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冬梅 《魅力中国》2013,(26):387-387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分析土地资源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地资源消耗与利用特征及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特征两方面,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衡量标准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包括维护环境稳定、资源合理开发、资源质量优化和结构优化、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等4个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城市框架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优化战略”和“协调战略”两大目标,必须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土地刺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要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土地管理与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通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含义及内容等的论述,指出了建设工业新城时,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5.
金学法 《中国经贸》2016,(19):92-92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地资源被大范围开采,给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一形势要增加全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意识,增加经济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保证经济和土地资源协调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展开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谢婷婷 《魅力中国》2014,(24):57-57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我们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与土地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土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通过人类的劳动与建设与人类社会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文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容,探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式迫切要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运用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理念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生态园区建设、新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和土地整理复垦,可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化势在必行.土地作为稀缺资源更应该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通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及影响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因素等的论述,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开发土地资源的具体活动,其潜力是很有限的。从量上来看,青海可开垦荒地资源还很多,达900多万亩,但要从生态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些土地资源不仅不能开发,而且还有上百万亩的坡耕地需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这就要求必须科学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以有限的土地知识分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西部大开发的物质需求。  相似文献   

11.
张鹏 《改革与战略》2014,(7):110-113
文章在对陕南地区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陕南地区的茶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梳理陕南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高发展陕南地区茶产业的现代化意识;树立正确的陕南地区茶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政府要加大对陕南地区茶产业的服务功能,加强对茶产业的资金与科技支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促进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了泸州市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共19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对2006—2017年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增长趋势良好,经济效益波动相对较大。针对整体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②城乡建设以点带面、轴状扩展;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④因地制宜,区域调控。  相似文献   

13.
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后备土地资源的匮乏导致了浙江耕地特别是新增耕地质量的下降,补充耕地的"上山下海"加大了生态退化的压力,浙江的土地利用体制客观上加速了农地非农化的进程,建设用地保障矛盾突出,违法用地现象增加。需要从改革土地利用体制、增加市场调节机制、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等入手,提高土地集约使用程度,以解决浙江土地持续利用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衡量土地资源是否达到合理利用的评判标准,是评价和监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和程度。本文从环境、资源、经济及社会四个准则层出发,选取 21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时点评价法、线性比例法与熵权法进行综合测算,对成都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针对性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一般可持续利用状态,整体态势良好。但成都市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注重协调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耕地的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地整理的产生背景 ,揭示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阐明推进土地整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提出可持续土地整理概念及其理性认识 ,对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曹正勇 《乡镇经济》2008,24(3):32-35
大力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促进农地使用权健康、合理、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大城市郊区因地缘优势往往成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温室”和“试验田”,对大城市郊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培育。文章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分层聚类、对比等方法对大城市郊区两种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提出了要因地制宜、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制度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并规范其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邹天贵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54-156
研究目的:通过举例说明,为如何创造性地规划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提供探索思路。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引导企业占用广阔海域面积建设项目,并利用沿海丘陵台地丰富的土石方,移山填海,促成项目落地的同时又平整出新的土地后备资源。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研究结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的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孙国峰 《改革》2007,(7):71-77
从农地可持续利用与经营模式的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经营模式、产权创新与政府职能的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农地可持续利用的产权支持和监督考核体系等三个子块出发,为农村经营模式、农地产权和农地可持续利用内在关系及其创新机理研究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应重新认识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存在条件和必要性,"三农"问题最后的落脚点仍在于经营主体基于产权创新的市场主动和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相似文献   

19.
伦理视野下农业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 《改革》2008,(2):140-146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这是对农业和农业环境与资源的伦理价值认识的结果,也是农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给农业环境与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的必然。在农业环境与资源伦理价值认识基础上,其可持续利用应遵循资源共同性、生态保护性、社会公正性、责任层次性、经济发展性、发展知识性等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20.
程楠 《改革与战略》2008,24(7):19-20
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究其根源,对症下药,提出了建立土地利用听证制度、完善土地立法、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开发土地资源的对策,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在城市化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