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大力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快我国承接服务外包步伐,提高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到目前为止,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先后批准建立了包括大连、成都、上海、西安、深圳、北京等11个各具特色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可以说,服务外包正在成为全国各省市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得先机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大连向来受到区域经济观察人士的"高看". 除了"足球"、"服装节",大连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它的服务外包业.因为拥有日韩资源优势,无论是外贸出口还是产业承接,大连都在经济建设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牟丹  秦燕 《时代经贸》2012,(14):136-1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软件和服务外包已成为这一轮产业转移新的重要推动因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利用10年多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本文在阐述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政府方面、人才方面以及企业方面提出了大连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孟韬 《江南论坛》2014,(6):36-38
正一、软件外包产业现状分析(一)软件外包业的起步与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相比于印度、爱尔兰等国起步较晚,而江苏软件外包产业的兴起与北京、上海、广东、大连等省市相比又是滞后一步。但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却并不缓慢,"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服务外包业务规模以超过30%的年均速率高速增长。至  相似文献   

5.
李晓红  苏楠 《时代经贸》2011,(2):241-242
近年来,大连在软件外包和服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软件外包人才的匮乏日渐成为制约大连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大连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软件外包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人才匮乏问题,分析了其现有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武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实例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大连,以软件产业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将成为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领军城市。在软件外包发展的过程中,既有许多优势又有各种制约软件外包发展的问题。提出扩大企业规模、改善投融资环境等策略,对于指导大连市及整个国家的软件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段力宇 《时代经贸》2012,(20):242-243
十几年来大连在软件业取得的成就,助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大连的主导产业。然而,大连软件外包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软件外包业的人才问题。结合软件外包业在实际中由于外语、文化差异、IT与其他行业融合造成的跨专业知识所引起的几个主要的人才瓶颈问题,从高校、企业和政府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对大连这样一个沿海城市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软件外包作为大连重点扶持的产业近些年来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大连现代服务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软件产业整体增速放缓,但对于像大连这样已经具备了相当基础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中心城市而言,危机所形成的产业资源更加集中的态势反而成为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模式之辩     
10年前,大连软件园建设之初,其"官助民办"的模式就曾饱受争议;经过10年的发展,整个软件外包产业又陷入速度与水平、规模与效率的争论.此外,对以对日外包为主要业务的大连软件产业来说,在全球经济放缓、日本经济不能独善其身之时,我们也很难判断,其所面临的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大连软件企业时指出,大连的软件外包是中国的第一位,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1.
发展服务业离岸外包对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离岸外包行业的大力扶持,我国外包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国在承接服务业离岸外包方面还存在规模较小、业务范围较窄、层次较低等问题。应将承接服务业离岸外包上升为我国服务业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业离岸外包行业发展目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支持服务业外包的财税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外包人才战略,以促进我国服务业离岸外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服务外包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也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亮点。本文首先对长株潭服务外包与印度班加罗尔、爱尔兰都柏林进行了国际比较,然后与大连、杭州进行国内比较,在得出相关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服务外包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服务外包已经发展成为万亿元产业,并且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服务外包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在数字变革发展趋势之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在畅通双循环中的"黏合剂"作用,着力推动服务外包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在岸市场空间、优化综合发展环境、加强品牌培育等工作,加快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接发包中心,进一步将服务外包发展成为打造"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中国现有服务外包人才"需求旺盛、缺口较大、结构失衡"现象十分严重,真正适合于国内外市场的从事服务外包的人才极为短缺.而服务外包要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将阐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各参与方的法律关系,并提出相关的法律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这些都是保障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连软件产业集群经过1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使大连市跃居我国认证的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首位。但集群的聚集规模和程度与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集群的创新意识、资源、合作网络、创新活动、绩效、环境6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培育本土化的大企业、构建开放的创新人才资源整合机制、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将是未来大连软件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向世界提供知识密集型"中国服务"的服务外包业在金融危机下正迎来扩张新机遇.日前在合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服务外包政策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会把更多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和地区.未来几年,我国将抓住机遇,从人才、资金、税收等多个领域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以服务外包为主的国际服务业正悄然向中国转移.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世界加工厂",那么今后的目标则定位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世界办公室".这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为此,商务部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结合本地实际,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阐述了加快发展服务外包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省内各地谋划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我国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软件外包产业的规模、技术水平、人才储备以及商务运营成本进行比较,将这20个城市划分为4个发展梯队,并运用"雁行模式"理论,认为4个梯队城市间应按照发展水平实现分工合作,通过外包业务的承接与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中部地区服务外包园区建设外于起步阶段,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相互制约,影响服务外包园区的建设。采取服务外包与国际投资联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联动、"在岸"与"离岸"服务外包联动的"双向联动"发展模式,对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新能力演进的服务外包企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其承接服务外包领域高端业务的基础。分析了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过程:程式主导型、程式创新融合型和创新主导型,阐释了影响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了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翼轮"并举模型,从中引出了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的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内部策略包括"扩容"策略与"润滑"策略,外部策略包括导向策略、协同策略和规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