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长三角区域内的十六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选址理论并结合金融中心发展实践,构建金融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十六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并利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测算出长三角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以此来量化各城市金融辐射力。最后,本文在对长三角金融辐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中心城市金融发展战略目标,为增强中心城市金融辐射力、扩大金融辐射范围以及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2020年成渝两地加快打造重要增长极、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重庆市和四川省16个主要城市组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相关数据,利用威尔逊模型和F-H模型分别分析中心城市金融辐射力和金融一体化的情况。研究发现,重庆和成都两大金融中心辐射半径接近,但仍有少数城市不完全在辐射范围中,未来建设须考虑重要节点区域中心城市的金融效应;同时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影响较大,未来建设须赋予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监管局更多的金融政策,实施一系列逆周期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定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心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个区域内金融业高度密集发达、资金融通与集聚能力强、金融业务辐射半径远超本市范围的中心城市。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是全省发展水平和形象的集中代表,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必须增强金融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先行化解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京津冀区域包含多个城市,对各城市间金融关系和结构的研究是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测算不同时点京津冀城市群的金融资源联系程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空间流动的网络特征和结构,考察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金融发展、经济支撑和对外开放三个方面构建我国金融集聚指标体系,应用因子聚类分析筛选出我国的金融集聚中心,然后利用威尔逊模型测算了中心地区的金融集聚辐射半径,结果发现我国金融集聚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沪粤苏鲁等发达省市,其辐射效应较强。金融的均衡发展要求我们在充分利用金融集聚中心辐射效应的同时,加大对边缘地区的资源投入,以金融竞争力的整体协调提升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金融辐射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内的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各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以武汉为中心使用断裂点模型来计算武汉对其他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并以此量化金融辐射力。从金融辐射力的角度来看,武汉对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金融支持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武汉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通过加大金融集聚力来增强金融辐射力,以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中心通过在城市群中优化配置资金、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通过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定位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以期能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一体化对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碳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存量这两条中介路径影响碳减排。交互效应检验表明,城市基建水平会削弱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可通过削弱金融资本流动壁垒、加强金融合作等一体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业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以城市群为载体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成为主要趋势。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基于中原城市群区域内29个地级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以空间计量模型为实证分析工具,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效益增加的影响因素中金融集聚对其的作用及效果。结果显示:研究选取空间杜宾模型最为精确,分析发现金融集聚以空间溢出及扩散的方式正向推动中原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效果较为显著;同时从最终选取模型的空间效应分解可知,区域金融集聚对该地区经济效益增加的溢出、辐射效应较为明显,即一个地区金融集聚会同时有助于本地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巩固区域金融核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金融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良好互动尤为关键。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发挥城市群规模效应、促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融资源在一定空间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区域金融中心和城市群形成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探寻中原城市群发展新路径,确定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时序,实现中原城市群金融资源战略整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府应确立郑州区域金融中心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地方商业金融机构,创新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合作机制,改善中原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金融区域辐射力的形成机理,以金融竞争力和金融辐射程度作为测度金融区域辐射力的核心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竞争力评价模型,再结合断裂点理论构建金融辐射程度评价模型,并以长沙对湖南省内其他市州的金融辐射力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其金融竞争力远高于省内其他市州;但长沙对省内其他市州的金融辐射度均未超过90%,未能充分彰显其竞争力。为此,应从金融区域辐射力的形成基础、源泉和载体三个方面深化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打造区域特色金融品牌和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构建DEA模型测算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选用Malmquist指数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这十年间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始终未达到有效状态,城市之间差距很大,北京和天津的效率明显优于河北省内城市。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Malmquist指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出现波动与增长放缓现象也反映出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城市质量"与"城市断裂点公式",借鉴物理学中经典引力模型,将湖南省地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研究区域各城市2012年彼此间引力差异,分析了湖南省各个城市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14个城市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城市群,其极化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16个地市2003~2013年金融相关数据,构建金融空间集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增益水平激励模型测度各地市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并通过地理空间工具描述其空间集聚特征,同时利用断裂点理论和威尔逊模型对各地市的金融空间集聚辐射范围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金融空间集聚效应越显著的城市,集聚辐射范围越广,其中上海市最为显著,舟山市还未形成一定规模的金融空间集聚效应,从空间特征上来看,整体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存在显著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区域呈现抱团式空间集聚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了比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作了详细、全面、客观的分析.针对城市金融辐射力提出了合理的指标体系,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长三角城市接受上海辐射的程度,首次将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用来度量各中心城市接轨上海的能力以及各自的金融影响力,并计算出了它们的辐射半径.  相似文献   

16.
一、半岛城市群建设金融问题的提出 (一)半岛城市群战略的由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因拥挤、污染等"热岛效应"面临着严重挑战,而依托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城市群或都市圈模式,具备了较完备的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保险通信等服务功能,各城市之间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空间广阔,越来越被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所推崇,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及区域城市相关经济金融指标的定量分析,论证了中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同时,就如何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业的整合与创新、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思  周璐 《中国证券期货》2012,(10):182-183
2006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国家发展战略。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心脏",当之无愧地成为华中地区的金融、交通和文化中心。而任何城市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愈来愈成为国家或地区融人世界经济大潮、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经济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打造武汉城市圈是湖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与效率三方面构建金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后的熵权法对各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方法和重心模型,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最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剖析影响中国金融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形成了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金融发展城市群,自东向西,中国整体金融发展由聚集转为扩散状态;重心的移动方向很大程度上受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金融发展的影响;制约各地区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具有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主流研究主要关注城市金融和区域金融问题,很少有学者关注和分析城市群内部金融资源集聚、空间配置和效应.但是随着城市群的不断崛起和成熟,一些学者开始从金融和城市空间等级、城市群与金融中心、城市群金融资源空间布局等议题入手,探寻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规律.文章尝试对这部分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