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滨水景观文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水文化的元素构成进行论述,以文化为立足点,分析发掘其深层次哲学意蕴,开展滨水景观文化研究,加强滨水景观文化建设,树立城市滨水形象,对提高全社会的水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强 《魅力中国》2010,(22):32-33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最为敏感的区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特点及构成要素;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国内对于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城市滨水区规划设应遵循的原则、采用的方法;分析了城市滨水区构成要素的特色设计途径;展示了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3.
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深化和延续。滨水区的开发,不仅是“空间问题”,更是“公共问题”,滨水空间公共价值在于必须满足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长期以来,齐齐哈尔市沿江地带的景观效能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和释放,沿江地段景观格局破碎化现象严重,自然生态景观要素缺失。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滨水地区相对于城市的区位,其形态、职能等均发生了变化,滨水地区在城市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再开发等,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沿江地段景观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提出有机生长的水城一体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夏超然 《理论观察》2013,(12):44-47
滨水区科学有序的发展是助力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力图针对齐齐哈尔滨水区建设的现实情况,结合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以问题为导向,尝试从滨水空间营建、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规划管理等角度提出齐齐哈尔滨水区发展战略和具备可操作性的规划策略,以期对齐齐哈尔未来城市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重建。滨水城市旅游开发已经成为国际上的普遍现象。英国是欧洲最早进行滨水区开发实践的国家,先后完成了对伦敦港区、利物浦阿尔培托码头  相似文献   

6.
都市滨水区是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在人类日益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今天,城市滨水区绿道的构建及其休闲功能提升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沈阳市运河绿道发展背景出发,总结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沈阳市运河绿道系统构建与休闲功能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琳琳 《特区经济》2007,225(10):274-276
城市滨水区的规划与设计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本文从滨水区规划兴起的背景、概念界定入手,分析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原则及内容,以构建滨水区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体系。目前滨水区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体系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其规划与设计注重空间功能的多样化、目标的综合化、自然的回归、滨水活动的倡导性以及空间的秩序感,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体现社会公平的、持续发展的亲水空间。但是其规划与设计还存在水体安全问题,以及文脉的传承与延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城市滨水绿地对城市特色塑造的作用与目前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水景塑造、绿化设计、演河功能配置及滨河道路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地域化城市滨水景观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城市滨水绿地对城市特色塑造的作用与目前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水景塑造、绿化设计、滨河功能配置及滨河道路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地域化城市滨水景观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王育林 《杭州研究》2010,(2):109-111
为研究和完善杭州开放空间的评价方法,丰富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体系,并为杭州开放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以杭州开放空间的景观文化特色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广场、街道、滨水空间和历史文化保护区4个方面,研究和分析杭州开放空间景观文化特色的营造现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水公园在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景观塑造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对佳木斯沿江公园的研究,发掘其特色空间。文章针对不足,从生态化、人性化、多样化、资源再利用等方面对滨水空间提出改进措施,使其成为具有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有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人水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以沂河水系治理和水网贯通为纽带,以水资源高效配置、水生态修复保护和滨水环境建设为重点,涵养大水源、贯通大水网、提升大水利、发展大水运,大力加强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防洪、排涝、蓄水、供水、调水、通航能力,将临沂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当代大水城。  相似文献   

13.
扬州滨水区旅游开发对提升扬州城市竞争优势有着积极作用,扬州滨水区环城水系多重功能的价值性、扬州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扬州旅游商品的延展性,决定扬州滨水区的旅游发展是扬州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对塑造其他港湾城市规划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潘诗盈 《魅力中国》2011,(4):307-307
滨水区是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稀缺资源,如何把滨水区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已经成为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沈阳浑河滨水区为例,从生态保护、商业开发、发展旅游、挖掘特色四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杰 《魅力中国》2008,(2):184-185
一、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城市生态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形、水体、绿色植物及其他不确定的自然因素;第二类是人工要素,主要指城市的设施和建筑物;第三类是社会要素,指影响城市景观的一种无形的因素,包括人对景观的感知体现和人对景观环境的改造等。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景观主要指第一类自然要素和第二类人工要素中的绿色开敞空间,如公园、广场、滨水区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即指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绿色开敞空间为主的人工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生态系统。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特色贫乏的背景下,通过对城市绿色景观进行系统分析和构筑,来体现城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哈尔滨市内的高等院校校园内滨水景观的调查分析,结合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具体的情况,总结大学校园滨水设计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对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内的人工湖景区进行景观园林设计,考虑校园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植物搭配的合理性等诸多方面,同时注重校园景观的层次感、生态化处理和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姜真林 《特区经济》2012,(6):299-301
在介绍镇江滨水区开发工程建设基础上,对镇江滨水区开发这一巨大系统工程所发挥的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娱乐功能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以期丰富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李勇 《今日重庆》2008,(4):64-65
在现代社会,城市滨江带是最能充分展现城市规划、城市形象、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重要区域,因而城市滨水景观带通常也是最能引人入胜的地方。"两江四岸"是最具人文气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宁波老外滩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承载。老外滩文化的复兴有其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原因和价值。老外滩开发的功能定位可考虑建设怀旧与时尚、历史与现实相互牵扯的,集商务、居住、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滨水核心休憩区。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真林 《特区经济》2010,(12):161-162
在介绍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镇江滨水区旅游资源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镇江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过程及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