身期限结构等的效果及SHIBOR与其他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传导关系是否通畅, SHIBOR是否真的具备了基准利率的潜质进而能够不负众望在金融市场上成为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SHIBOR未来有何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的培育完善它,如何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SHIBOR渠道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效力,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贾晓萌 《中国市场》2014,(31):121-122
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是关于货币政策作用过程和渠道及其作用程度和效果的重要问题,涉及经济金融的多个方面。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款货币银行扮演着上承中央银行、下向企业和居民传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并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研究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有效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增强以及金融改革的深化,央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近年来正在形成。通过引入智能科学领域对残差非正态分布向量自回归模型(VAR-LiNGAM)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采用完全数据驱动的经济变量同期因果关系模型识别方法,利用该模型对我国2002年1月到2013年11月的月度宏观数据进行运算,并采取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所识别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采用的是"二元调控模式",既通过对货币数量工具的调控实现对一般价格体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通过货币的价格工具对货币市场实施调控。这是基于我国金融体系、金融市场成熟程度的现实选择,未来金融政策将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为重点,货币政策的数量工具必然向价格工具转变。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否有效的运行。一般而言,GDP、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外汇储备)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货币的需求量,因此,研究货币需求与产出、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适合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传导机制主要有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货币渠道主要是分析利率、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信贷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和银行信贷条件的变化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从长远看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将是规范的货币渠道。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 ,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到最终目标——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传导障碍更是引起了广泛思索。拟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近十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调整宏观经济的运行,中国采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调整其运行状况,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不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执行会产生不同宏观经济效果,央行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式实行相应的政策,其中,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发挥着不同作用,研究发现,央行不能两者并行,否则会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系统全面地阐述内生货币供给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分析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特点和相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分析这些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来明确我国应当采取以"盯住基准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货币需求是否稳定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经常关注的重要问题,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中央银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系统介绍1994年以来学者有关分析目前中国货币需求差异变动的测度方法、产生差异原因,以及制定中国宏观货币政策的思路等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炳杰 《商》2014,(19):114-114
本文从商业银行"钱荒"的角度引出了央行关于货币供给量控制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的探讨。本文认为,首要的内生性影响因素就是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倒逼机制"的存在减弱了央行对于货币供给量的控制;第二个内生性影响因素是由于国际贸易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激增引起的央行货币供给的被迫扩大。同时,本文还从央行独立性的角度,包括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权等角度,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外生性问题,以及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阐述了决定央行对于货币供给量控制有效性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骏 《财贸研究》2001,12(3):27-30,51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以及央行监控经济的中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中介目标对于观测货币政策传导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与实践、利率形成机制与中介目标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蒙代尔—弗莱明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来考察固定汇率制下小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发现货币政策可以作为稳定经济的工具。文章指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对实际产出产生一定的作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实际产出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不同,从而导致效果不同,因此货币当局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资产市场发展迅猛,以股票与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波动剧烈。我国央行面临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复杂,我们应考虑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作用效率,货币政策当局是否应该考虑将其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进行讨论;随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变量,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等实证分析方法,结合我国最新的经济数据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对结论进行总结,提出一些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基础 ,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完善和发达的货币市场不仅可以高效配置短期资金资源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且可以迅速而广泛地传递货币政策信息 ,将货币政策效应扩散到整个宏观经济中去。多年来 ,特别是近几年 ,我国一直力图利用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在通货膨胀的环境里 ,利用货币政策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控制物价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通货紧缩的环境里 ,利用各货币子市场增加货币的投放 ,并利用货币乘数的效应 ,拉动经济增长。然而 ,客观地说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是不尽理想的 ,以致于有人认为我国…  相似文献   

15.
区庭昆 《中国市场》2010,(39):54-55
从货币政策的实施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其间有一时间相对较长而又十分关键的过程,那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完整的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乎了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和效率高低。1993—1996年我国央行所采取的双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这也是我国中央银行首次成功地运用货币政策。然而,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效果不明显,到了2006年下半年,央行开始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但是效果仍然不十分显著。造成货币政策低效有多方原因,深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内,货币政策低效是由我国利率弹性的缺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伟力 《现代商业》2011,(14):184+183
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货币供应量必然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一般认为,货币供应在短期内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但长期影响则看法不一。本文以1993-2010年各变量数据进行回归,总结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概述,并且从银行贷款和资产负债两个途径入手,着重阐述了货币信用传导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而利用货币信用传导机制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是信贷供求结构扭曲导致的信贷资金结构低水平平衡;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危机导致的逃废债行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信用传导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等方法,对我国1994—2005年间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内部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利率传导不够完善,再贷款仍是央行增加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通过货币供给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不但具有内生性,而且还有外生性。为了抑制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水平和人民币跨境支付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自2010年初以来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调节货币资金流动性过剩、调节经济的运行状况虽然有效,但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有限,并有可能导致热钱和资本流入,也可能使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产生负面影响。要实现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央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主动调节经济的运行状况。央行应当发挥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地调节货币流通量,注意与各种货币政策的组合以及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的有效组合,更大发挥央行货币政策的功能,将不利的影响降到更低。  相似文献   

20.
雷国文 《商》2012,(18):121-122
金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指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金融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对对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思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金融货币政策的内涵着手,对金融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金融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