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进口商品一直是不少人眼中的“崇货”,大如空调,小至微型“随身听”,却不知“洋货”中假冒伪劣产品触目惊心。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曾分别从德国“奔驰”汽车公司进口汽车散件,货  相似文献   

2.
“政策有没有变?我们还能在这里干吗?4月份到了是不是真的就让我们走人啊?”一见面,这位北方汉子一股脑地抛出了一大堆问题。2007年3月2日,在莫斯科东部的切尔佐夫斯基市场,也就是当地中国人俗称的“大市场”,昔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街道已经门可罗雀,好多商铺“铁将军把门”。就在中国人比较集中的货区,记者邂逅了“老五”。“老五”本名赵春发,四十开外的年纪,老家在吉林省通榆县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五人,因为他排行老末,认识的人都叫他“老五”。  相似文献   

3.
昔日“上海货”靠过硬质量创下响当当的牌子,今天“上海货”重振雄风的法宝还是质量,国家技术监督局一项最新抽查结果表明,上海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高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改革家、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曾对人谈及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向上海耀华皮尔金顿(中外合资企业)公司的董事长请教:“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位洋老板听后,几乎不作思索便回答:“我们需要你们中国人所说的‘匹夫’。”冯校长稍稍一愣,随即回过神来:“是不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匹夫?”对方连忙颔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发展“陇货精品”是甘肃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举措。自1997年第一批“陇货精品”问世到2001年第三批“陇货精品”推出,全省已先后有48种产品获此殊荣。那么,公众对“陇货精品”的评价如何?“陇货精品”对企业的真实价值如何,市场对“陇货精品”的认知达到了何种程度?为推进“陇货精品”,政府、企业和舆论界还要再做何种努力?这些都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问题。而对此感受最为深刻的当属“陇货精品”企业自身。为此,本刊记者围绕上述问题,对“陇货精品”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题目共分7个方面,为了便于阅读,均用英文字母代表:A、“陇货精品”标牌的摆放位置;B、“陇货精品”标识是否用在产品包装上;C、“陇货精品”的社会认知度如何;D、“陇货精品”对企业形象是否有提升作用;E、“陇货精品”对企业的产品销售是否有促进作用;F、“陇货精品”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G、对“陇货精品”评选活动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昔日“上海货”靠过硬质量创下响当当的牌子,今天“上海货”重振雄风的法宝还是质量,国家技术监督局一项最新抽查结果表明,上海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高居全国第一。国家技术监督局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检查中,抽查了全国范围1235家企业的36类1527种产品,平均抽样  相似文献   

7.
怎么比呢?     
"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其实,人也怕比。专和阔人升迁快的人比,比来比去就得跳楼;谁也瞧不上,老子就这"德行",都说你比我强,我偏挑你毛病。如此一比,您就等着被淘汰吧!还有一种比法,您细品下面这篇文章就知道了。货更怕比。货是啥?按市场经济的说法就是产品和服务。货不能比,倒霉的自然是用户,吃亏受罪全是它,没挑。其实,没对手的企业也不占便宜,你老是老大自居气势直逼得用户发抖,你的货就老也提不高,有朝一日蹦出了挑战者,说不定就让人挑马下来。比货其实也就是比人,没人哪来的货?  相似文献   

8.
按照一般规律,做生意就是拿钱进货,再把货变成钱、如此循环下去,雪球越滚越大。但眼下,三角债成了生意场中难解的结,生意人难得手顺,甚至被债务链围得寸步难行。 郑华在重庆的汽配一条街上开了间汽车销售公司、在经营中他也碰到了很多“债务链”的难题。但他想:可不可以把商品流通的循环过程稍作改变呢?他的意思是把“拿钱进货,再把货变成钱”的流通模式换成“以货抵债,再把货变成货,然后变成钱”的模式。操作思路一变,局面大为改观。不久前,郑华在生意运作中实打实地尝试了一回。 一天,上海集装箱公司老板找上门来,欲购20…  相似文献   

9.
姚克明 《秘书》2007,(2):43-44
吃菜,上海人通常说成吃小菜。“小”字是否多余?不一定,因为还有“吃大菜”一说。100多年前,上海的华贵们揣着帖子步入欧美驻沪领馆或是洋行,只见灯烛辉煌、侍者分列,老长老长的长台面上则是刀叉羹匙锃亮,五颜六色酒瓶一排溜,仪式隆重、排场很大。这就是“吃大菜”了,有别于吃国产“小菜”。  相似文献   

10.
市青联所做的《北京产品市场形象比较研究报告》,通过大量有说服力的调查工作,指出北京货与上海货和广东货在综合竞争力方面表现欠佳,认为要提高北京货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北京货的产品外观设计的投人,生产出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优秀产品已为迫切所需”。谈到地方货,人们大多涉及的是与轻纺和家电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产品,作为从事这个领域产品生产的轻工企业,这几年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我们生产的“北京货”在市场上的压力。解决产品的市场竟争力问题,人们往往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技术、资金投入,而忽视设计开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雄心勃勃走向21世纪瞿绍委上海,曾以远东第一大城市饮誉于世。上海,曾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对我国科技、工业、经贸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上海货,也曾在国人心中独领风骚,以其质优价廉而风靡全国市场。然而,上海也曾有过一种未曾有过的失落和焦...  相似文献   

12.
头与脚,是上海人最注重的细节。发型是与面子有关的问题。爱面子的上海人也爱上了摩登的发型。甚至,在上海流行的称谓里,剪了一个新发式就是“做了一个新造型”。这些上海人发间的造型,也左右了这个城市的风尚。那么,是谁制造了这个城市的造型?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不出企业家”。上海真的不出企业家吗?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被一群新生的上海企业家打破。199g年,携程、盛大创立:2002年,分众、如家创立,在此后的三五年间.这几家由上海人在上海创立的上海企业.迅速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宠儿,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耀眼明星。同样是“胆小”,同样是“算计”,同样是“崇洋迷外”,为什么这些原先制约上海人创业、诞生企业家群落的“缺点”,却在陈天桥、江南春、梁建章、季琦这些新上海企业家身上,变成了创下大业的“优势”?是企业家的定义变了还是上海人的内在气质变了?四五家企业、七八个新企业家,也许还不足以推翻“上海不出企业家”的咒语,但假如这几个人身上的气质恰好代表了中国商业与全球契合的新方向,那就值得我们认真解读这几个样本了。  相似文献   

14.
高路 《企业天地》2003,(5):26-27
在中国市场上,“日本货”曾风光过。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家电市场曾经是“日本制造”的天下。当时,满街的轿车都是“皇冠”“尼桑”“公爵”“蓝鸟”。“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广告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期看点     
记得在本刊主办的第一届打假扶优论坛上,《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先生曾抖出一个貌似离谱的观点:“爱较真的上海家庭主妇成就了上海货上乘的品质。”仔细一琢磨,此话还颇有些道理。按照“陈氏逻辑”,为了促进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的提升,我们有必要找出“中国最勇敢的消费者”来。为此,本期《封面人物》隆重推出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本刊特聘高级记者樊云芳,本刊总编辑、高级记者施昌学等联袂采写的长篇通讯《张洪峰:LG必须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16.
铃声响起。“喂,您好,我是潍坊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有事请讲”。“向你们反映一个情况,今晚8:00以后传销老手李某在奎物资大厦三楼召开传销高干会,几十万的传销货在二楼。”“请问你能留下姓名吗?”“不能,我是受害人也是知情人。”接举报电话的是综合科因公加班的小丁,时间是2002年9月5日19时。案情就是命令。他立时拔通了公平交易局刘局长的电话。  相似文献   

17.
货运之路中国航空货运业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洗礼。改革开放初期,全民航曾普遍陷入“重客轻货”、“货随客走”的窠臼,使航空货运基本处于从属辅业地位,相对于客运大刀阔斧般的迅猛发展,其只能是望其项背而“兴叹”。  相似文献   

18.
语泽 《英才》2003,(10)
唐能通对股民最有益惑力的话是“从十万元炒到百万元需要几年”?答案:“两年”。1991年唐涉足证券业,之后出版《短线是银》等系列丛书。此外还出售股评、股票寻呼机荐股、“短线是银”软件、语音信箱播音、高级会员等多种产品。但是业内有人指责他通过图书、软件、语音信箱等敛财。唐能通曾大力推荐“银河科技”股票,结果该股票暴跌,一些听信他的股民损失惨重。除了公告中披露的职务外(上海广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能通还担任上海短线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能通出名并非他的图书帮助多少人赚到了钱,而是因为上海稽查局的一纸公文。  相似文献   

19.
彭爱超  四海 《英才》2005,(6):116-117
如果北京人的诉求是: “酒吧里川流不息的人中,我可以和谁共抽一支烟?”那么上海人的诉求会不会是:“谁是我?谁捍卫我一叶风起的美丽?”尽管已经熬成了文化,但吧迷看来,还没有哪家酒吧无懈可击。在文化的包裹里,“酒”是一个婆娑的背景,“吧”是对深夜不归的一种默许,吧虫本质上只为此而痴迷。北京依山而建,有抱负者蜂拥而至;上海临海而成,一直是洋人富贾的聚集地。两地对酒吧的时尚,自然各有各的期许。如果北京人的诉求是:“酒吧里川流不息的人中,我可以和谁共抽一支烟?”那么上海人的诉求会不会是:“谁是我?谁捍卫我一叶风起的美丽?”  相似文献   

20.
在朱镕基总理成功访美、美国表示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中国的民族产品以民族情感为诉求的手法能继续奏效吗?媒体上出现的“中国人买中国货”、“以产业报国,以民族为己任”等声音会不会改变呢?目前,这种宣传方式又在多大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呢?北京勺海调查公司连续三年在北京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是:人们倾向于把购买洋货仅仅看作一种个人的选择,而不把它与“不爱国”、“做洋奴”等道德评价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