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中介功能的发挥可能会减轻市场摩擦,影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功能出发,探讨了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些思想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被普遍认可,许多国家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正为发展低碳经济而努力。本文通过对全球各大政府的低碳经济策略和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分析,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金融市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及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与现金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致使投放到企业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外,非正规金融形式也是重要的融资形式。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资源和以商业信用为主的非正规金融资源之间的资金效率问题。结果发现,对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的确通过商业信用来缓解融资约束,两种融资渠道存在替代性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的资金效率低于以商业信用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效率。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中心的非银行金融中介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发达的金融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攫取大量财富,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运用非银行金融中介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生产、产品创造、资产定价和风险分散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拟借用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分析,把非银行金融中介纳入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生态圈来研究,分析非银行金融中介在金融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揭示其服务内容,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6.
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支持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相比证(债)券市场融资、保险覆盖等政策更具有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调控作用;保险覆盖的扩大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两面性,其效应表现方向取决于保险业的“收费汲取”和“赔付保障”之间的力量均衡;省市出台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或相关措施,对低碳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进一步总结可得,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政策出台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大。上述结论是国内其他研究并没有得到的,对我国各地发展碳金融、实施低碳金融支持政策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支持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相比证(债)券市场融资、保险覆盖等政策更具有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调控作用;保险覆盖的扩大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两面性,其效应表现方向取决于保险业的"收费汲取"和"赔付保障"之间的力量均衡;省市出台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或相关措施,对低碳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进一步总结可得,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政策出台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大。上述结论是国内其他研究并没有得到的,对我国各地发展碳金融、实施低碳金融支持政策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引导资源配置 ,由此衍生出流动性便利或流动性保险、资源汇聚和股权分割、风险管理、信息生产、为投资者提供监控和激励手段等功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这些功能方面各有所长 ,因此在金融体系设计上应当扬长避短 ,互为补充 ,以促进融资的顺利进行和融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金融中介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多种,但是从长期来看,金融中介的发展是由实体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金融创新、技术革命以及金融制度的变革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根本原因是金融中介通过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以及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中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苟学英 《青海金融》2011,(11):41-43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当前的金融支持还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认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角色定位尚不匹配、金融支持的外部系统环境不佳、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相对粗放、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等原因制约着金融支持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中介理论综述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金融学家陆续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和模型,形成相对独立的金融中介理论。本文在对西方各主要代表性学说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的最新发展变化对金融中介理论进行比较与评析。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中介体作为融资的主要渠道,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引导到真正需要资源的投资者手中,进行有效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对于银行系统而言,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把储蓄者的储蓄通过银行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是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直接的融资,把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二者的目的和作用是类似的,只是方式和手段的不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因为金融中介体的不完善或者是对金融中介体的外部的管制的不完善而使得投资盲目,产生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灭,那么随着而来的灾难是令人痛苦.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中介之间相关性,本文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到金融发展影响碳排放的框架中,以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直接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间接影响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新经济金融政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继2001年底至2002年初日元汇率大幅波动之后,2002年9月又开始出现股市大幅下跌。面对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日本政府制定了包括中央银行救市、暂缓解除存款保付,削减税收和不良债权等在内的应对措施,意在加速处理不良债权并减缓其对社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日本经济金融新政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前全球变暖的压力,各国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不断推进碳交易和碳税等碳减排措施落地。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低碳政策的实施效果,采用DSGE模型分析实施碳交易和碳税等不同低碳政策对实体经济和社会碳排放量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从短期来看,碳交易和碳税在消费、产出、投资和劳动上的冲击呈现一致性,但仅实施碳交易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冲击和对污染排放存量的负向冲击均高于仅实施碳税政策的冲击效果;从长期来看,实施碳交易政策在抑制社会污染排放量和督促企业做出减排努力方面的效果强于仅实施碳税政策在此两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金融学家陆续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和模型,形成相对独立的金融中介理论。本文在对西方各主要代表性学说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的最新发展变化对金融中介理论进行比较与评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7—2016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法建立了绿色金融政策指数,探讨了绿色金融政策与工业污染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部门发布的绿色金融政策都有助于降低工业污染强度,但地方绿色金融政策降低工业污染强度的效果更好;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部门间的绿色金融政策协同性越高,工业污染强度降低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金融中介发展通过发现并支持企业家的创新而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方面,已有文献主要从金融市场信息甄别成本降低、缓解消费信贷约束、分散创新风险等方面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展开论证.实证研究方面,这个领域早期的经验研究大多基于发达国家的截面数据,一般发现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则开始注重利用面板数据技术,控制估计方程中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度量误差、共时联立等内生性问题,已经发现一些支持金融中介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经验证据,但在有关具体传导机制的识别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中介发展、利率市场化与县域资本配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农村、后城市”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县域金融中介体系的发展,共同推进了县域地区的金融深化进程,这对县域经济究竞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是否可以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中介发展以及利率管制放松对县域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的规模扩张促进了县域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较为显著地改善了县域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种积极影响已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2011年及2016年实施的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评估了政策实施对我国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机理,基于1999-2018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能有效提升我国的经济韧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提高城市开放度和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韧性。促进科技和金融更深层次的融合既是我国金融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