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组织间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原因有许多种,其中通过组织间学习.获取联盟伙伴的管理经验与技术知识是一个重要动机。组织间学习是组织中的个体、团队和整个组织层在与其他组织的比较过程中,获得和应用新知识的过程。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组织间学习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2.
知识已经成为持续竞争优势源泉,企业进行联盟内组织学习以获取战略性知识已成为其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目的。文章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学习意图以及联盟双方的知识基础、文化适应性、相互信任的程度、知识的性质以及联盟的结构和沟通机制是影响战略联盟内组织学习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众多学者从知识特性、组织层面以及联盟层面出发,对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鲜有学者基于组织间制度差异的视角,对联盟间知识转移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探究了组织间制度差异影响下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提出了组织间制度差异影响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组织间制度差异越大,战略联盟企业转移知识就越困难。并且,组织间制度差异通过联盟关系质量影响联盟企业转移知识。此外,本文进一步指出,战略联盟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联盟知识管理能力,减弱制度差异对战略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间合作的主要形式。然而,任何一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改变,因此,战略联盟的演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文章通过战略联盟与战略网络的比较,基于企业熵理论,分析战略联盟向战略网络演化的途径,找到战略联盟向战略网络演化的关键点——核心企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了接近新知识、获取和转移合作伙伴知识的重要平台。文章通过综合分析联盟目标、透明度、知识性质、吸收能力、联盟界面管理和知识的相关性等因素对联盟中知识获取的影响,探讨了企业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新知识、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杨乐 《企业活力》2007,(12):68-69
<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外部组织形式和制度的创新的表现。新经济的发展和知识、技术在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大企业必须解决知识创新和技术优势把握的问题,而这一任务依靠传统的企业内部研发(一体化形式)或者外部市场获取(市场形式)都是不够的,准一体化的战略联盟刚好成为最有效的形式。于是,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被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通过这种联盟,企业建立了一种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值得注意的趋势,战略联盟已成为企业适应动态环境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为了寻求所谓的合作优势,许多企业发觉他们的运作和生存越来越依靠他们与别的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剖析企业战略联盟的动因及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如何发展战略联盟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从生产的制度结构的角度,阐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战略联盟成为原有的企业与市场这一“二元”结构的重要补充。企业,市场与战略联盟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合约。入世后,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9.
企业战略联盟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全球竞争,这一“双赢”战略已经成为各大公司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然而,各公司在考虑战略联盟选择时,如何经过复杂的考虑作出最后决策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战略联盟分析,提出了联盟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和层次分析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及战略联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在合作竞争机制下产生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战略缺口理论和中间组织理论是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应从联盟成员的选择、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立以及跨文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强企业战略联盟管理,以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各国跨国企业,尤其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首选战略,然而战略联盟存在着一个50%—60%的高失败率问题。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跨企业经营中凡是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因此,跨国战略联盟真正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对待企业文化间的差异,避免企业文化冲突,进而提高联盟绩效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在合作竞争机制下产生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战略缺口理论和中间组织理论是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应从联盟成员的选择、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立以及跨文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强企业战略联盟管理,以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企业界兴起.同严格意义上的一体化--兼并相比,企业战略联盟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特别注意:(1)边界模糊;(2)关系松散(契约的或非契约的)①.就一般的观察来看,典型的战略联盟表现为合作双方在核心能力上的联盟.而过去十年间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拥有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战略联盟中,如何管理企业核心能力就成了大多数管理实践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内组织间信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间信任与人际间信任有着很大不同。随着组织间信任问题在管理理论与实务中重要性日益显著,对组织间信任的研究已经成为信任领域和组织间关系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对企业集群、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和外包企业四种不同类型的组织间关系中的信任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近几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战略联盟1.定义:战略联盟就是两上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2.基本特征:组织的松散性(不是独立的公司实体)、行为的战略性(是长期的公司战略)、合作的平等性(是一种伙伴关系)、范围的广泛性(合作范围多种多样)和管理的复杂性(参与企业数量多,目标多样)。3.特点目前,网络或组织已成为企业组织发展的一种趋势,战略联盟正是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战略联盟I作为企业组织创新的一种形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用.以往较少研究企业战略联盟中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将对企业战略联盟财务管理的概念、特点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企业组织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20~ 30年内,企业战略联盟迅猛发展,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联盟的不持续性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成为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了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及持续性问题进行,从战略目标和竞争地位、联盟类型和伙伴选择、联盟间的管理、企业文化融合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联盟持续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加...  相似文献   

18.
战略联盟公司: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模式张昊氏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新技术和新企业制度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社会,战略联盟公司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中的一种,其雏形在欧美等国家已初现端倪。专家断言,它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模式。所谓战略...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新经济时代,市场瞬息万变,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逐渐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所认知.通过战略联盟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和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选择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战略联盟学习组织外部的知识和技术诀窍(know-how)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四种模式:非对等学习、非相互学习、竞争性学习和非竞争性学习。战略联盟中成员企业的组织学习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习意图、学习过程的透明度及吸收能力等。为了促进战略联盟成员企业的组织学习,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信任,有明确的学习意图、正确选派学习代理人、促进联盟知识的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