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抚仙湖湖滨带生态治理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抚仙湖近年来富营养化加速,湖滨带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寻求经济可行的治理途径,《抚仙湖滨带生态治理示范工程》即将实施。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就普遍关注的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后认为,进行湖滨生态治理不仅可消除湖滨带内部的污染,而且构筑起湖泊拦截净化的天然屏障,工程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初步查明抚仙湖作为饮用水、水产品、鱼类栖息地、休闲娱乐、湖滨带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的权重分别为43.10%、11.34%、13.94%、15.41%、16.37%;基于调查分析结果,对该湖的游泳与休闲娱乐水域景观、湖滨带破坏情况、湖滨带大型水生植物覆盖比例等相关问题进行评估。研究成果奠定了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的基础,为抚仙湖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抚仙湖水生态环境,研究提出整合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为同一新行政区划,并构建以抚仙湖流域为范围的环湖"生态经济区"。基于新行政区划的形成和抚仙湖环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分析了迁出流域内居民、调整与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转换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等措施的可行性,这些措施可实现保护抚仙湖水生态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抚仙湖水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抚仙湖东岸海镜—居乐段环境现状的调查,论证了该区段实施污染控制和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工程措施,包括:村庄污染控制、湖滨湿地恢复、湖岸保护和景观修复、天然沙滩恢复、河口拦沙截污、沉水植物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5.
星云湖湖滨带生态建设与水生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星云湖的生态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污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加速的主要内在因素。本文在2000年3月对星云湖湖泊水生生态演替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建设与水生植被恢复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6.
抚仙湖保护与湖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仙湖是云南高原湖泊中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是云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水量、提供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养殖水产品、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发展旅游的功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给沿湖人民带来了严峻的生态保护任务。只有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着力建设生态抚仙湖,才能促进抚仙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是云南省磷矿资源的重要分布区,但因常年深度剥离式开采,且缺乏有力的恢复措施,导致地表破坏较大、景观破碎、生态系统退化、动植物资源贫乏、水土流失量加大,增加了抚仙湖的污染负荷。因此,需在采空区复土的基础上通过植被的自然和人工恢复实现磷矿区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谜语:“什么东西越洗越脏?”答案是水。而今天,抚仙湖边的人工湿地却把水“洗”干净了。  相似文献   

9.
旅游是一项探求知识,开拓眼界,调节生活的一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旅游者有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气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同时气象和气候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作用;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障碍因子,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安排游程时考虑气象、气候因素,以应付不测风云,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研究抚仙湖的基本气候规律和特征,分析气候优势和不足,就是为了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也便于旅游者选择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苏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的特点,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开发水生蔬菜这一特殊蔬菜品种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水生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水生蔬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巢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服务功能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本文运用Costanza等人的理论和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巢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的货币化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巢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 291.74亿元,为当年流域GDP(1 885.42亿元)的1.216倍。进而对巢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空间分布、不同生态类型服务功能的价值贡献以及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巢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不足,而治理富营养化是提升巢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分析历史时期太湖湿地围垦利用.围垦利用改变了湿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但对太湖湿地水生态系统产生干扰,降低蓄积,改变水文,影响水质,进而又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数据表明,太湖湿地水生态系统间接使用价值呈现递减态势,由1976的67.772亿元降低至2003年的额62.61亿元.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对其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价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青海湖水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对青海湖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文章使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替代市场法,对青海湖湖泊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使用价值为240 174.8×108 CNY,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13.84×108 CNY,间接使用价值为240 160.9×108 CNY,在所有生态功能类型中,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最大,占了主导,为2394.52×1010 CNY,占总使用服务价.值的99.70%,其次为涵养水源,为526.08×108 CNY,占总服务价值的0.22%;持留土壤的服务价值最小,仅为4.07.×104 CNY.各生态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文化科研>提供生物栖息地>休闲娱乐>物质生产>持留土壤.这说明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主导服务功能.为此,必须要对其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以实现青海湖水体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的基础上,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订正,构建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单价表,并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40.88×108元。生态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为:水体>草地>湿地>灌丛>农田>荒漠,其中,废物处理功能贡献最大,原材料生产功能贡献最小。研究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构建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文章基于洞庭湖湿地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首先提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分区分类管理、保护与发展共存以及参与性共管等原则,接着分别从机构与体制创新、立法与执法、编制中长期总体规划、促进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共管、加快湿地产业开发、巩固退田还湖等生态恢复工程、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建设以及先进经验的示范与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湿地合理利用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选择,并给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评估指标的定义及其定量化方法,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移,其中城镇扩张明显,而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洱海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10年的656.0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40亿元,增长率为8.14%。(3)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工程、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其中对生态系统及其价值变化的正向影响(54.01%)大于负面影响(45.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