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达人 《现代商业》2012,(11):184-18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也出现失灵。非营利性组织中,公益腐败、公益低效和公益异化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不到位。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表现为统一登记、双重负责以及分级管理三个方面。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存在着政府监管理念较滞后、双重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我国从树立有效监管理念、摒弃双重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2.
门玉峰 《商》2013,(6):186-188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整体上是市场的失灵和政府监管失灵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解析中国食品安全频发的原因。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和食品安全的公共品属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政府监管组织体系混乱、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行业协会监管的缺失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是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然后简要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做法。最后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环境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财政补助具有高度的依赖性,财政用于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民政费用支出与财政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具有良性互动关系。在加强对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财政扶持的同时,政府要代表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相似文献   

4.
刁华清 《商场现代化》2010,(23):155-155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填补了我国某些领域"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空白。然而,其会计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发展则对滞后,并成为本次非营利组织诚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娜娜 《商业会计》2012,(18):94-95
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及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使用者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制约着非营利组织的良性发展。因此,提高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加强政府监管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透明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伍弢 《商》2012,(15):114-115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的发生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上。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食品质量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市场行为对文化和政治的消极影响这几个方面导致了市场的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但由于公共政策失效与信息的不完全性,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监督制度的缺失使得政府的管制存在着缺陷和发生失灵的可能。并针对此次事件中的体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监管是独立宣计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环节,独立审计市场失灵为政府监管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从微观上确定了市扬与政府的行为边界.本文探讨独立审计市场的特征和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并在分析政府失灵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政府对独立审计市场监管适度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在民间金融的问题上存在法律缺位、制度缺位和管制越位的政府失灵行为,而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在民间金融的地方政府行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从法律、监管和制度三个方面对民间金融的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试图找到一种合理的政府行为模式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市场失灵的食品安全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惩罚系数及监督成本、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声誉效应等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影响最后的博弈均衡,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一是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督概率,推广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内的各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奖优罚劣;二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弘扬诚实、合法的经营理念,使政府监管行为法制化、透明化,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究责任,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提高其社会美誉度.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调控市场失灵领域的重要方式,对于价格的干预构成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政府在对市场价格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法治的原则。本文从政府价格监管行为的理论基础出发,对我国价格监管中的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价格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力度以及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三方面对完善我国价格监管法律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或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及对公共物品配置的缺乏公开公平公正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丧失政府形象与信誉,降低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蓝田股份问题,炒煤团问题就是政府失灵的一种典型案例.政府失灵的表现分宏观和微观两种.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的局限性,在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现象的同时也促进了志愿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志愿者组织作为第三种社会力量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不足,但同时也面临着“志愿者组织失灵”的困境。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现状出发,基于灾难管理的视角,分析志愿者组织的社会作用及其面临的困境。最后,针对“志愿者组织失灵”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当前我国的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市场失灵表现在:医疗市场的垄断、医药市场的竞争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的无效率以及药品生产市场秩序混乱。政府失灵表现在:政府的行为目标和患者利益之间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无法对医药市场做出有效地判断进而导致决策失误,寻租活动导致的政策执行大打折扣等。必须从"医药不分"的体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但是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政府失灵。如何改革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已成为经济社会的难题。弥补政府失灵的措施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全面推进政府改革;强化法制,转变政府职能;构建"阳光政府",防止腐败。  相似文献   

15.
罗帅 《华商》2008,(10):102-102
正如萨缪尔森指出:"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为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变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于是我们可以认识到讨论政府失灵与讨论市场失灵同样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重拾政府失灵这个永恒的话题,进一步探索政府失灵的内涵及其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6.
政府失灵与可持续消费的制度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香玲 《消费经济》2008,24(2):83-86
可持续消费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因此,市场在自发引导可持续消费方面的作用是往往是失灵的,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但是,由于"内部性"、政府寻租、公共政策失效等原因导致政府在推动可持续消费方面的作用不总是有效的,也存在政府失灵问题。政府失灵是制约可持续消费的主要障碍。克服政府失灵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对公共消费领域奢侈和浪费现象的综合治理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及其监督制度、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延伸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孟骞 《商业科技》2011,(17):51-53
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可以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达到一般均衡。所谓"市场失灵"即是通过市场的力量不能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造成市场混乱,市场效率低下,而"政府失灵"是指在政府调控的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政府行为低效率,以及寻租现象的出现,从而使政府的目标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均衡点,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可以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达到一般均衡。所谓"市场失灵"即是通过市场的力量不能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造成市场混乱,市场效率低下,而"政府失灵"是指在政府调控的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政府行为低效率,以及寻租现象的出现,从而使政府的目标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均衡点,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9.
李忠伟 《北方经贸》2006,(9):13-15,21
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政府失灵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文章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政府行为、遏制政府失灵的具体对策。创新之处在于分析方法:从微观个体人本身和宏观实体政府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融漏损现象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长期存在,其引致的金融风险逐步累积,一旦引发系统性风险势必阻滞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文章基于2001-2012年间金融漏损的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视角下金融漏损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金融漏损的市场失灵因素主要是信贷资源错配下的低效率运营,政府的持续扩张行为是政府失灵引致金融漏损的主要原因;市场失灵引致的金融漏损不断下降,政府失灵下的金融漏损却不断上升.消除金融漏损应打破金融垄断,增强市场机制作用,并解决政府激励与约束的非均衡性,使政府恪守“守夜人”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