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2,(15):18-19
<正>加强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和领域里开展协同创新,它是提升我省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要实现通过加强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切实促进湖南的协同创新发展,需要我们着力把握好五大原则,抓好八项工作。把握好五大原则一是紧密围绕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创新型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创新合作平台。三是加快"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湖南分中心"建设,促进中意双方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型跨国企业、海外高端研究机构来湘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产业开发。3.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一是重点鼓励国际科技合作实力强、合作成效好的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其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重点扶持各领域国际化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懂专业、精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人才;三是重点加大对已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其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中坚作用。4.不断拓宽合作渠道。一是充分利用亚欧会议(ASEM)、欧盟(EU)、南南合作、中非合作等合作机制,拓展输出性国际技术合作,实现我省成熟技术"走出去"。二是在国家建立的规范成熟的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下,充分利用驻外使领馆和湘籍海外华人资源,开展更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三是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合作机制,促进我省与港澳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打造集人才培训、合作研究、交流互访等工作于一体的对台科技合作平台。四是加强省际间区域科技合作,围绕省政府与各有关兄弟省市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优势互补,促进省际科技资源共享。五是充分利用省内会展、来访外宾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六是与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紧密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5.进一步转变合作方式。积极促进我省国际科技合作由交流互访与项目合作为主导型向"项目—人才—基地—产业"整体化的转变;由"引进型"向"引进与输出并重型"转变,促进我省优势产业与技术向海外输出;由"需求导向型"向"战略引领型"转变。6.加强项目规划和管理。一是着重加大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力度。按照"突出重点,有限目标;集中投入,稳定支持;完善机制,滚动发展"的指导方针,狠抓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及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力争通过开展重点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突破一批制约我省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二是加大与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衔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成果宣传,不断挖掘具有长远发展潜力和重大经济社会乃至外交影响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认真培养和组织推荐,努力争取其进入国家层面,获得更多关注与支持。7.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一是完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和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用;二是完善国际科技合作各级管理机构运行保障体系,实现"有岗位就有职责、有职责就有流程、有流程就有制度"的"三有管理",确保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运行高效有序;三是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绩效管理制度,实现国际科技合作全过程有效管控,提升投入产出效能;四是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国际科技合作资源共享。8.围绕重点领域扩大合作成效。围绕我省传统优势产业领域以及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领域,巩固深化和推广已有合作成果,积极培育和推进已有成果产业化;建立以产业化为目标的国际合作机制;积极服务科技外交提升我省对外形象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4月12日,安徽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在淮南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矿井深部开采安全保障技术及装备开发”的课题验收会。“矿井深部开采安全保障技术及装备开发”的7个课题,围绕矿区深井建设、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瓦斯灾害、热害、水害、冲击地压、围岩控制等主要灾害类型,开展了灾害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防范治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从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创新的新思路.创新体系研究首先是从国家层面上展开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共建高技术经济实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是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各高校与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着力寻求“联姻”的突破点、结合点,形成了良好的合作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5.
《财会月刊》2013,(12):118-1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经商科技部同意,现就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