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运用向量协整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借助湖南省1995—2014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资源约束条件和环境约束条件两个视角,探讨湖南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实证分析表明:(1)从资源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省的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相对稳定的均衡关系,尽管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代价,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综合比较来看,湖南能源消费的"高碳"刚性特征依旧明显;(2)从环境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在"三废"治理方面,废水治理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取得的成效其次,而工业废气的治理成效却并不十分明显。从研究结论来看,产业生态化发展是湖南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提出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效率、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发挥生态产业价值链的协同效应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十分严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指数表明,江西省整体环境污染状况在1990-1997年间保持稳定,1998年之后则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污染综合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贸易开放则加剧了江西省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江西省环境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
能源消耗与陕西省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运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第一产业结构水平是导致能源消耗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降低能源消耗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使其达到一个合理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渤海环境严重污染、资源严重消耗的大背景下,研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压力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于协调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列昂季耶夫(Leontief)发明的投入产出技术为基础,将不同区域相同年度的投入产出表加工整合,成功编制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业发展阶段理论,设定了三种情景的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结合投入产出表得出国民经济工业各部门波及影响效应,模拟在三种情景下对能源消耗所带来的压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景对能源所造成的压力不同,工业结构内部是否合理是影响环渤海地区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环渤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基于EKC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惠光  李怀政 《经济与管理》2009,23(1):15-17,34
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两难冲突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一个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国家,一方面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不断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资源的可耗竭性、环境恶化反过来也限制了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通过对1991以来中国环境污染及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中国的环境倒"U"型曲线下降阶段并未出现;第二,产业结构对环境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工业占GDP比重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愈发严重,节能减排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高新技术企业以其“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值”的特征成为近几年产业发展的热点.2006-2012年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与能源消耗之间基本呈现相对脱钩的状态,扭转了以往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依赖能源消耗增长的局面,显示了高新技术企业突出的节能效应.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10)
为探究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向量自相关检验,对相关变量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及短期协整关系的分析,建立了VAR和VEC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的产业结构是推动能源消耗加快发展的原因;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耗在短期内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东主导产业日渐呈现重工业化,并且有重工业化冲动倾向。而金融业等服务业发展缓慢,这种现状加剧了广东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广东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交易成本、发挥比较优势,也不利于广东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本文认为广东要想继续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走出重工业化冲动,走金融导向型工业化新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分别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能源消耗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其中电力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能源消耗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影响比较大,其中电力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影响最大.这与目前吉林省的发展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取1990-2010年湖南省经济增长和雾霾污染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经济增长与和雾霾污染的相互影响和动态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经济增长导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加,而工业粉尘、烟尘排放量相对减少。湖南省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方差贡献率大,而雾霾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差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因此,湖南省应该首先加强对工业二氧化硫的治理,然后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阻挡的趋势。通过对湖南发展绿色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高效节约型农业、着力提高工业经济中低碳产业比重、促进资源和能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等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希望为湖南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的产值比重占整个GDP的比重高达70%,中技术产业的增长率超过了高技术产业。这样的产业结构无疑会对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破解实现工业化与我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存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在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硬约束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课题。文章提出了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揭示了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产业链需要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制订相关激励措施,改变企业面临的生产和消费环境,引导企业主动将生态成本内部化,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是我国主要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资源型省会城市,太原是全省经济中心,主要经济结构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是全市支柱产业,传统典型的资源性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产业风险,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针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太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绿色转型战略,努力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文章将探讨对近年来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之路,以求推动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贸易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工业产品作为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绝对主体,每年巨大的贸易顺差,必然给浙江省带来很大的污染成本。文章从"污染足迹"的概念出发,利用浙江省各工业部门的对外贸易量及污染物的排放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核算出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部门的产污系数,进出口污染系数及部门来源。结果表明:浙江省工业产品的对外贸易虽然向海外转移了污染物,但是总体来说,巨大的贸易逆差在浙江省留下了污染足迹核算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从1997年到2006年,浙江工业产品出口正慢慢偏向于低污染行业,进口偏向于污染密集型行业;浙江省工业产品出口带来的废水的增长速度最快,而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呈缓慢增长趋势;化学工业的进口转移了最多的污染物,而金属采选业的进口转移了最多的固体废气物。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综述,接着系统阐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评价指标与方法,然后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总体上辽宁省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合理;但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仍然较弱,需要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一直有所依赖的比较优势、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正逐步减弱。区域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能源、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紧约束,以原有产业结构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达到静态极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日益紧迫。本文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安全与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经济安全的意义,并提出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有利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应对措施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业增长是人类社会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工业也是制造环境污染的重要力量.本文引用相关调查数据,从经济增长与环境法规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强度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增长趋势的关系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制定更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圣陶  吴朝建  何枚琳 《经济地理》2006,26(2):284-286,292
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应主动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产业对接获得更多机会。文章从湖南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三个方面入手,对湖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新能源产业现状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后15年左右,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供暖/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挑战传统能源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新能源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对我国低碳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从新能源储量、制造业基础、能源及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辽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然性。通过对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研发费用不足导致的技术力量薄弱,产业政策缺乏竞争力、地方财政难以承载国家产业政策上。根据辽宁省发展阶段的特点,对新能源产业政策提出建议并规划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把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建成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以及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