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升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协调性提升作用。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结构,增设与就业创业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并运用灵活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效果,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理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为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美感,至始至终都贯穿着美育教育的理念,而音乐素质教育则是美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我国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许多高校也实施了音乐素质教育.尤其是许多高校面对广大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音乐公共课程,这对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对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美育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主要从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金静 《大陆桥视野》2016,(10):310-311
近些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被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也必将成为高等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一部分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大学生德育、美育等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音乐教育的缺失或者忽略,既会导致人才素质的下降,还会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在经营、在办学模式和理念上有其特殊性,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独立学院在办学模式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教育,因此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加强音乐素质教育具有其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本文主要通过对民办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从人文环境的创建、课堂教学的渗透、社会实践的组织、学生干部队伍的引导等方面探析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现象,提出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院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对我国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弱势逐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也越来越多地被教育者们提及。但美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美育?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热点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人文教育,面对的是人的精神和文化世界,发展美育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进而传播美,从而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术艺术教育直指人心、撼人心魄,让学生接受美术艺术的熏陶,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轮美奂、精彩绝伦,体会艺术带来的心灵共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势必需要从美育教育着手。通过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诠释新时代美育的功能,探讨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助力美育教育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就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从根本上提升了职业教育方针的规格和品味,也成为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的逻辑起点。但是现行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新认识并加以改革,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因此,改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是寻求法律支持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张玉梅 《经济师》2014,(11):229-229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应是大学教育互融互动、相互补充的两种主流文化,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校办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因而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人文教育将成为当代教育的理性选择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国内各类院校纷纷开设人文艺术选修课程,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非艺术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从设备和师膏上的占有量来看,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是主要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忽视和轻视高校人文艺术教育的思想和现象还相当严重,这也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本文主要针对国内非艺术类院校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国内各类院校纷纷开设人文艺术选修课程,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非艺术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从设备和师资上的占有量来看,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是主要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忽视和轻视高校人文艺术教育的思想和现象还相当严重,这也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本文主要针对国内非艺术类院校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娅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308-309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为中国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被忽视的问题也渐趋严重。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阐述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行的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具有创新意识的技术人才和理工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从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加强专利法教育之于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造型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对人审美情感的塑造,其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形而下的技能教育,她依托于具体可视性技能教育等形式,在美育的过程中以一种美育特有的方式来了解和认识人类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文明现状及人文理想;发掘自身潜在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手与脑的协调能力,学会以审美的全新视角观察和感悟生活与自然,最终形成新的人文精神。强调在造型艺术教育中积极应用视觉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其意义的根本所在应是对人自身能力的深层开掘和对人类文化的深层传播。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理工科类的实验室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实验室也越来越受各大高校的重视,财经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经管学院都着手建设金融实验室.在金融实验室中加入理财方案,可以同时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产品开发的需要.本文探讨在金融实验室中加入理财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案的构想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陈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86-287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当前学生工作的重点,高校辅导员具有管理与育人的双重身份,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学习风气,改善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总结了目前理工科院系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注重大学生入学和就业的"两端"教育、典型示范、重视大学生社团、培养"学习型、服务型"学生干部群体等方便发挥高校辅导员在理工科院校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总方针。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无疑是一次具有战略性的重大突破。它对于加快创造性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立定点和出发点上作了完整的定位,从而回答了“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事实上,美育丰富着德育和智育的本源,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方面,美育有着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1、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许多大科学家都谈到,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模式,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理工科的专业背景和课程设置使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须要针对现有的模式进行系统化设计,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又有所不同。结合理工科的专业课程背景,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结合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理工科融合课程思政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具体的设计实施策略,通过与学科的发展相结合,达到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21世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未来馆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具备厚重的人文素养。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医德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分析卫生职业教育中关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