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论证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对其贡献发挥的制约,指出应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后\"工作、拓宽信息渠道以及引进先进管理机制等途径,增强技术引进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2.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古典模型中,开放资本账户有效地推动了资源的国际问分配,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资本流入,从而推动了该国投资的暂时性增加,带动经济增长,最终提高了该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学家们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分别用横断面模型、政策实践观点和企业层面的实践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测定理论的研究显示出资本账户开放对资本成本、投资和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迅速,进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对农业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而且在中国加入WTO后此种贡献值趋于增大.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进口客观存在着外部经济效益,因而提高了其他部门的经济效率,发挥着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住房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城市住房市场中存在明显的分割,"城中村"等居住环境恶劣的"非正式"住房容纳了大量农民工。通过构建一个农民工住房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本文发现,针对农民工的单纯住房数量的供给在低端产业占主导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但在高技能产业比重逐渐增加时其效果逐渐衰减。相反地,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的政策能够使住房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这类改良政策能够减少潜在的社会冲突所导致的社会资源非生产性损耗,使得分给城市原有居民的"蛋糕"份额也会变大,因此有希望成为一个可以自发实现的内生政策变迁过程,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华 《现代财经》2008,28(2):32-3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1%.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与其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急需在全国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推动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有鉴于此,应从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入手,分析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前提,探讨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乔榛  焦方义  李楠 《经济研究》2006,41(7):73-82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7.
曾青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63-165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在服务贸易重要性显现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出的。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程度的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谓是大势所趋。这必将对世界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众多深远的影响。服务贸易自由化既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又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作为既是发展中国家也是WTO成员方的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要在这一趋势下认清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抓住机遇,并勇于迎接挑战,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应对策略,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政府宏观调节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现象.经典理论形成了低谷和顶峰两极时期的财政对策,但忽视转型期的调控政策.我国新一轮增长拐点时期,将过去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调控的目标、手段、方式都需要发生改变.稳健的财政政策目标应该由单纯追求增长率转变为扩大就业,由类行政的直接调控转变为利用市场对企业施行间接调控,当前财政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有助于实现经济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增长的平稳过渡,并由此延长经济增长期.  相似文献   

9.
Theoretical ambiguity exists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dopting a uniform tariff schedul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is question. From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over the period 1988-97 we fin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ountry's standard deviation of tariffs and its growth rate.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countries with either a large degree of tariff uniformity or very little tariff uniformity tended to grow faster over this time period,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统计数据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建立了一个关于城镇化率-人均GDP的修正Logistic模型,对全国2005~2008年省际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估计了长江上游地区四省市城镇化路径。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的城镇化在人均GDP达到2.9万元左右时出现拐点,在拐点之前城镇化水平加速上升,拐点之后开始减速上升;四省市城镇化之间差距也相应在拐点处由发散转变为收敛趋势,并在较高水平上步伐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经济政策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1995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经济增长、经济政策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构筑IS-LM模型,本文测算了我国的各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乘数,以量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经济增长、经济政策对公司会计业绩和股票报酬的影响,发现经济政策显著影响公司会计业绩与股票报酬,但不同的经济政策对会计业绩和股票报酬的影响不尽相同;另外,我们还发现,在控制了经济政策因素后,经济增长并没有和公司业绩相背离。本文的发现为诠释我国股市是否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论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刘树成 《经济研究》2007,42(6):4-13
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本文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提出"多快好省"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辛探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又快又好"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着重分析了现在为什么提出又好又快发展和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外资政策、国民利益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于津平 《经济研究》2004,39(5):49-57
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无论是限制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对外商直接投资采取过多的优惠政策均不能使短期内国民利益达到最大 ;但从动态考虑 ,外资优惠政策能否提高国内居民的福利水平取决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有效启动农村消费需求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结合1985-2009年的经验数据,构建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的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坚 《经济经纬》2012,(4):11-15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实际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山东省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论表明,现行的公共教育体制对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才的聚集和流动,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过度的财政负担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最后还从政府的角度给出了加快山东省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政策:基于货币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外汇市场压力的货币模型,构建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指数,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央银行国内信贷变化、中美相对经济增长率变化、中国利率水平变化与外汇市场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美国基础货币增长、美国利率水平变化等外生变量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发现中国中央银行国内信贷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现负向关系,而中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利率水平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呈正向关系。当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时,货币当局的反应是减少其净国内信贷,而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化则并不显著地反映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Creating free trade zones as a policy to motivate new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local economic indicators might be of some benefits. Following of this policy in Iranian major port, however, resulted vice versa by aggravating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that is higher imports and the same horizon diminished export sums. We derive the micro data of trade for the Iranian major Imam port according to code arrangements of harmonic system (HS), which permits the clustering of different goods categories. Then we extracted the sums of survey data for the years before and after Imam port became free trade zone and applied fixed effect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DID) method to capture the heterogeneity of unobserved variables. Our control port of analysis was Rajaee port the policy did not implemented. Results show that just as Imam free port’s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deteriorated by increasing import and dampening of export sums.  相似文献   

18.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人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由此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两国的经验数据都印证了经济学家们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推论;第二,货币非中性假说在两国的经验数据中均无法被拒绝;第三,在中国存在货币数量论所描述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的预测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巴基斯坦却不存在;第四,两国若想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都必须在长期内降低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贫困的变化趋势和模式:1988—2002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估计了1988—2002年中国城镇绝对贫困的变化趋势。根据CHIP调查数据所绘制的贫困发生曲线表明,不论把绝对贫困线确定在哪里,在该时期内中国城镇贫困都在显著减少。1988—1995年,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但此后基本保持稳定。分析收入和贫困决定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显示,教育、性别和中共党员等特征扩大了收入差异。来自政府反贫困措施的生活困难救助对减少城镇贫困影响很小。城镇贫困的缓解几乎完全归因于经济增长而非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