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炫耀性消费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炫耀性消费是指主要为了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真实需求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其深层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在需求和效用上存在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炫耀性消费很早就为经济学家所关注,西方经济学中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方法的引入,该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炫耀性消费受社会富裕水平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炫耀性消费大国,解释当代中国的消费现象也需要借鉴西方的炫耀性消费理论。  相似文献   

2.
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是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当个体的消费行为表现为社会性凌驾于经济性之上时,其对商品的需求和使用便从功能性层面上升到符号意义层面,个体的消费生活也逐渐被其消费行为所折射的符号意义所取代.该文在系统梳理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炫耀性消费理论和符号消费理论为基础,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阈下对炫耀性消费作了理论述评,并针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吴筱静 《新财经》2011,(7):30-34
独特的中国消费者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傲慢的奢侈大牌。为了吸引独特的奢侈消费主力,奢侈品牌开始为中国消费者设计含有中国文化的产品,甚至推出求专门的品牌。为了迎合地域分散、网购接受度高的中国消费者,他们甚至在开设专卖店的同时,便着手开设网店。中国"上下"炫耀性的消费可能在西方已落伍,但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苏芷庭 《特区经济》2011,(1):283-285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此时的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显著的特征:炫耀性消费,盲目追随性消费和冲动性消费,并且这些消费特征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现象,服装企业该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如何调整市场战略以适应眼下消费者的需求?本文认为:增强品牌意识,改变经营思路,拓宽营销渠道是转机的基础。我们说有"危"才有"机",中国的服装产业应在消费市场变化的当下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消费方式,即消费的社会方式,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下消费者消费生活资料或劳务所采取的社会方法或方式.它反映了消费者的生活消费目的及对生活的态度.随着西方学者对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入,消费方式的理念也经历了由最初的节制消费、适度消费、炫耀性消费到可持续消费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额迅猛增长,已成为国际顶级奢侈品牌集团眼中的重要市场。国人对奢侈品如此情有独钟的原因在于炫耀。文章对炫耀性消费的概念、表征、产生的原因和动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在炫耀性消费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炫耀性房产消费行为。本文描述了典型的炫耀性房产消费现象。并对炫耀性房产的消费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炫耀性消费"为视角,研究侨乡中的消费行为如何受到侨乡传统文化的多重影响进而形成具有闽浙地方特色的侨乡消费文化,并对"炫耀性消费"的利弊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炫耀性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始“流行”.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海霞 《改革与战略》2011,27(7):105-107,154
文章认为,我国农村是个尚待开发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从众性、周期性、追求实惠和炫耀性等传统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村消费新特征也不断涌现,如消费观念趋向城市化、消费方式出现即时化、消费内容呈现多元化和消费层次更加现代化。开拓农村市场需要重视农村市场调研,拓展新型消费,优化农村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加强售前消费引导及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社会消费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缺乏正确、理智的价值判断,喜欢接受新事物,自我意识强烈,消费行为完全是跟着感觉走。学生还受家长的溺爱,受到社会参照群体的影响,在消费中表现出炫耀性消费的特点,极大地妨碍了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就中学生炫耀性消费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为中学生正确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消费者动机理论出发,分析移动商务中消费者的动机与传统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变化,发现在移动商务中消费者的社会认知和自我价值表现得更加突出。研究表明,移动商务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弹性、质量和合作性。在移动商务服务模式下,建立合作组织,根据消费者动机建立动态联盟,充分利用移动商务的及时性和便利性,不断拓展移动商务的娱乐模式、广告模式和信贷模式,研发设计和客户并重,促使服务功能多样化,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中国自1995-2012年18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利用跨时叠代模型与C-D效用函数,探讨了最初消费倾向不同的消费者其消费、效用随预期通胀率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得出中国城镇居民短期消费具有理性.因此,通货膨胀连同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实际影响较弱,改变消费者最初消费倾向的政策能够明显提高消费者消费与效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旭堂 《西部大开发》2010,(2):42-42,25
符号消费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身份象征,使人们能够获得显示身份地位的事物(如财富、声望、权力等)。符号消费导致社会分层,表现为炫耀性、品位性、排他性和流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国内卷烟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个体差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消费者个体差异对卷烟消费动机、品牌偏好与购买决策的影响,为卷烟品牌战略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尹文莉  职亮 《特区经济》2008,(12):172-174
消费者行为研究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信念等将长久地影响本文化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同一地区的消费者在购买目标、购买动机、购买组织、购买渠道和时机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不同地区的消费行为模式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中国消费者市场是一个地域广阔,且存在着区域差异的细分市场。所以研究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的消费差异,对于更深刻地理解、更精确地预测消费者行为,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心理学——营销管理"为主的研究路径,运用"消费者导向"的研究方法,研究淮河文化背景下,皖北地区农村居民的价值观、生活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过程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期望为企业开拓皖北农村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志明  余国辉 《西部大开发》2010,(3):185-185,196
消费是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消费作为一种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异化的一面。异化消费文化现象极端表现为: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畸形消费等。消费的目的是满足人自身发展的物质、精神需求,而异化消费却表现为消费主体的一种虚假满足,这种消费文化现象是对消费主体的一种否定,而不是肯定,是主体自我异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问卷调查实践与阅读参考文献,对网络游戏及消费行为的概念进行分析,对消费行为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进而研究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边际效应并深入理解了消费心理与消费动机,分析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消费行为是由一系列因素产生,消费心理与动机是产生的原因,消费行为意向受玩家的满意度影响,由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直接作用。从而为现阶段如何引导消费者网络游戏消费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杜伟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22-125
目前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心理消费对物质消费的影响。文章选择了四个有关消费者的最新研究领域:消费期望、消费目标、消费流畅性和调节性匹配,重点阐述了心理消费是如何增加或者减少物质消费,从而说明心理消费在人们消费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最后分别从营销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针对心理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倩 《走向世界》2011,(31):84-87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在2012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但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境外购买奢侈品的金额4倍于国内,每年数百亿美元流失海外,也创下了世界第一。中国消费者2011年国庆长假7天的境外消费累计约合人民币240亿元,这也相当于国内市场3个月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国庆节已经成为欧洲奢侈品市场最为期待的中国节日"。针对奢侈品消费的税收调节,商务部和财政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同时亦折射出中国人对奢侈品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