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递与波动溢出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关系是监管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采用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1分钟级高频数据,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多元T-GARCH等,考察期现两市信息传递、波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尽管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之间短期内存在相互引导关系,但股票市场价格变动更多来自于自身影响,起主导作用,而且两市长期均衡收敛也是以股票市场占主导地位;两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强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两市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期货市场对坏消息更为敏感,而现货市场对好消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蔺佳旭 《金融经济(湖南)》2018,(4):104-106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自推行以来,市场运行稳定,交易活跃,达到了预期目标,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本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股指期货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对股指期货运行四年来的交易数据建立双变量BEKK-GARCH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双向非对称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股指期货的溢出效应相对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相似文献
5.
6.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与波动溢出效应——基于十五个月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三个在岸股指期货与恒生H股和富时中国A50两个离岸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采用DY溢出指数和BK溢出指数两种方法,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视角考察在岸与离岸股指期货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短期和长期下五个股指期货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均显著,并且短期总溢出水平决定时域总溢出的水平,长期总溢出趋势主导时域总溢出的趋势;第二,五个股指期货溢入水平的时序特征高度相似,但溢出水平则呈现出明显异质性;第三,在岸股指期货对离岸股指期货的溢出水平在多数时期均高于反方向的溢出水平,但当重大事件发生时,二者的溢出关系发生反转;第四,五个股指期货在短期和长期的风险传递中扮演的角色均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第五,在面临重大事件冲击时,在岸与离岸股指期货的净溢出水平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市场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主体,国内与国际双向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时期,期货市场的发展日益受到高度重视.而我国目前的股指期货品种只有三种,其中上证50指数的走势对中国期货市场有着重要的信号作用,其波动必然会对股票市场造成重要影响.基于此,研究分析上证50股指期货对我国现货交易市场的短期波动性及影响、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引入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货是否有助于现货市场在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方面的提升.实证分析发现:在期指上市前,波动性干扰反应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效果较持久;在期指推出后,可以观察到波动性干扰因素的影响会更快速地反应到现货市场股价指数中,此时的波动过程更趋稳定.由此推论出期货交易加速了现货市场信息传递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股指期货的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标志性事件,由于期货合约产品设计和上市初期交易主体中机构投资者比例不足等原因,股指期货基础性的对冲作用未充分发挥,但由于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关联性及其做空机制的特性,使得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在日内交易中波动关联性,以及在短期内对现货市场走势预期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富时中国A50是第一只也是境外唯一一只衡量中国A股的股指期货,近年来与A股市场之间联动效应越来越明显。对此,本文采用2006年9月5日至2020年9月30日数据分析不同时段现货与期货的价格关系,基于静态非对称BEKK-GARCH模型与动态DCC-MVGARCH模型检验该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在不同频率下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发现: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但随着数据频率变化,溢出效应的强弱会随着数据频率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与此同时,收益波动序列的动态相关性强弱也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说明新加坡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否对其标的资产波动有显著影响,至今在经济学界和实践部门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有关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研究欧美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研究不足;另外国内文献基本上以GARCH族模型进行模拟.本文在借鉴了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沪深300指数为样本,用GARCH模型对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总体上发挥稳定市场的功能,但这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采用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线性与非线性信息溢出,并检验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线性信息溢出方面,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只有线性均值信息溢出,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只存在线性方差信息溢出;非线性信息溢出方面,两个市场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均值信息溢出,不过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方差信息溢出;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不过不同于成熟市场中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结论,我国股指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占主导地位,而期货市场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研究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利用DCC-MVGARCH模型,对恒生指数和沪深300股票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港通”的正式实施,加强了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两市场间的适当资产组合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实现防范和规避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