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根据税收努力理论构建了我国预测的税收份额的决定方程,并由此计算出我国预测的税收份额,结合我国实际税收份额,计算出我国1978-2005年间税收努力指数.本文以税收努力指数作为计量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变动的代理变量.分析结果表明,税收努力指数的增长率与调整后税收增长率保持了较强的相关性,并且它们还具有良好的回归关系,我国征管水平提高率对我国调整后税收增长率的解释能力达到88.74%.我国征管水平的变动解释了我国税收增速变动的绝大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进行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快速增长,影响税收增长的经济因素是多样的,主要有经济增长水平、国家财政支出、物价水平变动等因素。本文基于1995年到2007年中国税收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对税收增长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福建省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税收收入都有了巨大的增长。税收超速增长是否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对分税制改革以来福建省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深入论证。结果表明福建省税收变动与经济变动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税收变动对GDP变动没有显著影响,进而对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但经济总量的增长是以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现有文献中主要是采用截面数据对各省份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而我们采用面板数据从截面个体及时间变动两方面,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及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合理的解释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如何带动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潘雷驰 《财经研究》2007,33(7):17-30
文章对我国GDP构成中不可税部分加以剔除,计算出1978~2005年可税GDP。使用相关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78~2005年税收和可税GDP的总量及增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税收与可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税收、可税GDP的总量和增量是协整的,并且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税GDP增长率与税收增长率的相关性微弱,并且实际GDP增长率对实际税收增长率的解释能力很低。对照剔除前的计算结果,文章发现对GDP不可税部分的剔除并没有明显改变税收与GDP在总量、增量和增长率方面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意图探讨辽宁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对1985-2014年辽宁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4年辽宁省税收收入与GDP数据都是一阶单整,可进行协整检验,且它们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文章最后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得出辽宁省税收收入是本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解释变量之一的结论,进一步分析可知税收收入增加1%,地区GDP也会随之增长,最高时可增长1.7%.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基于我国当前情形下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模型,并以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动态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实际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基于中央地方税收分享比例与地方收入获取行为规范程度两方面的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存在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指出分税制改革后各省份税收分权指标对税收增长的初期影响为正,但正向影响在不断减弱并转变为负向影响。规范性指标从总体来看对税收增长呈现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规范性指标对税收增长主要呈现负向影响,而东部地区则主要呈现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变动对税收增长呈现正向影响,即提高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加速税收增长,降低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减缓税收增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定量测算我国省域、城市群、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上,1978—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对东部省份经济总量变化的影响最大,中西部省份以第二产业变动为主,西部省份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更高。22000—2012年,无论是城市群尺度还是城市尺度,产业结构动态变化对经济增长呈现相似的空间差异,总体上经济总量变化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引起的,且第二产业稍高于第三产业。在地区差异上,第一产业引起的GDP总量变化,中部大于东、西部,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区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1.经济总量扩张带动税收增长。1994-2004年,虽然我国既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威胁,也受到了通货紧缩的影响,但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年均增长了9.0%。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7%、11.2%和8.3%。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与此同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改善,更为税收增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中国宏观税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519.28亿元,到1994年的5126.88亿元,直到2010年的73210.79亿元,税收收入增长明显。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趋势良好,一方面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与企业较好的效益带来了稳定的税源,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对税收的增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税收增长的意义在于了解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在不断的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本文从我国税收的现状人手,再对各个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省际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83、1984年实行两步利改税和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以来,我国税收制度逐步完善,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税收政策在国家经济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税收与GDP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宏观税收负担率,也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税收与经济增长究竟是怎样的相关关系,这涉及到我国、国内各地区的税收负担政策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实行利改税,对国营企业用保证税收来代替上缴利润,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重大决策。利改税把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用税法形式稳定下来,为整个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为国营企业独立经营不再吃国家的“大锅饭”创造了条件,它是经济体制改革很关键的一步。我国的利改税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已于1983年6月实行;第二步是全面的税收制度的改革,将于1984年第四季度实行。本文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从理论上探讨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症结。为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针。目前,我国仍有8亿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是我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受限、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受阻及城镇居民增量消费短时内难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应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讨论了当前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对1985~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间相互关系的变动趋势做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其影响系数变化的原因,并就当前如何发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理论和数据形成过程出发,依据云南省1978-2002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运用比较成熟的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影响云南经济总量增长的需求因素,提出更加客观且有效的系统分析结果,以此确定影响云南经济增长的主要的需求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补充、完善全面启动和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关键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沿海较发达地区.因此,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入手,分析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效应,以我国1978-2011年的数据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导致1978-1992年以及1993-2011年两个阶段产业发展的结构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即基于制度创新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的结构效应比基于渐进改革的产业结构适应性调整产生的结构效应更显著.随着经济系统向更高层次的转变,战略性调整产生的结构效应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现"新东部、大中部、远西部"的排序格局,各区比重差距进一步缩小;而产业结构出现一产,二产比重同时下降,三产比重上升的新走势.本文利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因素进行分解,同时结合各区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动趋势.以此为基础,对2010年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基本判断,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唐菊 《经济与管理》2006,20(2):9-13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税收些入与GDP的总量、增量,以及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虽然总量上的相关性都很强,但是增量相关性却很弱,影响税收收入增量变化的其他因素占比较大的份额。中国东部经济增长率普遍快于中西部地区,但税收收入增长率却正好相反,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地区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增长之间是非同步的,或者说是逆向变动的。这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税收呈现高增长态势。税收增长率远超经济增长率,税收高速增长以及税收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然而,影响税收增长率变动的经济因素是多元的,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水平、价格水平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经济波动决定税收增长率的变动,经济波动与税收增长率变动存在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价格对税收增长率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税收、政府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1979-2004年数据为基础, 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的分析框架, 研究了我国税收和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税收、政府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长期,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而税收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在短期,滞后两期的政府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系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1997年以后,甚至出现了税收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的"税收超常增长"现象.理论界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税收超常增长"会产生'效率损失',对经济产生抑制作用".我认为,虽然我国的确存在税收高速增长的现象,但称其为"超常增长",并引起大量经济学家的担忧,呼吁减税以避免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