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会对2004年底国内几家重要的新闻类周刊年终“盘点”进行在内容选取、版面形式、受众定位等层面的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在“盘点”形式被媒体反复“克隆”的今天,各个周刊是如何“继承并发扬”这种形式的,另外,本文还将以“大盘点”的“始祖”《新周刊》为分析起点和重点,并结合其他国内优秀的新闻类,具体研究平面媒介树立并经营媒介品牌的媒介心理,并探寻在媒介不断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有利地位的方法所在。  相似文献   

2.
刘颖  童玲 《中国报业》2024,(5):208-209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媒介-受众”关系架构开始动态演变,双方角色正处于转型期,也对新闻采编人员工作产生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随着受众互动及其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变化,新闻报道语言、内容也开始影响传播关系、角色定位、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调整新闻报道方式,才能不断吸引受众关注,引导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以数字化发展为明显特征的后信息时代,传统的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受众的主体地位由被动转向主动,成为约翰·费斯克所说的"生产性受众"。目前,我国已拥有6.18亿网民和超过11亿的手机用户,成为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行为的无序影响,提升新媒体生产性受众的媒介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媒体对新闻采写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媒介融合的加速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媒介融合要求新闻采写课必须打破过去课程设置过窄、教学方法单一的困境,培养学生跨媒介的思维能力和一专多能的报道技能。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要求新闻采写课在培养学生政治敏感、宣传意识的同时,应加大受众意识、服务意识方面的训练,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公信力;此外采写课还应培养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创作"微"新闻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新闻报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瑜 《中国报业》2014,(10):43-44
本文针对媒体近期医患关系报道,从媒介素养和传播偏向角度入手分析,借助"拟态环境"、"报道框架"等理论,梳理出媒体报道中的典型误区,指出正是一些媒体媒介素养和专业主义缺失造成传播偏见,导致受众对医方产生一系列刻板印象,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转嫁到医方不作为方面,对医方形成非理性潜在敌视,进而加剧医患关系紧张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媒介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这也就意味着媒介对女性形象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女性的认识。本文以《楚天都市报》为例,从多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新闻话语如何进行女性形象报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楚天都市报》新闻报道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商》2015,(30)
今日头条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产品,立足于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极大得满足受众的需求。本文主要以"人性化"的技术愈发满足受众为视角,分析今日头条发展迅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数据背景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首先概述了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的巨大变革,人人成为记者,新闻内容优化,受众互动参与。创意在媒介融合时代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核心动力,新闻创意人才培养是新闻传媒发展的基石。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三个方面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创意人才培养的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意人才培养的建议,培养优化内容的能力,培养跨媒体创意思维和连接受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为什么“不看”广告——广告回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 《中国广告》2011,(6):120-123
广告信息的处理是一个攀登"AIDAS"①阶梯的过程,如果没有第一步"注意"的基石,后续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了解受众,或者说媒介用户的广告回避行为,以及不同媒介用户的广告回避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滚雪球文献搜集法,对近50年来的广告回避研究做了梳理,重点呈现三方面的信息:其一,广告回避的主体描述,侧重对有强烈广告回避倾向受众的特写;其二,不同广告回避方式所造成的注意力流失情况;其三,受众为什么回避广告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0.
《商》2016,(2)
随着媒介传播方式与受众触媒心理在新传媒时代的急剧变化,新闻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的风格也经历着新的变化与挑战。在以"传播信息与受众为本"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亲和力成为重要的影响因子。从传播的有效性角度来看,主持人的形象语态、报道视角以及新闻选择等都需要呈现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这一点似乎与倡导客观、真实的新闻理念相冲突,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某些主持人的情感倾向正是电视媒介实现新闻传播收益的内在依托。  相似文献   

11.
彭佳  吴杨 《中国报业》2014,(9):72-72
在"4G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因其便携性、交互性和人性化的使用体验而成为引领潮流的主流媒介终端,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最早的纸质媒介阅读,到后来PC端上的各种新闻网站,再到目前种类繁多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陈楠 《中国报业》2024,(4):102-103
媒介融合是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能够对新闻素材进行精准整合,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进行解读。本文着重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标题党"为了在网络众多信息中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用特殊的手段炮制新闻标题,忽视新闻本身与标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郜征 《中国报业》2023,(11):104-105
5G环境下,传播格局的背景、媒介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网络传输速度更快,受众对新闻产品的要求更高。因此,设计新型媒体软件,将公共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服务功能,与社会受众阅读需求有机结合,并保证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公信力,重视物联网新媒体的研发,是实现新媒体更好发展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5.
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介形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纸质媒介了。以报纸为代表的纸媒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未来发展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提出未来纸媒的在发行上将以数字传播渠道为依托,创新发行方式;在受众价值开发上,以受众多维度需求为基础进行产品开发;在媒介组织性质上,逐步向信息内容供应商方向发展;在盈利模式上,以受众资源为基础进行数据库营销,最大化提升广告投放价值。最后提出:未来的媒介形态将没有新旧媒体之分,整个的媒介格局将进行重组和整合,信息内容生产商、渠道与发行网络、广告代理公司与受众共同组成新的媒介格局。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播现状与“社会责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 《中国报业》2014,(10):25-26
20世纪40年代,一个强调媒介责任和义务的"社会责任理论"由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该理论主张通过新闻界的自律、政府的干预和公众的监督,促使新闻界履行负责任的自由,认为新闻媒体不仅担负着即时传播真实新闻的责任,更承担着舆论监督及道德导向的义务。在我国,媚俗倾向、恶意炒作、新闻敲诈、虚假新闻、不良广告等现象时有发生,媒体社会责任的主体意识愈来愈淡薄。本文将对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及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激发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大众传播语境中,独特的"凤凰现象"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传媒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凤凰卫视立足于受众心理需求,其突显的"家庭感"与受众的审美期待相呼应,营造的"场效应"与受众接受氛围相契合,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构筑了凤凰"亲和化"的电视场,为电视受众提供了多方位的审美体验王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新闻界还存在一定的职业道德问题,要想净化媒介环境,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需要新闻工作者自身、政府及受众三方共同努力.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诚信、政治、业务素质教育;国家应加强新闻立法,增强法制观念,提升媒介的地位,为媒介提供一个良性发展空间;受众应提升媒介素养教育,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三者互相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告》2007,(5):127-12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介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广告环境日趋复杂,新的媒体、新的广告形式与载体层出不穷。如何准确、真实地了解广告在受众中的接触率,让广告主更明确获知广告在受众中的到达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及其下属的IMI(创研)市场信息研究所作为学术研究机构一直在关注变化着的广告环境,将“受众广告接触测定研究”作为了2007年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研究之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专程邀请广告学界专家学者与资深业内人士就受众广告接触测定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可行性于2007年3月20日下午,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和广告学院黄京华教授共同主持下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一向是以真实、客观的特点示人。在新闻报道活动中,记者能否把握好自身情感,对还原整个新闻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个人任何情感的介入都会对新闻报道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新闻的公正、客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受众的判断。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感性情感"和"理性报道"这看似相冲突的理念,则成为了本文要探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